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省自治区查找研究中心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大数据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是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动下,由上海市科委与徐汇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并由上海市科委授权使用“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名称。
        中心是完全由政府主导,完全按照国际GCP规范建设,具备医药临床研究前沿综合优势,符合国际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创新医药临床研究核心机构和资源服务公共平台。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将努力向“国家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迈进,成为该领域国家级的科研服务中枢机构,成为我国临床研究国际化发展的生力军。

发展战略
        中心的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三个面向”,即:面向国际标准,全面提升本土水平;面向国家战略,积极参与自主创新;面向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因此,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于成为:
        1. 中国药物临床研究国际化的先行者。接轨国际医药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新药研发体系,研究数据和成果被国际认可,成为中国药物走出国门的通道;促进国际间临床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和组织国际多中心临床实验。
        2. 临床研究国家战略的实践者。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研究在国际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衔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迅速打通新医药产品临床研究这一关键环节;逐步提升统筹及整合国内临床研究资源的能力,形成临床研究资源管理和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争取承担并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中的相关内容;改善和提高临床机构开展研究的资源条件和技术能力,提高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的结合度。
        3. 生命健康服务产业的推进者。通过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集聚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研发机构、制药企业和相关服务性机构,催生围绕临床研究的高端服务产业形成,提高生命健康服务产业对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贡献度,辐射带动该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4. 亚洲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建设者。致力于发挥中心在临床研究领域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能力,通过优势集中、协作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资源优势,率先在临床诊疗的分析、检测、评估等环节建设国际水平的资源、技术和服务综合平台,推进建设亚洲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建设。

建设原则
        国际化规范:面向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强化新药临床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规范和技术标准。
        本土化操作:体制创新,机制优化,充分结合我国政府主导,临床医疗资源丰富等特色,发挥资源优势,迅速形成特色。
        专业化服务:建设一流的专业化管理和技术团队,专业化技术服务流程,专业化资源调控网络和专业化研发服务平台,接轨国际技术标准和运作模式。
        市场化运作:参与市场公平竞争,通过竞争建设服务能力,通过市场化服务机制获得中心未来可持续发展动力。

管理机制
        中心的功能建设将采用事业/企业双轨制运作框架,与平行设立的功能性公司“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推进。中心为非盈利性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公司为盈利性独立法人企业单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中心主要职责是对接科技部、卫生部,以及上海市相关部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积极打造“一基地、六中心”的功能建设,在中心理事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中心理事会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中心章程,审议和批准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审议批准中心主任任期目标、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审议其他重大事项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药科学研究中心大数据

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面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并重,开展中药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创新药物、中药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并且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合作,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应用转化。

研究室针对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的核心问题,构建贯穿中药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规模和结构合理、高效运行的青年研究团队,建设成具有显著技术特色和优势、引领中药创新发展的中药科学研究中心,在中药领域形成重大产出和行业影响力。为落实中国科学院与江西省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赣江新区管委会共建省属事业法人机构--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简称“江西中心”),江西中心作为研究室的一部分,由大连化物所一体化管理。江西中心主要承担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的预研、建设、运行和管理,并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力争建成世界第一个系统研究中药/传统药物/天然药物的物质组成结构与功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领国际传统医药/天然药物的创新发展,促进复杂性疾病、多靶点药物等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

研究室现有职工206人,其中,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8人;此外,实验室还有在站博士后8人、研究生27人。在研究队伍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10人次在十余个国际期刊任副主编、编委、国际顾问。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和人才培养,实验室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研究队伍为主体、配有精干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研究队伍。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生态环境中心围绕“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中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三大学科的综合优势,围绕国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和国际生态环境科学前沿,不断突破支撑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贡献,努力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综合性研究机构。

  生态环境中心主要学科方向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污染水体修复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人与自然耦合机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力争在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危害机制、饮用水复合污染机理、过程与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和生态效益评估等三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重点培养新型污染物的识别及毒性效应、京津冀环境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削减与调控、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管理、大气污染成因与关键污染物控制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污染控制、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向。

  生态环境中心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实验室及若干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包括:生态环境中心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中心;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包括:文献信息中心(下设7个期刊编辑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其中二恶英实验室为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为计量认证实验室。生态环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截至2018年底,生态环境中心有职工50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正高级研究人员11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生态环境中心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饮用水安全”等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

  生态环境中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1980年)、博士学位(1986年)授予权单位之一,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博士学科培养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硕士学科培养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有在学研究生829人,其中博士生471人、硕士生330、留学生28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27人。

  生态环境中心积极推进与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开展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努力为解决地区性生态环境问题服务,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的能力。生态环境中心分别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瑞士、瑞典、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建联合研究所和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生态环境中心科研人员多人次在国际组织、专业委员会和国际期刊中任职,在相关的国际组织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地位。依托生态环境中心建设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示范实验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中心与南澳大利亚水务公司共建国际水科学技术中心、与挪威共建中-挪环境综合研究中心、与横滨国立大学联合共建亚洲国际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中国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共建中环水务-生态环境中心联合研发基地、与盐城共建先进环保技术研究院。

  建所以来,生态环境中心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中国科学院、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励33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项(以第一单位完成获得24项);发表SCI、EI第一著者论文数连续10多年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位列第一。生态环境中心在本领域成果丰硕,不仅在知识积累、方法储备和人才队伍等方面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制定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形成了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等多学科体系,在新POPs发现和分析方法、分子毒理及其表观遗传学、二恶英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城市与景观生态、饮用水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高水平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初步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生态环境中心199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0年,在知识创新工程综合评估中,生态环境中心获资环领域并列第一,研究所综合评估A,被评为中国科学院A类研究所。2011年第一批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择优支持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生态环境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科教融合卓越中心。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依托生态环境中心建设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态环境中心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编辑出版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CI和EI收录)、《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报》、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等8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sian office、国际水协会IWA Beijing office、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Beijing office设在生态环境中心。生态环境中心科学家曾分别担任国际生态学协会副主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国际科联科学计划和评估委员会、全球气候变化适应网络亚太区域科学委员会委员等重要学术组织职务;担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清华创新中心大数据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基础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中心于2003年申请、2004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所依托的学科点于1986年批准为技术经济专业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该专业全国唯一重点学科点,2002和2007年蝉联国家重点学科点。

发展历程
(1)中心所依托的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点于1979年开始建设,1986年批准为该专业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该专业全国唯一重点学科点,2002年蝉联国家重点学科点。(2)2000年3月,以本学科点为基础组建了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3)2004年11月,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2005年,以本中心为主要力量之一建立的“现代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目标定位
本中心认为,我国本领域学者需要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开展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取得更多国际同行认可,作出国际学术贡献;但更为重要的是结合中国国情作出创造性的学术贡献和实际应用贡献,发展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理论,这也是国际学术界关心的。我们的基本定位应当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即基于中国土壤的研究,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其理论和实际应用成果又具有世界意义,能为国际学术建设作出贡献。我国已将自主创新列为国家战略,本中心将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展开研究和建设。
中心使命
首先,作为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应当为中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作出贡献,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重大决策和实施运作提供支持。
其次,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所建立理论的国际化水平,争取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启发价值,并且作出国际学术贡献。
第三,以上述研究工作为契机,提升本中心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使本中心进入国际本领域的先进行列。
第四,培养和带动我国本领域的研究队伍,为提高我国本领域研究的整体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
建树中国自主创新理论,作出国际学术贡献,巩固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为国际一流奠定基础。
已有成绩

1. 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本中心研究人员申请并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2项;部委等纵向课题40余项,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2003-2005年发表论文403篇,其中SCI和SSCI检索论文9篇,据CSSCI检索,2003-2005年论文被引759次;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取得突破,在本学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傅家骥教授等撰写的代表性专著《技术创新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作为中国大陆唯一成员单位加入了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商学院联合发起的“全球创业观察项目”,发表了系列《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2. 人才培养
2001-2005年毕业博士生30人,毕业硕士生98人。从2005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博士生暑期学校,其中国外博士生占1/3左右,聘请国际知名教授讲授与指导,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聘请国际一流教授和长期在国外从事研究的回国资深教授开设技术创新理论和前沿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突出成果,由本中心教师编著的《工业技术经济学》获中国图书奖,截止2005年底,共印刷25次,发行了325000册,是同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多的;《技术创新管理》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创设了“创新与创业”MBA专门化方向,出版了系列教材。
3. 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
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大型国际会议,如:2004年10月在北京主办了第二届Globelics国际学术大会(Glolal network for the Economics of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 Systems),与会外国学者102人,中国学者100多人,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2005年7月在北京主办了亚洲创业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中外学者80多人。创办了“中国创新学术网络”CICALICS(China`s Innovation Circles and Academy-a network on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 Systems),成为国际学术网络Globelics第一个国家级网络(其余都是“洲级”的,如亚洲、拉丁美洲等)。CICALICS每年在中国召开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以研究项目为基础,建立研究数据库,如《全球创业观察》大样本连续调查数据库。
创办学术出版物《创新与创业管理》,从2005年开始正式定期出版;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合办《科研管理》学术期刊(CSSCI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定刊物)。
4. 咨询服务
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关区域科技的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规划采纳,专兼职人员3人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副组长,3人担任骨干研究人员。
关于WTO   与科技的研究成果被北京市采纳,为北京市科委起草了政府应对WTO的行动方案。
关于北京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得到林文漪副市长批示。
为商务部进行关于技术贸易壁垒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研究。
5.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聘任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学者、丹麦奥尔堡大学教授B.A.Lundvall做特聘教授,每年来华工作3-4个月,给博士生讲授技术创新前站课程,指导研究工作;聘请瑞士IMD教授Max全时来工作;聘请在国外从事技术创新研究9年的资深教授顾淑林全时来工作。这些非固定编制的学者的加入对提高本研究中心的学术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基地重大课题的招标,引入新的有实力的研究者和研究群体,扩大了流动性。为了增加中心的凝聚力,制定了学术奖励办法,对以中心名义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予以奖励。
6. 代表性科研成果
(1)谢伟副教授在本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Research Policy发表了中国大陆学者独立在该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被哈佛商学院引为教学资料,英国Sussex大学引为教学资料和案例资料,获200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吴贵生教授关于区域科技的研究,被科技部认为是开创性的研究,研究成果被采纳在国家“十五”科技规划和北京市科技规划中,研究成果获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成就,被聘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区域科技发展”专题组副组长。
(3)高建教授等主持完成7次大样本创业调查,积累的创业活动系列样本达9000多个,专家访谈样本近1000个,建成国内能进行区域创业研究最丰富的数据库,发表了系列《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成为国际上研究中国创业的权威性报告。
  (4)雷家骕教授进行了关于主要贸易伙伴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安全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应对策略,被商务部采纳为制定应对政策的参考依据,获国家商务部全国商务研究二等奖。

点击量(175 )

收藏(0 )

推荐(0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