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人民政府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西夏区人民政府大数据

西夏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西部,是银川市所辖县区之一,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东起包兰铁路,西至贺兰山口轴线,南临永宁县,北接贺兰县,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市辖区,下辖2镇7街,17个行政村、61个社区,有行政事业单位123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416个,有自治区农垦集团的平吉堡奶牛场、贺兰山农牧场、南梁农场3大农(牧)场和银川市园林场、苗木场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办的农场50余家,常住人口约45万人。2019年,西夏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7亿元,剔除新增减税降费因素,同口径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和8.6%。 

西夏区定位为创新驱动的策源地,葡萄酒特色产业的核心区,地方文化的重点区,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国际公铁物流园“两园”,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大学城和火车站西广场六大平台资源优势,打造以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区、对外开放多式联运区、现代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功能区、高铁经济圈和人才培养聚集区六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全域科技新城。 

——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银川是一座历史名城。唐时称为怀县城;宋天禧四年(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西夏国,西夏国都立于此,称兴庆府;明代于此设置宁夏镇,是全国“九边重镇”之一;清代设宁夏府置此,为“西陲一大都会”。党项族在此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1038年-1227年),共统治189年,悠久的历史为西夏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 

——自治区老工业基地。西夏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兴起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依托的工业企业集中区辖区,共有中石油、西北轴承、共享铸钢、赛马水泥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属于西夏区管辖19家,属于经开区管辖59家),占全市462家的16.8%,其中大中型企业17家。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将西夏区列入省会城市市辖区调整改造范围。2016年,西夏区制定了《银川市西夏区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2013-2022)》,涉及工业企业(含4个油库)共计26家,其中搬迁企业13家,原地改造升级企业12家,破产企业1家(丰友化工)。目前,2家企业已全部搬迁,3家企业部分搬迁,6家企业准备搬迁或转型;6家企业已完成改造,4家企业正在改造,5家企业正在“退二进三”。2020年,我们又在银川公铁物流园实施银川市成品油仓储物流园项目,建成区四大油库将全部实现退城入园。

 ——创新驱动策源地。西夏区是宁夏大中专院校聚集区,自治区党委、政府规划建设的大学城,有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7所,在校学生近15万人。有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12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10家。西夏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48件,位居各县(市)区第一,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2.85%,高于自治区1.55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正式揭牌启动的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位于西夏区西绕城高速以东、兴洲街以西、北绕城高速以南、贺兰山路以北,总占地面积约5.17万亩,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4700亩,二期10000,三期37000亩),按照核心引领、资源集聚、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定位于引领银川战略性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带动银川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造银川智慧产业发展基地和未来科技的制高点。 

——葡萄酒特色产业核心区。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西夏区地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核心区域,发展葡萄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西夏区坚持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58万亩,建成各具特色的酒庄26座,列级酒庄总数达到15座(贺兰晴雪、志辉源石晋升为“三级列级酒庄”,兰一、迦南美地、张裕、留世4座酒庄达到“四级列级酒庄”标准,米擒、蒲尚、蓝赛、名麓、新牛、海香苑、美御、宝实、钺钺9座酒庄达到“五级列级酒庄”标准),列级酒庄数占全区41.7%,年产葡萄酒1800万瓶以上,先后荣获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奖项130余项,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以上。2019年12月22日,银川市与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阿里云签署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按照“3521”(三个阶段、五个步骤、打造两个平台、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产供销服务平台)的发展思路,建设集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项目,为贺兰山东麓产区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与服务业数字化提供整合型服务。 

——宁夏西线黄金旅游线中心区。西夏区地处宁夏西线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12家(AAAAA级景区1家,AAAA级景区4家,蒙牛乳业新晋为AAA级景区),农家乐及生态园34家(星级农家乐11家),星级酒店3家。自201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西夏区紧扣“全景、全业、全时、全民”要求,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获评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西北地区“十大旅游潜力县”“中国贺兰砚之乡”“2018年和2019年中国最美县域”“中华诗词之乡”等称号。2019年,西夏区接待游客8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5.6%和18%。 

——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区。西夏区交通优势明显,辖区有银川火车西站、银川铁路南货运站,包兰铁路纵贯其中,银新、银西专用线与其接轨,特别是按照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规划,银川站是银西铁路、包银铁路、巴银铁路、太中银铁路和包兰铁路始发终点站。借力“高铁经济”,西夏区积极争取建设银川火车西站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打造综合化、门户化、零换乘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公铁物流港。位于西夏区的银川国际公铁物流园,规划总占地面积20685亩,重点发展物流仓储服务、物流配送服务、物流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及展示等物流业态,具有库存管理、信息服务、中转分拨、包装加工等配套服务,是国家《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以及“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之一的银川市最重要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也是国家首批扶持的11个交通枢纽项目、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之一。园区以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多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为目标,以银川公铁物流港为核心,与铁路部合作构建的旨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工程。依托银川公铁物流园,抢抓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机遇,打造多式联运的国际化物流港,总投资8600万元的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海关监管区预计2020年内封关运行,建成后将完善宁夏跨境物流功能,推动粮食、水产、电子、整车进口等功能性口岸建设,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在银川聚集,走向中东中亚。 

——重点产业谋划方向。西夏区以建设银川科技新城为使命,牢固树立“科技新城就是西夏区,西夏区就是科技新城"的理念,把科技新城作为“一号工程"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载体,举全区之力推动银川科技新城建设,紧抓建设银川都市圈为契机,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新材料和新能源、葡萄酒、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八大产业。 

1.高端装备制造。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3D打印等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远程控制+云服务等,最终达到智慧工厂的目标。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通过改造、提升、拓新,引进一批延链、补链企业,完善装备制造产业链。积极推动数控机床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特种铸钢制造和轮胎生产等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品提高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新兴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围绕西夏区“一核一轴两带”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发展模式,打造西夏区现代服务业集群,提升我区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优势服务业,培育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形成具有西夏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造服务优质、生活便捷的环境。 

3.商贸物流。西夏区交通便利,是自治区、银川市的交通枢纽和窗口,银川火车站、长途汽车西客站设在本区,包兰铁路横贯其中,银新、银西专用线在此与其接轨,并连通辖区各大企业,南北环城高速公路快捷通畅,距离河东机场20分钟到达。即将建成的银西高铁将为西夏区注入更多经济活力。西夏区抢抓银川市列入“一带一路”43个重点城市和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机遇,以银川铁路货运南站为依托,加快银川公铁物流园、火车站西广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谋划空铁联运等仓储、转运、口岸等为一体的综合商贸物流产业带。 

4.新材料新能源。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引入太阳能、生物质能、电池及其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和能源存储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更多的要素和人才资源,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5.葡萄酒产业。发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小镇、葡萄文化博览中心、镇北堡葡萄影视文化小镇项目。继续扩大酒庄数量和规模,支持企业加快新品种、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体系建设,加速培育壮大张裕、志辉、美御、留世、贺兰晴雪等一批品牌龙头企业。依托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酒博物馆和遍布贺兰山东麓的众多酒庄和酒厂,加快推进葡萄酒酿造产业发展,配套发展葡萄酒制瓶、包装彩印、休闲观光等关联产业,把西夏区打造成中国知名的葡萄酒种植、酿造、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品鉴展示中心、质量认证中心和交流交易中心。 

6.健康医养产业。现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资源。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产业的良好契机,西夏区将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医疗设施设备完善。诊疗技术水平专业、就医环境舒适、付费方式便捷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势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引进综合医疗、专科医院、医疗科研、高尖端医疗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医养结合的养老养生等项目。 

7.教育产业。近年来,西夏区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双创”的优惠政策,共培育建立北方民族大学孵化园(国家级)、801创意孵化园、宁夏大学创客空间等8个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累计入驻企业285家,培育了一批IT、动漫、程序研发、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带动创业就业2100多人。政府通过“一站式”服务,推行全过程系统化、不间断、跟踪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帮扶和服务的管理模式,加速孵化基地由“管理”向“服务”转型,形成了“平台+创投+市场”的孵化模式,大批创业主体已成功推向市场。这与中关村个人、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多元创新主体强势互动的创新特点高度粘合。西夏区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今后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模式,打造“教育在西夏”品牌。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院地合作、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加快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8.文化旅游产业。以贺兰山东麓旅游发展带为西翼和以黄河金岸旅游发展带为东翼的“两翼”,是银川旅游发展二次创业的动力引擎,肩负着打造西夏文化和黄河文化两大旅游品牌的重任。贺兰山东麓重点建设西夏遗址公园与西夏文化旅游综合体、西部影视城旅游区、贺兰山国际自驾车运动、休闲及冰雪度假旅游区、贺兰山东麓葡萄旅游产业带、贺兰山岩画馆、苏峪口、拜寺口等景区。整合贺兰山东麓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景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品牌,明确主题与分工,加强景区内部的交通与联络,使贺兰山东麓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成为银川西部旅游黄金带。重点发展西夏文化体验、创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等文化旅游项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金凤区人民政府大数据

金凤区是银川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银川市中部,于2002年11月1日成立,区划总面积353平方公里。现辖丰登镇、良田镇两镇和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黄河东路、长城中路、满城北街5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底辖区共有46个社区,23个行政村。2017年,金凤区常住人口31.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47万人,农村人口4.08万人;城镇人口占比87%,性别比为95.63;汉族22.75万人,回族8.8万人;出生率16.33‰,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12.53‰;出生政策符合率98.67%,出生婴儿性别比107.41,传染病发病率869.93/10万,婴儿死亡率2.59‰,出生缺陷发生率131.08/万。辖区基础设施完善,“六纵十二横”路网阡陌交错,12公里典农河纵贯南北,阅海、宝湖、七子连湖等湖泊湿地星罗棋布,“塞上湖城”休闲旅游带基本形成。自治区党委、人大、银川市四大机关及40多家厅局驻区办公,宁夏大剧院、科技馆等标志性馆所矗立城区,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法制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荣誉,成功打造了居住在金凤、购物在金凤、创业在金凤等多个城市名片。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兴庆区人民政府大数据

兴庆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东部,辖区总面积828平方公里(京藏高速公路以西城市规划区73平方公里,京藏高速公路以东755平方公里,其中滨河新区占地约275平方公里),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接壤,西临唐徕古渠,南北分别与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接壤。2019年,兴庆区常住人口75.54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0199万人,乡村人口7.5242万人,城镇人口占比90.04%;汉族58.2823万人,回族15.335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1.9263万人。下辖2乡2镇,11个街道,有回、汉、满、蒙等22个民族。

 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时为怀远县城。宋天禧四年(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为西夏国都兴庆府。明代于此设置宁夏镇,是全国“九边重镇” 之一。清代设宁夏府治此,为“西陲一大都会”。兴庆区是银川市1970年设定的县级市辖区,原称为银川市城区。200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区划重新调整,更名为兴庆区,职能从一个单纯城市区变成了城乡并存,一、二、三产业完善的行政区。 

文化厚重,悠久的历史给兴庆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辖区内有承天寺塔、海宝塔、玉皇阁等多处古建筑,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辖区内中山公园、徕龙公园、丽景湖公园、光明广场、怡园等也是游客和市民休闲的良好场所。绵延百里的黄河岸线、塞上江南的自然风光,黄沙古渡、西夏城、大漠草原以及古老的西夏文化构成了以“西夏古都、塞上江南、大漠黄河”为特色的旅游业,使兴庆区成为宁夏的旅游集散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兴庆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区位优势明显,作为首府银川市的核心区,兴庆区是自治区科技、文化、教育、经济、金融和商贸物流中心。服务业与商贸物流业在银川市乃至全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华商业圈和银川商贸物流带繁荣活跃,随着吾悦广场、兴庆万达、砂之船等项目的建设,友爱新商圈正在快速崛起。作为教育医疗引领区,兴庆区有幼儿园85所,其他各类学校72所,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万余人,在园幼儿22000多人。率先通过自治区“教育强区”“两基”国检、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验收。辖区现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6家,民营医院27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个,村卫生室35家,民营诊所门诊部等338家,“教育在兴庆”“医疗在兴庆”等优势明显。

 近年来,在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兴庆区委、政府团结带领辖区各族人民,务实苦干,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四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社会治理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区、现代服务区强区)建设,打造消费、宜居、教育、康养四个高地,开创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19年,兴庆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1.5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6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28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8.54亿元,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按可比口径计算(剔除增值税因素影响),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3%,按6+3模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6%,剔除滨河新区同比下降16.8%;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71亿元,同比下降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218.4元,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128.7元,同比增长7.7%。 

今后,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以“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出表率”的首府责任、首府标准、首府担当,在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的奋斗实践中实现“兴庆率先”!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银川政府大数据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总面积9025.38平方公里,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和灵武市。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9.31万人。

区位独特、生态宜人。位置“不东不西”,银川地处祖国西部、也是西部的东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气候“不冷不热”,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海拔“不高不低”,银川海拔在1100—1200米之间,西部大漠风光和江南水乡景色交相辉映,使其成为名闻天下的“塞上江南”。

历史悠久、文化包容。银川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西北要地,是历朝历代兵家必夺之地,公元前112年始建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这里有距今1.6亿年的恐龙化石、3万年前的古人类生活遗址——水洞沟遗址,“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的史前人类艺术长廊——贺兰山岩画。

交通便利、通江达海。银川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公路:福银、青银等7条国道、4条省道穿越全境。铁路:太中银、包兰铁路贯穿南北,宝中铁路连通京包、陇海两大干线,货品经陇海、兰新线抵达中亚和欧洲;开通至伊朗德黑兰双向货运直达班列。高铁:至海口、青岛、呼和浩特“两横一纵”3条线路纳入国家规划,银西高铁2020年将全线贯通,银包高铁全面开工。航空:已开通至迪拜等13条国际地区航线和71条国内航线,所有省会城市实现全覆盖。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9个城市实现通关一体化。

资源富集,产业聚集。煤炭探明储量210多亿吨,年发电量250亿千瓦时,是全国人均发电量最多的城市;目前已建成8个产业园区(国家级3个、省级4个),聚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纺织、葡萄酒、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新能源汽车和生命健康产业。银川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我国三大葡萄原产地之一,全国最大的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建成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工业蓝宝石晶棒、半导体大硅片、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生产基地。数控机床、精密铸件、精密轴承走出国门、出口欧美;特种变压器、智能电表、桁架机器人等研发生产水平国内一流。羊绒产业形成集羊绒分梳、绒条、纺纱、制衫、面料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提供了欧洲70%以上的精纺绒、国内60%以上的精品无毛绒。

社会和谐、幸福宜居。全市有自然湖泊湿地200多个,面积530多平方公里,湖泊湿地水面宽阔、芦苇繁茂、鸟类栖息、景色优美,荣获联合国环境署“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率先在全国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放管服”改革全国领先,网上政务能力西北第一。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