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义乌市人民政府 官网

义乌市政府网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义乌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面积1,105平方公里。
义乌建县于公元前222年,1988年撤县建市,截至2012年底,义乌户籍人口为753312人,在义乌的少数民族有99146人,共计51个民族成份,居民多属江浙民系,全市通行吴语。截止2008年有宗教团体3个,各类宗教场所80处,教职人员100余人,信徒2万余人(不含佛教信徒)。先后出了“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代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历史名人。[1]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义乌国际商贸城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
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名第一。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2]
义乌是首批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建制沿革编辑
义乌概貌
义乌概貌
春秋时属越国。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
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
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
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
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
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
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
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4-5]
行政区划编辑
2014年10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义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义务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如下:
一、调整稠城街道管辖范围。调整后,稠城街道辖通惠、胜利、江滨、雪峰、词林、向阳、下车门、市场、孝子祠、绣湖、宾王、银苑、车站13个社区,办事处驻宾王路223号。
二、增设福田街道。福田街道辖诚信、长春、福田3个社区和东前王、屋基、西罗店、十里牌、联平、宗宅、湖塘、西张、大王、西力、抱湖塘、王牌、思古塘、尚经、东象山、官端前、花园下、全宅、罗店、云溪、洛店、江村、六石塘、立碑塘、齐街、下西陶、前上周、荷叶塘、下兆、西界、过溪楼、森屋、堂阁、溪前、祖科塘、下沈、殿前、洪界、东大鲁、毛竹园、前店、下骆宅、江北下朱、楼西塘、东傅宅、白塘畈、清塘、八脚坎、白岸头、下华店、前黄宅、东岗山、下娄店、杏园、洋塘桥头、九如堂、新塘下、麻车、田畈59个行政村,办事处暂驻商城大道L33号(国际商贸城管委会办公楼)。
下辖8街道6镇(截至2014年10月)
序号
区域名称
面积
序号
区域名称
面积
1
稠城街道(核心城区)
52.96 平方公里
8
福田街道
--
2
北苑街道(主城区)
36.6 平方公里
9
上溪镇
102.8 平方公里
3
稠江街道(主城区)
38 平方公里
10
义亭镇
53.6 平方公里
4
江东街道(主城区)
91.6 平方公里
11
佛堂镇
134.1 平方公里
5
后宅街道(副城区)
67.88 平方公里
12
赤岸镇
149.98 平方公里
6
城西街道(副城区)
60.2 平方公里
13
苏溪镇
109.1 平方公里
7
廿三里街道(近郊)
72.2 平方公里
14 大陈镇 136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代管于金
义乌
义乌
华市,地处金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纬29度02分13秒至29度33分40秒,东邻东阳市,南界永康市、武义县,西连金东区、兰溪市,北接浦江县和绍兴的诸暨市。婺州八县皆通义乌,至省会杭州百余公里。
地貌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4]
南部与永康市交界的大寒尖,海拔925.6米,为全市最高峰,北部大陈江边的瓦摇头,海拔41.9米,为全市最低点。
气候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4]
自然资源编辑
生物资源
兽类
鹿
鹿
有30多种,数量最多的是黄鼠狼,水獭常在高丘区生活,以赤岸、苏溪两乡为多。其它野兽常在中、低山区生活,以尚阳、东塘两乡为多。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豹、江猪,三类保护的有大灵猫(九江狸)、小灵猫(香狸)、獐、鬣羚(野生羊)。一般野兽有猸子、狸子、麂、野山免、貉子、松鼠、青猺、黄猺、狗獾、石獾、狼、香菇狼、草狐等。毛店乡山区,1984年发现有虎活动。1940年以后,野兽种类和资源日益减少,《[嘉庆]义乌县志》中所记的鹿、猴,久已绝迹。[5]
鸟类
共有200多种,属稀有珍贵的有啄木鸟、杜鹃、黄鹂;主要鸟类有雉鸡、山(野鸡)、竹鸡(泥滑滑)、野鸭(凫)、长尾鹊、鹁鸪、相思鸟、伯劳、猫头鹰、麻雀、山雀、翠雀(翠鸟)、布谷鸟、斑鸠、画眉、燕子、雁(雁鹅)、白头翁等。1958年“大办钢铁”,大树砍伐殆尽,致使在大树或树洞中筑巢孵化的如老鹰、隼、喜鹊、百舌、八哥、乌鸦、仙鹤等已罕见。
植物
观赏植物:草本观赏植物主要有兰花、菊花、大丽菊、万寿菊、金鸡菊、葱兰、香雪兰、吊兰、长春花、虞美人、玉簪(白鹤仙)、牡丹(洛阳花)、水仙、鸡冠花、剪夏罗、凤仙花(指甲花)、龙吐珠、一串红、五色椒、茑萝、昙花、千日红、晚香玉、含羞草、紫茉莉、芍药、文殊兰、蟹爪兰、龙舌兰、丝兰、秋海棠、金针花(萱草)、芭蕉、美人蕉、唐菖蒲、文竹、天竺葵、番红花、矮牵牛、三色堇、君子兰。
其他植物:有花榈木、浙江楠、含笑等。
中草药材有白术、丹参、桔梗、铁皮枫斗等。[5]
水资源
境内水力资源丰富,中部为义乌江、大陈江、洪巡溪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河流属钱塘江水系。境地内最长的河流义乌江,源出磐安县大盘山,流经徐江镇中央村与南江汇合入婺江,境内流长39.75千米,大注支流90余条;其次是大陈江,由六都溪、八都溪、鸽溪于大陈汇合,注入浦阳江,境内流长17.5千米;此外尚有浦阳江支流洪巡溪等。[1]
矿产资源
矿产已开采的有莹石、低热值的褐煤、凝灰岩等,经初步勘探境内其蕴藏着矿物等24种矿产资源,金属资源有铀、铁、铜、铅锌、锰。
非金属资源有萤石、煤、石墨、大理石、耐火粘土等。[1]
人口民族编辑
人口
义乌国际商贸城
义乌国际商贸城
截至2012年底,义乌户籍人口为753312人,比2011年增加5922人,年增长率7.89%。其中男性382924人,女性370390人,男女性别比为103.38:100。登记流动人口数为159.5万,比上年同期增加 5.4%,实际在册人数137.7万。统计显示,义乌家庭总户数为328611户,平均每户人数2.29人。2012年义乌共出生了7937人,出生率为10.58%。[7] 出生人口中男孩为4540人,女孩为3397人。全市死亡人口4610人,其中男性2600人,女性2010人,死亡率为6.14%。,自然增加人口3327人,自然增长率为4.43%。,与2011年的4.60%。基本持平。[8]
在130多万外来建设者中,超过10万人的省份有江西、河南、安徽、贵州、浙江等省份。其中来自江西、河南、安徽的外来人口分别达到25.2万、16.7万、15万人;来自浙江省内其他县市的外来人口达到12.6万人,并以温州市人口为主。外来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达到24582人,比上年同比增加100%。
民族
从民族成份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12月,在义乌的少数民族已有99146人,共计51个民族成份,13个少数民族人数超过1千,人数较多的民族为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和瑶族等,其中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人数超过1万。
经济编辑
综述
2011年,义乌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越四个“百亿元”台
国际商贸城
国际商贸城
阶,2011年达到726.1亿元,年均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7%,达到227.1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8%,2011年达到1411亿元,实现五年翻番。新增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饰品行业列入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试点,无缝内衣、化纤原材料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3%,达到344.5亿元。2011年完成综合财政预算总收入281亿元,比2006年增长121.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0.5亿元,分别增长100.9%和108.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09.7亿元、贷款余额1283.6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1089亿元和81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为2.7:42.8:5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21元,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2012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009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952美元),增长9.6%。[9] 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2.6:41.6:55.8。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首次超过百亿元,达到101.5亿元,按新财政体制增长12.5%,按老财政体制增长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4亿元,按新财政体制增长13.8%,按老财政体制增长1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3.6亿元,增长31%;实现进出口总额93.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90亿美元(含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9亿美元),分别增长136.7%和150.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47元,分别增长11.1%和11.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86亿元、贷款余额1514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5.1%。[10]
工业
义乌手工业历史悠久。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本县铸造的双林铁塔。《[万历]义乌县志》载,除“织染局机匠64户”外,还有木匠、锡匠、裁缝、铁匠、银匠等31种工匠,共378户。清嘉庆十九年(1814)统计,有匠户568户。清末民初,一些个体手工业向“前店后坊”发展,有的作坊已有10多名工人。民国18年(1929)生产的红糖、火腿、酒、绒线等产品,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奖。1938年手工业者约6760人。1947年手工业有16个自然行业。据稠城和佛堂两镇手工业工会统计,有454家店坊,另有个体会员349人。解放前的现代工业只有小电厂和几家碾米厂,解放前夕因缺燃料停业。
1949年工业企业(手工作坊)有52家,加上个体手工业者,共有工人6234人,产值56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4%。1950年10月公大碾米厂在稠城镇开办,为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1951年10月佛堂镇组织了蔑业生产合作社,为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1月,稠城镇光明电厂成为本县最早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其后,私营工业、手工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工业手工业企业共有270家,其中国有企业14家,公私合营企业28家,合作社性质的社、组228个。工业总产值(含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值)1438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占90.9%。1958年“大办钢铁”、“大办工业”,国营工业企业增至98家,手工业社、组都以公社为单位合并,转为公社工业。职工一度骤增。由于1959一1961年农业减产,一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被迫停产或转产,职工一减再减,工业产值连年下降。1961年下半年起,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调整、恢复手工业社、组。1962年根据中央关于地方工业要退够的指示精神,对企业进一步实行调整。1964年有企业163家,职工减至5075人,产值降到1415万元(含原浦江县产值),比1957年还低。后随着农业生产形势好转,工业产值回升。1966年工业产值2086万元,其中国有工业产值占79.4%。
“文化大革命”初期,部分企业“停产闹革命”。到1968年工业产值降到1561万元,其中国营工业所占比例降到69.4%,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增长也甚微。1969年起,不少铁、木、蔑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利用国有企业“停产闹革命”之机,转产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产品,花色品种逐年增加,产品销路扩大到县外、省外、国外,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工业设备制造、电子、电动葫等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的行业。1976年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值达215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42.9%。在文化大革命10年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增加了红旗电视机厂、矿山机械厂、建筑材料机械厂等,1976年全县23个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民、集体和乡镇工业迅速发展。1980年公社和城镇街道工业企业有124家,产值114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1.6%。1981年起,国营工业实行核定利润基数三年不变,二轻局所属工业实行“核定利润基数三年不变,超利减半上交”的制度,打破企业之间的平均主义,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2年起,企业整顿分期分批展开。1983年县经济委员会所属的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全部消灭了亏损户。国营工业利润962万元,比1980年增长64%;二轻局和机电公司所属集体工业企业利润505万元,比1980年增长38.7%。1984年全面贯彻工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乡镇企业普遍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全民和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9]
"十一五"期间义乌市工业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9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972亿元,年均增长13.1%,基本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快集群”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小商品制造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0%以上。
2010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82.5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47.1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1.4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239.4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0.7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品出口交货值62.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9.5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经济形势好转,工业用电需求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工业用电量为1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用电量1.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2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实现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6.6%,利税和利润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2.7和20.8个百分点。[11]
农业
2009年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分别为3.2亿元和3.7亿元,同比增长9.4%和2.3%。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喜人,春粮播种面积2.94万亩,总产量0.74万吨,分别增长12.6%和8.8%;夏粮播种面积6.7万亩,增长30.9%;油菜种植面积1.17万亩,产量1696.5吨,分别增长13%和15%;蔬菜种植面积6.15万亩,增长1.6%;春茶、水果、果蔗等经济作物基本与上年持平。现代高效农业继续推进,安排35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扶持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申报认证,确定金华市级现代农业示范点15个,申报金华市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规范化合作社7家,修订2009年农业保险实施办法,组织20多期1500多人次的农业培训。[12]
201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亿元,可比价增长5%。春粮实现“双增”,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达到3万亩和0.7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2.7%。油菜籽、甘蔗、夏种蔬菜等受气候影响较严重,播种面积分别下降6.1%、24.4%和4.1%。畜牧业生产出现下滑,生猪存、出栏同比分别下降1.1%和4.2%,家禽存、出栏同比分别下降9.9%和7.1%。[11]
商业
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7亿元,增长18.9%。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0亿元,增长15.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8.7亿元,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58.1亿元,增长15.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0.6亿元,增长16.8%。
2012年全市集贸市场年成交额为758.8亿元,增长11.9%。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80亿元,增长12.6%,连续22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12月份义乌市场景气指数为1022.13点,同比上升1.83点,全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65.4万个标箱,增长29%。入境义乌的境外客商达41.7万人次,增长2.5%。[7]
义乌市场商品已经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列于该市出口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阿联酋、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德国、韩国、日本、巴西、巴拿马。
义乌国际商贸城旅游购物中心是义乌购物旅游独树一帜、极富特色的全国首家AAAA级购物旅游景区,1万平方米的超大型旅游购物中心,造就了独特的“旅游购物”品牌。国际商贸城已被国家旅游局指定为购物旅游定点单位,也成为浙江省最具吸引力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为全国首家4A级购物旅游景区,开创全国“以商带游、以游促商”先河,义乌国际商贸城会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商贸城的部分商户们颁发“购物旅游推荐商位”。
特色产业
服装
服装业是义乌最早成名的支柱产业之一,义乌著名服装市场——义乌篁园服装。义乌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为“中国衬衫之乡"。以大陈衬衫为代表的义乌服装业逐步形成专业化、系列化和外向型三大特点。义乌服装业很多企业完成了战略调整,初单一的衬衫产品发展成西服、茄克、T恤等系列化产品,偏重于短期利益的贴牌加工模式逐步弱化,自创品牌和品牌授权经营之风盛行。光大陈镇,就拥有了“能达利”、“傲哥”、“挺得帅”等多件浙江省著名商标,其中能达利服饰还成为了“国家免检产品”。[13]
饰品
1982年,义乌人从最初贩卖广东、香港等地饰品开始,经过20年的市场磨砺,义乌饰品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培育出了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及庆琳、琳琅、太阳花、贝尔、鼎优和卓雅尼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饰品企业。义乌饰品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3800多家,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产量和产值占到全国饰品业的70%以上。[13]
拉链
拉链产业起步于1980年代初,1980年代后期开始稳步发展。1980年代韩国、台湾等地的先进拉链制造设备大批进入义乌。1999年12月成立义乌拉链行业协会。
主要企业分布在经济开发区、北苑和后宅,部分骨干企业位于稠江。主导产品有金属、尼龙、树脂、塑钢、注塑、钻石、隐形、双开、编织、防水、防火等50多种规格的拉链和拉头。
2003年年产量约53亿米,年产值达3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7%,其中拉链出口包括间接出口量约占70%。产品部分出口,主要销往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南美、越南、巴基斯坦、欧洲、中东等国家。
义乌拉链行业已有3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1、2000认证,申报专利项目23项。获得科技产品奖企业2家。2004年5月10日至12日,经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家考核鉴定组考核,义乌基本上符合中国拉链产业基地所具备的条件,基本通过、授予义乌“中国拉链产业基地”。[13]
针织
以袜业为主的针织行业,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袜机3万多台,生产总量占全国的40%。 义乌针内市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6年至1994年,内衣经营户只有近百个,集中在针织市场,主要经营布文胸、背心等低档产品,属二级批发市场。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1996年,因划行归市而整体搬迁至篁园市场二楼,经营户扩大到160户,经营产品渐趋中档化,属一级批发市场。第三阶段从1996年至2013年,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和档次提升,经营户陆续到专业街发展,数量扩大迅速,分布于保联街、桂林街、庐山街、漓江街和宾王商贸区、稠州中路以及宾王市场、篁园市场等多处地点,经营产品向健康、健美和功能型发展,产销一体化已经起步。[13]
其它
毛纺:成为国内两大毛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
印刷:共有大小企业400余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
玩具:充气、塑胶、毛绒等玩具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艺礼品:是中国工艺礼品工贸基地,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出口额占160多亿元。[13]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事业
义乌鸡毛换糖
义乌鸡毛换糖
2012年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12所,在校学生13.12万人;中职学校3所,在校学生1.07万人;幼儿园328所,在园幼儿6.94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65%;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87人;在校学生总计21.14万人。全面启动第四轮教育布局调整、标准化校园建设工程,13个省市重点工程已完成年度投资9000多万元,投资进度90%,九中、六中、佛堂三小、上溪镇中、苏溪四小、义亭小学等重点工程项目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撤并旅游职校,上溪中学转为普高。城镇职校、国贸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职校。稳步推进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稠江、大陈中心幼儿园开园招生,建成5所镇区片区公办幼儿园。下派教师60多名到农村全职支教,有序组织17个教育共同体开展教育交流活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面向应届毕业生、社会优秀人才招考教师429多名,大幅减少代课教师。广泛开展教育国际交流,13所学校与14所国外学校结为友好学校,新增加3所具备接收外国学生资格学校。[14]
卫生事业
2012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697家,综合性医院5家(中心医院、二院、稠州、复元、东方),中医综合医院1家(中医医院),专科医院12家(妇保院、口腔、精卫、华山、新法风湿、阳光美容、医疗美容、欧莱美、视光眼科、近视治疗、九三微创、普济骨伤科医院),血站1家,卫生单位6家(疾控、卫监、卫管、卫校、精卫、急救中心),镇街道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79个,村卫生室264家,其他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医务室、门诊部)225家。公立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数 2387张,在编人员3793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93人(拥有高级职称363人,中级1090人,研究生学历202人)。[14]
体育文化
2012年全市城市中心区共有公益性文化设施7.25万平方米(不含各类公共文化广场),镇街道有文化设施1.78平方米。城区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院(书法院、画院、剧院)、一团一办一公司(婺剧团、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电影公司),有13个镇街道文化站,5家镇街道文化中心(其中省级文化明珠3颗、金华市级明珠2颗),10个镇街万册图书馆、5家国有影院、36家农村电影队。其中市图书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义乌剧院3764平方米,义乌婺剧团2638平方米,义乌影都5000平方米,绣湖体育馆2900平方米,座位1400个;梅湖体育场3.5万座,体育馆座位6000座。文化网络进一步健全,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荣誉。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会展中心还被国际展览联盟(简称“UFI”)正式吸收为新成员。 "鸡毛换糖"是义乌的典型精神。[8]
2012年被浙江省列为体育现代化城市试点市;建成小康健身工程示范点11个,健身路径79条,篮球场111个,羽毛球场2个。共组队参加金华市第八届运动会20多个项目的比赛,获得竞技体育金牌75枚、银牌40枚、铜牌51枚。初步建立体育彩票销售、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消费“三大市场”。体彩销量2.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2%,继续实施“千人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共15期,参加培训人员达到1000多人。共核发国家二级社会指导员证39本、三级社会指导员证198本,国家二级裁判员证28本、三级裁判员证170本。承办了2011-2012年CBA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稠州商业银行俱乐部主场16场比赛和2012—2013年WCBA全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稠州商业银行俱乐部14场主场比赛,2012—2013年CBA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浙江稠州俱乐部8场比赛。[14]
旅游产业
第七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期间,国家旅游局批复同意义乌市开展“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义乌市成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工作启动以来,首个获准开展创建工作的城市。[15]
批复提出,义乌市不断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旅游产业尤其是商务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的工作部署,义乌市将开展“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
批复要求,义乌市按照“特色化、个性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工作目标,统筹开展创建工作,做好总体品牌策划、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商务旅游特色化与个性化标准提升等工作,不断提升义乌商务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创建工作完成后,国家旅游局将组织专家对目的地建设成果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正式授予“中国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品牌称号。
政策措施
2015年9月10日,浙江义乌市政府行政复议局挂牌成立,是全国首家专门的行政复议局。[16]
交通运输编辑
城际轨道
义乌2条城际轨道2013年年动工,分别是义乌至金华、义乌火车站至横店,工期5年,13年开始启动2018年建成。采用传统的城轨“铁路制式”,即完全按照铁路运营模式,采用动车组车型。车上或安排固定座位,进出站安检略严格,最高时速达到140公里。[17]
铁路
铁路方面,贯穿全境的浙赣复线已经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为了城市的发展,铁路迁移后,义乌火车站已经扩建升为一级站,新建成的后宅火车站已经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4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927平方米。候车室设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站候车。义乌境内新线全线通车后,列车运行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200公里。
正在建设中的杭长客运专线在境内与浙赣义乌站并站,预计将在2014年底前正式通车,届时义乌将同时拥有浙赣、杭长两大铁路干线,普铁、高铁共站运行。启动火车站改扩建工程,规划扩建20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加上原有的站房,扩建完成后火车站面积将达到35000平方米,预计工程在2014年八月动工,2015年底完成。[18]
公路
义乌为浙中交通枢纽。浙赣铁路复线纵贯义乌境内达42公里,设大陈、苏溪、荷叶塘、义乌、官塘、义亭6个站。公路四通八达,有省道杭金线、义浦线、嵊东义线。全市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公路硬面化的目标。杭金衢高速公路纵贯境西部。金甬高速公路在该市与杭金衢高速公路相接。联托运业务遍及全国140余个大中城市。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公路交通网布,沪昆高速、金甬高速穿境而过,03省道、20省道、37省道把义乌与周围地区紧密的联系了起来。[19]
航空
义乌机场距义乌市中心5.5公里,是浙江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航空港,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c级,可起降md-82、b-737、a-320等大中型客机;建有可同时停放3架大飞机、2架小飞机停机位5个;国内候机厅能满足500人同时候机;配备有现代化的仪表着陆系统、气象预报系统、通讯导航系统和进口全套夜航灯光系统,具备了复杂天气的起降条件。义乌机场是全国第二个县市级中型航空港。能起降波音707、麦道82等大中型客机,先后开通的航线有广州、北京、汕头、厦门、深圳等十多条。[20]
2013年11月15日,民航义乌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历史性突破百万人次大关,成为浙江省第四个跨入百万流量门槛的机场。
风俗民情编辑
方言
义乌话属吴语南区的吴语金衢片,义乌市全
市均讲吴语。义乌位于浙江中部,交通方便,与外地交往频繁,因此义乌话受邻近方言的影响较大,内部差异也较明显,故县人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说明义乌话的复杂性。据调查,靠近诸暨的红峰、燕窝人讲的就是诸暨话,而胡山、大陈、凰升塘人,既会讲义乌话也会讲诸暨话。与浦江交界的仙坪、鲤鱼山、大方人,义乌话、浦江话并用。义乌与邻近县的交界处都有这种情况。义乌话有许多是古汉语,像“吃”称“食”、“玩”叫“嬉”、“不”说“弗”、“筷子”称“箸”、“造房”称为“葺屋”。[8]
婺剧
国家级非遗义乌道情
国家级非遗义乌道情
婺剧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中、后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弋阳、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婺剧有六种声腔: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婺剧。义乌市婺剧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徐乐舞台,是该市唯一的全民所有制专业表演团体。每年演出在200场左右,并配合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编排节目宣传演出和市里重大活动演出。为宣传义乌精神创作的剧目有《英雄泪》、《硬头颈》、《朱一贴传奇》、《鸡毛换糖》、《义乌兵》,其中《义乌兵》、《鸡毛换糖》在参加省调演中获得优秀演出、优秀剧目等几十个大奖、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常演剧目有《相国志》、《吕布与貂蝉》、《双枪陆文龙》、《战雁州》、《双凤冤》等20台大戏,《八仙过海》、《临江会》、《劝妻》、《柜中缘》等20台小戏。其中《义乌兵》、《临江会》、《九件衣》、《拷打提牢》等20本大小戏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录制播出。[8]
道情
2003年初夏时节,全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作出决定,授予义乌“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义乌道情发源于(公元1573-1620年),与绍兴莲花落、温州瑞安鼓子词、杭州评弹都是为该省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义乌道情与众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 [8]
武术
义乌武术,在民间流传着“兰溪埠头,萧山哺头,义乌拳头”闻名遐迩。义乌民间武术绚姿多彩,内容丰富,武术介的十八般武艺般般皆有。还有举石墩,舞龙,舞狮,走马,十字莲花,高跷,斗牛,罗汉班,散撤等等。遍布城乡,各有特色。东乡廿三里一带拳术刚劲有力;西乡吴店,义亭一带讲求实用;北乡苏溪,新厅一带刚柔兼顾;南乡佛堂一带架子好看。每逢节假日,一支支罗汉班、武术队活跃在农村每个角落。义乌武术有其广泛、浓厚的群众基础,营造出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义乌武术界很讲义气,主持正义,坚持公道,讲求武德,以理服人,塑造了义乌人崇尚武术的美德。[8]
迎财神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在晚上11时。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习俗,义乌人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19]
生期酒
老人生日,子女必为其操办生期酒。届时,大摆酒宴,至爱亲朋,乡邻好友不请自来,携赠礼品以贺等。酒席间,要请民间艺人(花灯手)说唱表演。在贵州黔北地区,花灯手要分别装扮成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等八个仙人,依次演唱,边唱边向寿星老献上自制的长生拐、长生扇、长生经、长生酒、长生草等物,献物既毕,要恭敬献酒一杯,“仙人”与寿星同饮。[19]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造型艺术类(8项):
(一)农民画(稠城街道、江东街道、后宅街道)
(二)百子灯(佛堂镇)
(三)剪纸(赤岸镇、上溪镇、苏溪镇)
(四)风筝(廿三里街道)
(五)陶艺(义亭镇)
(六)根艺(佛堂镇、赤岸镇、廿三里街道)
(七)泥塑(上溪镇、苏溪镇)
(八)刺绣(苏溪镇)
二、表演艺术类(9项):
(一)迎龙灯
(二)叠罗汉(大陈镇、苏溪镇、廿三里街道)
(三)高跷(后宅街道)
(四)走马灯(稠城街道、城西街道)
(五)义乌道情(江东街道、城西街道)
(六)义乌花鼓(义亭镇、江东街道、城西街道)
(七)小锣书(佛堂镇、上溪镇)
(八)锣鼓班
(九)秋千(佛堂镇)
三、民风民俗类(5项):
(一)木车牛力绞糖(义亭镇)
(二)红曲酿酒
(三)宗泽火腿
(四)胡公庙会
(五)抬阁跷(佛堂镇)[22]
风景名胜编辑
冯雪峰故居
冯雪峰故居
冯雪峰故居
位于赤岸镇神坛村。故居展厅有冯雪峰半身铜像一座,生平事迹介绍,众多照片资料等。故居门前有一青石石碑,上有胡跃邦题写“回忆雪峰”四个大字。每年来故居瞻仰的中外人士甚多。故居附近有冯雪峰题写的“处胜亭”、“冯绍儒烈士墓”碑等。1997年8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
华溪森林公园
位于廿三里街道的东北部,该公园最新规划为三个景区,龙潭谷景区、武岩山景区和花仙谷景区,景区内设40个自然人文景点。[23]
娄山塘风景区
一天然水塘,水域面积约为50多亩,塘呈月饼状,中有一小岛,当地群众称之为“犀牛望月”,小岛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在塘的东南方向约300米处,有一叫“明龙”的地方,据传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坟”,遗址已毁,楼塘后山设立黄晋纪念馆。
滴水岩
坐落在苏溪镇内,又称水竹洞天,相传朱元璋率将士经苏溪憩息时在溪里喝水,加上长年有水从巨岩上滴下,又称滴水洞天。殿内不仅有胡则塑像,还有宋朝抗金名将宗泽的塑像。
黄山八面厅
位于义乌市城西25公里的上溪镇黄山村,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面厅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它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于一身的著名建筑。[23]
骆宾王公园
以纪念唐代义乌籍著名诗人骆宾王为内容的历史文化公园,已初具规模,规划公园占地54.23亩,加之公园前端相传骆宾王诞生地的骆家塘遗址3.36亩,设计成具有唐代风格的历史文化公园。[23]
著名人物编辑
2008年根据义乌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条件,通过市民推荐、初选、媒体公示、群众投票和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确定:傅大士等4人为义乌四大家;惠约等10人为义乌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四大家
佛学大家——傅大士
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
首创转轮藏以藏佛经,在佛学上多有建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思想家
文学大家——骆宾王(619~约687)
初唐四杰
7岁咏《鹅》,才名远播;“帝京”长篇,誉为绝唱;讨武传檄,轰动朝野
兵学大家——宗泽(1060~1128)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
医学大家——朱丹溪(1281~1358)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救死扶伤,医德高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之论,学说远播
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惠约(南朝,梁)、黄溍(元代)、王袆(明代)、吴百朋(明代)、倪仁吉(明末清初)、朱之锡(清代)、朱一新(清代)、陈望道(现代)、冯雪峰(现代)、吴晗(现代)。
名优特产编辑
义乌红糖
义乌红糖
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好。
东塘狗肉
大陈楂林一带很早就流传下来的一种风味美食。由现杀活狗烧烤而成。老嫩得当,香气扑鼻。上溪牛杂义乌上溪、吴店一带历来就有屠宰牛的场所,当地人将牛舌、牛血、牛蹄、牛杂等用上溪特有烧法烹制出“牛系列”。
佛堂白切羊肉
传统的佛堂白切羊肉,取本地山羊,宰杀去毛、去头、去爪、去内脏后,先用线绳扎紧四肢,用羊血均匀涂刷山羊表皮,晾干后整头羊下锅、烧、闷、浸泡熟后,取出晾干。[24]
神仙鸡
神仙鸡俗名无水鸡,即蒸鸡时用黄酒而不用水,按两斤鸡两三斤黄酒。将鸡放入陶钵内,再加黄酒和姜,若不喜甜食,就加盐。一般义乌人传统的蒸鸡法是加红糖,也可放几片瘦猪肉,大约两个小时后即可。
东河肉饼
“东河肉饼”,又叫“夹肉双层麦饼”。是把面团拉成的一个薄如宣纸的大饼,放进一口平底锅中油煎而成。东河肉饼诞生地在义乌东河乡的东河村,制作考究。东河肉饼有“传儿媳不传女儿”一说。
手牵面
也叫拉拉面。是优质面粉加入少量食盐,用水揉成软面,放置一定时间,搓面成若干小段,再用菜油抹上,上覆湿巾,食时把面随拉随扔,拉成长条,放沸水中煮熟后加佐料作餐。[25]
赤岸豆皮素包
主要用义乌当地特产豆腐皮做成,豆皮素包馅料品种多样,荤素搭配更显美味。
丹溪酒
丹溪故里的百姓以红曲酿酒已有上千年历史。据传宋代已有义乌人通过运河,将酒运到开封。丹溪故里的百姓以红曲酒烹饪菜肴,民间喜庆、婚宴、走亲、访友皆以酒为礼。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人民政府 政府机关

义乌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古称“乌伤”,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面积1105.46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义乌市户籍人口83.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1.1亿元。先后出了“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代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历史名人。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义乌国际商贸城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名第一。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第六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义乌市为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同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2020年12月,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义乌排名第7。


陕西雨田民间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官网

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隶属于雨田文化产业集团,是一家专业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推广,国际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抢救、保护、传承、集中展示、发展研讨、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陕西省、渭南市和华县三级非遗保护的领军企业和示范单位。公司有包括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唯一的皮影雕刻和鉴赏大师---汪天稳为首的高级美术和演艺大师数十人,聚集了皮影戏、老腔、眉户、碗碗腔等国家级非遗剧种的民间艺人上百人,屡次出访欧美、东南亚等20余国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累计演出4000余场次,并参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陕西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等媒体的节目录制与新闻报道200余次。   “汪天稳皮影”在收藏界和文化圈倍受热捧,收藏价值每年上涨幅度超过了50%,单幅作品在国际上成交价已高达20余万元;““华州皮影”、“华州黑陶”、“雨田工坊”、“雨田社”业已成为渭南市乃至陕西省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

抚顺市人民政府 官网

抚顺市政府网
抚顺市人民政府(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Fushun City) 是抚顺市的行政管理机关。政府办公地址:抚顺市临江路东段。
主要领导
市长:栾庆伟、葛海鹰
常务副市长:王潜 副市长:应中元 咸金奎 杜鑫 张成中
市长简历
栾庆伟,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
2013年7月,栾庆伟为抚顺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葛海鹰,男,汉族,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
2016年1月,葛海鹰任辽宁省抚顺市人民政府市长。
抚顺市情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毗邻省会城市沈阳市,距桃仙机场和沈阳北站约50公里,距营口港不足300公里,境内有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形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抚顺现辖四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三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抚顺县)、两个省级开发区(抚顺经济开发区、抚顺胜利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1271平方公里,人口219.3万。抚顺有34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

抚顺地处长白山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地理座标为东经123°39’-125°29’、北纬41°14’-42°28’。抚顺地区属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在750--8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抚顺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浑河宛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区,是一座美丽的带状城市。

抚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31个特大城市之一,是辽宁省重要水源保护地,是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抚顺市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抚顺的市花为玫瑰花,市树为杏树。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考证,抚顺地区人迹历史达7000年。战国时期,抚顺地区属燕国辽东郡。汉代时期,东北军事行政管理机构玄菟郡设在抚顺。初唐时期,曾为安东都护府下辖的都督府治所在地。辽、金时置贵德州统辖抚顺地区。1384年,明朝在高尔山下兴建抚顺城,明成祖朱元璋谕赐“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一名由此得来。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抚顺所辖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称汗,自此开创大清王朝近300年的基业。今天抚顺依然留存的世界文化遗产、号称关外三陵之首的永陵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努尔哈赤登基称汗建立大金政权的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记载满族文化兴衰的长达400余米的文化长廊以及御路古榆、神树、萨尔浒古战场、界藩城等一批历史遗迹,让抚顺这个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龙兴启运之地”充满传奇色彩 。

厚重的历史蕴育出抚顺独特的人文底色,诞生出一批批风流人物。著名爱国人士、九三学社发起人王卓然,为推动和平民主作出贡献。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曾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在抚顺留下不朽的抗日战绩。中国人民志愿军“空战英雄”赵宝桐从抚顺走进军营,创造了志愿军击落击伤敌机的最高纪录。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抚顺走完了22岁的短暂生命,留下了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这片土地还培养出国画大师王盛烈、著名画家宋雨桂、著名作家张洁、著名诗人李松涛以及乒坛名将王楠、刘诗雯等备受国人关注的风云人物。

抚顺还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雷锋城。半个世纪以来,抚顺一直坚守和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名副其实的雷锋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发祥地。在抚顺,雷锋留下许多经典故事和宝贵精神财富,目前公开发表的145篇雷锋日记中,有120篇写于抚顺,并留下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雨夜送大嫂”等传颂至今、耳熟能详的故事。抚顺是全国学雷锋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目前拥有两座雷锋纪念馆,是全国地方和军队的学雷锋活动中心,雷锋墓和雷锋纪念碑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抚顺还有雷锋团、雷锋研究会、雷锋精神研究所、雷锋文化传承中心、学雷锋志愿者协会、雷锋小学等近百个“雷字号”单位,有胡玉萍、乔安山、邓凤兰、袁存泉等不同时代的学雷锋典型,有数以千计的学雷锋团队和13万学雷锋志愿者。近年来,抚顺开展了“百姓雷锋”评选活动,将学雷锋活动更好地根植于群众之中,使雷锋成为每一名抚顺人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成为每一名抚顺人的价值追求,并以此全面推进雷锋城建设,培育以雷锋精神为主体的“创业、奉献、和谐、争先”的城市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抚顺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有金属、非金属、煤矿3大类矿产资源34种,总量约54.97亿吨,保有总量约43.32亿吨。主要矿产有煤、铁、铜、锌、铅、金、银、镍、铂、 钯、硫化铁等。其中,红透山铜锌矿的规模和储量居全省前列。

抚顺境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河流有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富尔江和柳河等,可利用水域面积达6667公顷。全市水资源总量约39.82亿立方米,总供水量约16.5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1530立方米。抚顺大伙房水库每年为沈阳、大连等省内7座城市提供26亿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

抚顺森林资源丰富,茫茫林海中生长着野生植物133科970种、野生动物63科242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近300种,珍禽异兽近150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81.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2%;有林地面积7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92%,森林绿化率68.9%,活立木蓄积量6953万立方米,占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四分之一强,位居全省第一位。

抚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林蛙之乡”,声名远扬的人参生产基地,名副其实的“中国马鹿之乡”,全国知名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同时还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山野菜供应基地。抚顺哈什蚂、清原马鹿茸、抚顺辽五味等三个地方知名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细辛、龙胆草、刺五加等中药材和芹蕨菇菌等山野菜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盛名。

文化名城,旅游胜地。抚顺是集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抚顺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成功地将清永陵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地秧歌、煤精雕刻、新宾满族剪纸先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进行了交流和展示,架起了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沟通的桥梁。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举办了首届中国(抚顺)琥珀节,连续14年举办了中国(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依托清永陵、赫图阿拉城等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打响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抚顺是世界上煤精、琥珀的重要产区,也是国内琥珀昆虫的唯一产地。抚顺煤精生成于距今约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宝玉石”,就是抚顺煤精。1973年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煤精珠、耳珰形器等煤精工艺品,是我国煤雕史上最早的实物,其原料就来自于抚顺,距今已有6800-7200年历史。抚顺的群众文化活动享誉国内,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全国诗文名家抚顺行、“中国书法进万家”走进雷锋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雷锋杯”全国诗歌大赛等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先后推出了京剧《康熙出政》、话剧《战犯》、广播剧《美丽的花楸树》等一批精品力作。京剧《康熙出政》曾两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广播剧《我是柱子》、《历史的守望者》、《再生之路》、《美丽的花楸树》先后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抚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千百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厚重的人文积淀,使抚顺形成了特有的“五色”旅游体验。海拔1374米的“辽宁屋脊”岗山、树龄达1300年的“辽东神树”赤松王、天然奇石――清原石佛以及三块石、猴石、红河谷、元帅林、和睦林场等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构成了抚顺乃至辽宁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形成了独具生态健康意味的绿色之旅。特别是全程12.8公里红河谷漂流,集休闲、娱乐、观光、避暑、度假为一体,堪称中国北方第一漂,是抚顺绿色生态旅游的精品和代表。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西露天矿、世界上仅存的煤矿竖井――龙凤矿竖井以及抚顺煤炭博物馆等景点,构成了探寻抚顺煤炭矿山开采历史的黑色之旅。抚顺的三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抚顺雷锋纪念馆、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分别因弘扬最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见证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证、成功羁押和改造战争罪犯而闻名海内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这里视察并题词,抚顺的红色旅游由此形成并影响深远。抚顺冰雪旅游特点鲜明,连续两年举办的冰雪节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旅客,充满满族特色的新宾冬捕节集冬捕和满族民俗于一体,萨满祭水神、冬捕大拉网、头鱼竞拍、滑冰车、打冰尜等冰雪运动,让各地游客感受到抚顺白色之旅的浓郁风情。抚顺皇家海洋主题公园拥有目前国内单馆整体面积最大的全封闭恒温极地海洋科普类综合展馆、亚洲最大的观赏珍奇动物爬行馆、中国最长的亚热带雨林隧道、国内唯一的魔幻情景剧场海兽城堡、东北最大的亲子互动乐园鲨鲨乐园、亚洲最大的室内沙滩冲浪馆,使抚顺以海洋为主题的蓝色旅游异军突起。由巴厘岛水世界、梦幻世界和城堡度假酒店三大主题文化板块组成的热高乐园,更是将抚顺这个内陆城市带进海洋文化的沃土,成为国内优秀的主题公园和度假胜地。

工业发达,城市转型。抚顺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石油而发展的老工业城市。曾经以“煤都”蜚声海内外的抚顺,拥有100多年的煤矿开采历史,煤炭开采高峰期曾占全国总产量的1/10,被誉为“共和国燃料供应部”。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前,抚顺炼制的页岩油曾经是新中国的主要油料来源,占全国石油产量的30%—50%。新中国第一桶页岩油,第一吨铝、镁、硅、钛,第一吨特种钢,第一台机械式挖掘机均产自抚顺。经过一个多世纪特别是建国后60多年的建设,抚顺现已发展成为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以国有大型企业为骨干,体系较为完备、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集中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产业。抚顺是我国最大的军工航天特殊钢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石蜡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合成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可生产150多个品种的产品,石蜡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洗涤剂原料产量亚洲第一,是全国产量的二分之一。抚顺特钢、抚顺铝厂分别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特殊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为中国航天和军工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省委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以来,抚顺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战略性接续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终端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坚持以旅游业为牵动,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发展农业工业化、科技化,全面提升第一产业。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城市转型发展振兴之路,努力建设抚顺人为之骄傲、外地人为之向往的幸福美丽城市。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政府机关

抚顺下辖四区三县以及一个抚顺经济开发区(即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其中抚顺经济开发区所辖区域已全面委托沈抚新区管理)。全市总面积11271.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05.6万人。距沈阳市中心45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40公里。随着沈白客专高铁的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放大辐射东北的陆路、铁路要塞区位优势。

历史沿革

抚顺是一座具有7000余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82年,中原西汉政权即在把东北军事行政管理机构玄菟郡设在这里,公元276- 406年,高句丽政权同燕和后燕经历了百年战争后,新城(抚顺高尔山城)进入里百年和平时期,随着隋唐复土,结束了高句丽政权,新城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统一和繁荣的时期-唐朝,这也是辽东文明得到空前辉煌时期,它也使得中原文件和辽东文化得以相互交融。历经沧桑,改朝换代在公元1384年(明洪武17年)抚顺才得名。为什么叫“抚顺”呢?是为了表明国策军机,这就是当时明王朝提出的“顺之者以德服,逆之者以兵临”。抚顺的解释为“抚绥边疆,顺导夷民”。如今抚顺二字让我们理解为“一福百顺”。

据说,朱元璋收复辽东,一方面依靠的是兵力,一方面是依靠“抚绥”,当时“抚”的对象直接的是蒙古的残余势力,间接的是后金的女真人。明朝的中叶,抚顺还是著名的马市,当时抚顺的马市是专门与建州女真族进行交易的,它对建州女真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努尔哈赤的崛起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轮,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的是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无穷的历史文化沉淀。

抚顺是龙兴之地,人杰地灵,满族儿女在这里成长壮大,公元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呼兰哈达下的佛阿拉山城起兵,踏上了启运肇兴之旅,拉开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大业的帷幕。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现今抚顺市所管辖的新宾满族自治县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奠定了清王朝自顺治以来长达268年的封建统治,中经康、雍、乾三朝(将近150年)的盛事,不但秦皇汉武两帝莫敢望其项背,甚至唐贞观、开元两朝亦不免略逊一筹。而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浦仪在抚顺改造成普通人,使清王朝的几百年的兴衰首尾相接与抚顺,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巧合!所以,我们说抚顺是“启运之地,满乡故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抚顺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辽东、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抚顺改为省辖市。

地理位置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ˊ,北纬41°52ˊ, 抚顺境内平均海拔80米,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6℃,年均降水量为804.2毫米,无霜期145天,抚顺属长白山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各类资源十分丰富。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浑河宛如一条彩带横贯市区,是一座美丽的带状城市。

抚顺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0公里,距营海港200公里,距大连海港4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行政区域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是全省第四大城市,现辖四区三县和两个省级开发区,四区包括: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三县包括: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二个开发区包括:抚顺经济开发区和抚顺胜利经济开发区。地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12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23万,其中市区人口140万。

抚顺旅游

抚顺是以资源而闻名世界的老工业城市,也是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抚顺现有十大旅游景区:丰远?热高乐园、红河峡谷漂流、皇家海洋主题乐园、清永陵 、赫图阿拉城、煤矿博物馆、雷锋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陈列馆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岗山国家森林公园 。

山东省委组织部 官网

鲁网6月6日讯(记者 鲁珊珊)今天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介绍山东省“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方案以及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方案等有关情况。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将编制1张全省文化精准扶贫地图,做好6件实事,落实9项工程。

  近年来,省文化厅深入开展文化精准扶贫调研工作,成立调研小组,由厅领导带队,分赴各市县开展调研活动。协调省级财政3年至少投入7.8亿元文化扶贫资金,形成了《山东省“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方案》。

  据悉,“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编制全省文化精准扶贫地图

  建设涵盖全省17个市、129个县区7005个贫困村的文化精准扶贫地图,每个村采集101项数据,实现贫困村无遗漏、全覆盖,做到“四个标注”。一是标位置,标注贫困村的具体地理位置,实现可查询、可导航。二是标资源,标注贫困村及贫困村周边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非遗项目、文化院团等文化资源。三是标需求,标注贫困村现有文化基础条件、文化需求项目。四是标进度,标注每个贫困村文化扶贫工作进度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点、线、面和动态的数据自动生成分析。“点”是指可以查询每个省定贫困村的具体情况,包括每个村的村容村貌、基础信息、文化建设现状、以及文化需求等。“线”是指对每一个单项工作情况,比如,全省7005个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对传统手工艺品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等。“面”是指对某市、某县整体文化资源、文化需求、扶贫进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已完成数据采集工作,计划于6月底前实现上线试运行。8月底前初步实现数据自动生成分析。

  做好6件实事

  第一件实事,加强贫困村文化设备购置。积极争取彩票公益金,优先为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购置所需书橱、乐器、演出服、道具、电脑等设备。在2015年补助608个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基础上,今年争取彩票公益金9350万元,对1870个贫困村每村补助5万元,其他4327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补助分别在2017年、2018年完成。

  第二件实事,优先补助贫困地区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面向全省58个财政困难县和沂蒙革命老区县,优先补助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今年,率先完成10000个村每村补助1万元的任务。此项工作计划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第一批拨付补助任务。以后几年按计划逐一落实。

  第三件实事,推进基层视障数字阅览室服务站点建设。将以省市盲人数字图书馆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基层覆盖范围,保障贫困地区残疾人文化权益,今年规划建设基层服务站点50个,争取3年时间,建成150个基层视障数字阅览室服务站点,基本上覆盖贫困地区的县级以上残疾人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特教学校。此项工作计划今年12月底前完成第一批建设任务,其他2018年底前完成。

  第四件实事,重点倾斜向贫困村及贫困地区福利机构送演出活动。今年,落实资金1200万元,其中,800万元向省级艺术表演团体购买公益演出400场,面向全省农村演出,贫困村演出占比不低于60%;400万元向省级艺术表演团体购买公益演出约200场,面向儿童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演出,并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在今年的基数上,2017年、2018年争取增加公益演出场次。

  第五件实事,大力支持贫困村文化活动建设。今年,省提前下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32175万元。利用专项资金,扶持贫困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书籍更新、组织农村文体活动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2018年将持续实施,分别于12月底前分别完成年度支持任务。

  第六件实事,为贫困村配备便携式拉杆音箱。通过政府采购,今年为贫困村配备便携式拉杆音箱6805套,率先实现贫困村便携式拉杆音箱全覆盖。这项工作计划今年10月底前完成。

  落实9项工程

  一是公共文化扶贫工程。加强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确保每个村活动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文体广场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配套健身路径、灯光、有源音箱等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戏台舞台。继续开展对全省1826个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站长轮训,今年完成对占贫困村近50%的临沂、菏泽、德州、枣庄、聊城5市600余名镇(街道)文化站长的培训。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有1名以上专(兼)职文化管理员。广泛吸收社会人才资源,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服务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确保今年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60%,2017年达到80%,2018年实现全覆盖。

  二是非遗传承扶贫工程。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鼓励非遗生产性企业扩大规模,培育壮大100家规模以上非遗生产性企业,吸纳贫困村人口就业。推进“互联网+传统工艺”,联合互联网知名企业,培育发展1-2家“非遗衍生品电商”,拉动贫困村农民就业增收。借助“中国非遗博览会”、“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平台,优先推动贫困村非遗项目展览展示。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非遗传承人10000人,优先将贫困村中有一定技能人员纳入培训,传授技艺,支持其自主创业。策划实施贫困村草柳编、泥塑、剪纸等系列专项培训计划。在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评定、非遗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积极组织贫困村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创新“项目+创承人+基地”、“创承人+协会”、“公司+农户”模式,支持贫困地区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这项工作,计划今年取得初步进展,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全面完成。

  三是文化产业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产业项目投融资路演活动作用,征集推介100个农村文化产业项目,搭建对接交流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挖掘贫困地区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评选认定“一乡一品”50个,助力脱贫致富。推进“互联网+”,利用省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平台资源优势,免费推介农村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吸纳有文化技能的农村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以文化产业园区、综合文化中心以及旅游景区、城市综合体等为载体,建设30个“文化创意集市”,将农村文化创意、传统工艺等项目纳入“文化创意集市”平台运营。向贫困村倾斜,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这项工作,计划今年取得初步进展,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全面完成。

  四是文化惠民扶贫工程。省直文艺院团面向贫困村送戏场次不低于当年公益总场次的60%。组织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及庄户剧团、民营剧团,实现贫困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全覆盖。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在贫困村中培育扶持一批庄户剧团,实现文艺演出常态化。2016、2017、2018年底前分别完成年度送戏入村任务。

  五是文化人才扶贫工程。组织省、市、县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加强业务指导,开展结对帮扶,培训文化人才,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每年选派200名文化工作者赴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77个县(市、区)基层一线服务,接受基层的40名优秀文化专业人才到省直文化单位挂职研修。在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推荐、评选树优中向基层一线文化工作者倾斜。确保今年取得初步进展,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全面完成。

  六是乡村儒学扶贫工程。在摸底调研中发现,在一些贫困村,存在儿女有一定经济条件但不赡养老人,老人生活比较贫困的现象。为此,结合乡村儒学建设,2016年率先向107个贫困村派送乡村儒学宣讲团,并逐步推开,着力弘扬赡老敬亲的传统美德,改善乡风民俗,营造和谐农村、和谐社区,为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创造文化条件。发挥文化启智作用,以扶志促扶贫,开阔农民视野,激发内生动力。

  七是艺术创作扶贫工程。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动员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贫困村进行采风创作,推出100部以上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各门类优秀作品,打造2部以上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扶贫工作先进事迹、展示精准扶贫发展成果的优秀美术作品。积极打造扶贫题材作品展览展示平台,今年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第二届全省小戏展演,2017年、2018年分别策划组织1项扶贫题材作品专项展览展示活动。

  八是市场服务扶贫工程。开展“优化贫困村文化市场服务”行动,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向贫困村延伸,培育发展一批贫困村文化市场主体典型,助力文化扶贫行动。加强与农村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净化贫困村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加强贫困地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今年取得初步进展,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全面完成。

  九是国际合作扶贫工程。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和项目,吸引扶贫专业人才,支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传承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组织间的精准扶贫重点课题研究,借鉴世界各地经验,加强研究论证,形成文化扶贫经典案例。加强国际组织间文化扶贫研讨交流推广,举办国际组织间文化扶贫工作研讨会,总结推广经验,助力文化扶贫工作。计划今年取得工作突破,2017年取得初步进展,2018年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社会组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经文化部2012年4月12日文办函〔2012〕507号、民政部2012年11月12日民函〔2012〕379号批复,于2013年11月份在北京成立,是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盈利社会组织,其上级单位为文化部。协会的基本宗旨是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基础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协会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调查研究、信息收集、举办展览、专业培训、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英文译名为: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缩写为:CICHPA)。
第二条本团体是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 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
1.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条本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登记管理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团体的住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院(邮政编码:100029)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 组织会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会员提供服务,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 受政府部门委托,参与制订、修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
(四) 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和授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行业的统计,收集、分析、发布有关行业信息;
(五) 受政府部门委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的认证工作;
(六) 组织举办展览、演出等各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性宣传活动;
(七) 参与国际组织或其他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相关活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八) 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培训;
(九) 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咨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企事业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99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与苏州轻工职工大学联合组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学校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7年,成为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4年,学校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在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中荣获“优秀”等级。2018年获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又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育人成效50强”“服务社会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 “学生综合满意度50强”等,位居“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文化艺术大类排行”第一。

学校位于古吴胜地石湖之滨、上方山麓,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莘莘学子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61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职工400多人,在校生5000多人。设有手工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七个二级学院,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25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

学校设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基地、全国妇女手工艺培训示范基地。另设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等。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面视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建有工作室97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学校围绕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发展为目标,完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办学新机制。立足传统与现代,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学校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持建设了“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全校共有校企合作单位141家,驻校企业24家。

学校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国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文化,输出传统工艺和艺术设计教育范式。校内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在法国、荷兰、奥地利、英国设有四个工作站,目前与法、英、日、加、美、荷等28国家的7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中国匠艺海外巡展工程和学校师生优秀作品海外巡展工程,每年培养长短期留学生200人左右。

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获得江苏省政府授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企事业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75年,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背靠会龙山,面向秀峰湖,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沙市星沙设湖南湘绣产业科技教育园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长沙基地。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益阳市七•二一工艺美术大学和成立于1981年的湖南省服装技工学校。益阳市七•二一工艺美术大学先后更名为“湖南省益阳工艺美术大学”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湖南省服装技工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省服装工业学校”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学校”。1999年,学校开始举办三年高职教育。200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学校设有八院一部,构建了刺绣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5大专业群,包含3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

学校秉承“致用致美”的校训精神,贯彻“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人本发展”的办学思路,坚守“德育为魂、能力为本、精艺为径、致用致美”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湖湘特色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为国家特别是湖南文化创意和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优秀湖湘文化的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以来,学校学生在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281项,其中国际级奖励4项,国家级166项、省级111项,在校生参加2019全球技能挑战赛时装技术项目赛项夺得金牌,学生创业团队入围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斩获铜奖。2018年,非遗专业毕业生中7人获得湖南省“湘绣优秀工匠”“湘瓷优秀工匠”称号,5人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建校45年来,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毕业生中现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2人,全国知名艺术设计师200余人,校友自创资产过1000万的企业达1200家,涌现出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设计总监黄建成、上海世博会副总工程师吴国欣、广州亚运会服装设计总监金惠等一大批行业精英。

学校现有教师500余人,拥有教学名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高级职称教师205人,建成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大师工作室群,聘请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刘爱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黄永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实行教授、大师同堂授课教学模式。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4项,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成功立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

近五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2018年,学校牵头发起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湖南开放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019年,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在我校成立,对于加强传统工艺的研究与建设,不断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新湘绣、新湘瓷等文创产品680件,改进工艺51项,产生效益4.68亿元,研发的湖湘工艺美术品、非遗作品先后在美国、智利、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展出,向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输出标准12项。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品牌凸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企事业单位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黄山市唯一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4月、2013年11月、2016年8月,黄山卫生学校、黄山茶业学校和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相继整建制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43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形成8大实验实训教学区,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9个、实验室102个,全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67.61万元,生均值8676元,馆藏纸质图书32.46万册,超星电子书30万册,借阅基地共享图书26.64万册。全院共有教职工322人,专任教师250人,外聘教师54人。教授2人,副教授86人,讲师103人;博士1人,硕士77人;“双师型”教师150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线上教学名师3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5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院级专业带头人17人。

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国际护理学院、医学系、工业与财贸系、旅游与建筑园林系、教育系、图文信息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等教学教辅单位。2021年招生专业有护理、助产、药学、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园林技术、建设工程管理、茶艺与茶文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雕刻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学前教育、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10大类2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6391人(其中在校高职阶段学生3276人)。

学院现有黄山市人民医院、歙县人民医院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黄山首康医院、歙县昌仁医院2家教学医院,拥有110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单位。先后与浙闽皖赣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成员学校、浙江红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披云餐饮集团、黄山润一公司、黄山市高新区、黄山市徽州区、屯溪区教育局等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校院、校地)合作协议。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获省部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团体、个人)奖项近93项。2017年建筑与园林园艺系学生刘书洋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国赛第一名。2018年工业与财贸系学生田子祥、张登生荣获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19年旅游系学生郑权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金牌,这是安徽省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金牌实现零的突破,是中国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的第一块奖牌。

学院科研成果项目申报数量、质量屡创新高,在研项目有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3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9项;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5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9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7项;市级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15项。2017年我院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该名单由文化部商教育部确定公布,清华、北大等全国78所高校入选,省内仅我院与中科大两所高校。

学院将继续承担改革探路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在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学院将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定位,着力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以医疗、旅游、电商、园林为核心的现代化服务业专业群,打造一批传承徽派园林、徽派建筑、徽雕、徽菜、徽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黄山茶文化等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专业群。作为黄山市唯一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坚持走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设置力求对接市场需求,竭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院教职员工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特色高职院校。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企事业单位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初建于1999年,从2000年起先后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办学,设置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进行以本科为主体的普通高等教育。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审定,正式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校学生近8000人。学院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化建设,秉持“砺志尚美,躬行日新”的校训,为社会培养艺术类为主的高素质人才上万名,被誉为西部地区应用型设计师的摇篮。

学院占地面积共1000亩,学院本部地处成都南郊著名牧马山风景旅游区,校园环境优美,距市区30分钟车程。新校区位于眉山市青神县。校园风光秀丽,各种生活设施齐备,建有游泳池、校园网、校园商业区和高标准橡胶运动场。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质量为生命、育人为根本、特色为追求的办学理念,遵循个性发展的艺术教育规律,以“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工学交替”为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设计艺术类为主体,音乐舞蹈表演类和建筑经管类为“两翼”的合理专业结构。

学院现设有环境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竹艺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音乐系、舞蹈系、管理系、体育系、表演系及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等12个教学院系部室,设置有艺术学、管理学、工学、文学四个门类的35个专业。其中,属艺术学门类“设计学”一级学科涵盖的专业有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等19个;属其他艺术学门类的专业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5个;管理学门类专业有财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等5个;工学门类专业有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技术等4个;文学门类专业有新闻采编与制作、文化事业管理等2个。

设计类专业已经形成四川省及西南地区高职院校中最大规模“专业集群”,在业界素有“西部设计师摇篮”之称,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为社会所欢迎的中青年优秀设计师。

表演艺术类专业特色鲜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音乐、舞蹈)等多项各种专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建筑类专业异军突起,是四川省近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建筑类学生专项职业技能大赛中摘获奖项最多的学校之一。

院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室(基地)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574人,其中,专任教师413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191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14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87人,“双师型”教师205人。有一批国内知名教育教学和行业专家领衔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包括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川剧表演艺术代表传承人余开元,著名教育专家刁纯志教授,全国优秀设计师、著名设计艺术家陈小林教授,著名艺术教育专家张庭秀教授,中国丝网花艺术第一人、著名设计教育专家吴静芳教授,著名服装设计教育专家张晓黎教授、著名漆画大师詹蜀安教授、著名竹编艺术大师陈云华以及一大批才华横溢、甘于奉献的中青年教师,被四川高教界称为“成艺软件不软”(即指学院教师队伍力量雄厚)。有国家、省两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

近五年,学院获省级以上社科、科研、教研成果奖、优秀奖8项;教师出版专著、主编教材、创作作品集29部;省级立项在研教研项目14项;公开发表论文170余篇;学生在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获优秀奖以上奖项91项,在省级专业竞赛中获一等(金)等78项、二等(银)奖147项、三等(铜)奖227项,在四川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艺术团是西部艺术高校最为活跃的学生表演团队,先后应中宣部、文化部邀请晋京献演,参加2009年建国60周年献礼北京专场演出、2010年中国第九届艺术节专场展演。音舞表演类学生获2014年第九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全国总决赛金奖。

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7.25万册,数字图书60万册(约3000G);有42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其中,专业工作室8个,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个;建设有70个校外实习基地。多媒体教室48间,教学、教研用计算机近1000台。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广东星艺”、“全友家私”、“中国女鞋之都”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和生产设计基地建立了深度合作,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学院招生、就业“两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多数毕业生在成都和省内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不少校友已经成为企业骨干、行业精英和青年企业家。

近年来,学院着力推进国内外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韩国等国家的6所高校开展定期的师生“游学”交流、课程学习互动、交换展览、交换留学生等教学与科研互动。2014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达成建设“非遗”培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达成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创作基地(西部分院)”合作协议,以上两个项目基础设施正在学院新校区建设中。

乘长风破万里浪,经过16年跨越发展,成艺人正志存高远,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更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为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争创西部一流艺术高校而奋斗!

孝义市人民政府 政府机关

孝义位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下,汾水之滨,太原盆地西南缘,北与汾阳市毗邻,西北与中阳县相依,西与交口县接壤,南与灵石县相连,东南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市域总面积945.8平方公里,总人口49.02万人,辖7镇(兑镇、阳泉曲、下堡、西辛庄、高阳、梧桐、柱濮)、5乡(南阳、杜村、下栅、大孝堡、驿马)、5个街道(新义、振兴、中阳楼、崇文、胜溪湖),379个行政村、50个社区。

历史沿革: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孝河流域繁衍。春秋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始置瓜衍县。秦王政二十二年,属兹氏县域。东汉末,曹魏政权迁中阳县治于今孝义旧城,置此为中阳县。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置永安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因邑人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李世民敕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1992年撤县设市。

自然环境: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分为西部山区、中部丘陵和台塬区、东部平原区;薛颉岭海拔高达1777米,为孝义第一高峰。境内河谷水系发达,主要有汾河、磁窑河、文峪河、虢义河、孝河、兑镇河、下堡河、柱濮河等,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气候属暖湿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1°C,年平均降雨量48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90天。

地域特点:

孝义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之城。孝义是全国有记载的置县历史最早的九个县之一。古有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和“尉迟恭大义降唐”的感人故事,行孝仗义、包容大气是传承千余年的孝义精神。孝义人文荟萃,春秋时期孔子门生卜子夏、段干木、田子芳讲学孝义。当代从著名作家马烽,体育世界冠军郭秋香、梁艳,军中楷模苏宁到“两院”院士王浚、武维华,人才辈出。汉魏时期建筑中阳楼,以及三皇庙、天齐庙、慈胜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承千年的稀有剧种碗碗腔和皮影、木偶,以及孝义婚俗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孝义是一座物产丰富的特色之城。煤炭探明储量90亿吨,储量大、品种全。铝矿探明储量2.6亿吨,品位高、易开采,储量约占全国的16%,山西的44%。铁矿、耐火粘土、白云石、石膏、瓷土、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极具开采价值。境内富有核桃、柿子、苹果、花椒、红枣、葡萄等经济林木十余种,是“汾州核桃”主产地之一,特别是持续7年新造核桃林30多万亩,实现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区50万亩汾州核桃林全覆盖,农业人口人均核桃2.5亩;“中华核桃王”树龄超过600年,被誉为全国核桃之乡;柿子产量高、口感好,畅销省内外。羊羔酒色泽白莹,入口绵甘,如羊羔之味,千载传美名。

孝义是一座转型发展的活力之城。2014年,全市GDP实现382.9亿元,增长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1.7亿元,比去年下降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7.7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1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2亿元,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65元,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95元,增长9.6%。我市连续八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百强县市行列。

孝义是一座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市创建工作通过验收。孝河湿地被评为省级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胜溪湖森林公园获评全省首家五星级公园,与三皇庙共同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级评估认定,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百胜餐饮、美特好等国内外顶尖商贸企业集聚孝义,正向着“孝(义)汾(阳)平(遥)介(休)灵(石)”休闲购物中心迈进。



数据推荐覆盖全部各级相关内容,精准推荐所需全部数据!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