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沧源县查找人民政府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沧源县政府大数据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土面积2446.43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和1个农场,93个行政村(社区);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国境线长150公里,是秘境边关、开放前沿。境内群山起伏、层峦叠翠,森林覆盖率达73.92%,孕育了雄伟奇骏的司岗里溶洞、国画长廊、天坑、勐来大峡谷和面积达276.45平方公里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公园),全年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全县总人口18.98万人,其中佤族人口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2%,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0%,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是世界佤乡、心灵家园,佤族的信仰、历史、风俗、文化在这里延绵,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万人摸你黑”“千人甩发舞”把佤山沧源推出了国门,走向世界。1934年2月,阿佤人民不畏强权、团结御辱,誓死抵御外国侵略者,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1964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沧源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成为云南省60年代初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第一个佤族自治县;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县”。

  脱贫摘帽后,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巩固脱贫质量,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有效接续乡村振兴。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71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7亿元,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亿元,增长9.5%;外贸进出口总额9.8亿元,增长3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8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3元,增长10.6%;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完成187.11亿元,增速15%。其中省外到位资金完成131.42亿元,增速17.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沧源佤族自治县于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列为滇西边境片区贫困县。贫困的主要特点是:贫困面广。贫困乡占全县乡镇总数的50%,贫困村(社区)占比为72.04%,98.92%的建制村(社区)有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程度深。全县共有5个贫困乡(镇),其中深度贫困乡镇2个;67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1000人以上的有8个建制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79户43211人贫困发生率27.5%。扶志和扶智任务重。大部分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致富能力较弱,致贫原因中缺技术占70.73%,普通劳动力占54.47%,技能劳动力仅占12.21%,需要提高勤劳致富的意识和能力。致贫原因叠加。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滞后,贫困户中缺技术及因病、因残等致贫原因叠加,住房、收入等问题需要同时解决的情况突出。直过民族脱贫任务重。贫困人口中“直过民族”占98.06%。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沧源自治县针对贫情特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从住房、产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全面精准发力,持续攻坚,2019年4月,经第三方评估、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宣布沧源自治县脱贫摘帽。2014-2019年,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其中今年脱贫503户159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5%降至2019年的0,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今年退出3个村),贫困村退出率达100%,贫困对象全部清零。2019年10月,我县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扶贫先进集体”,县委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员、1户脱贫户同时受到表彰。17个先进集体、49户脱贫先进户、44名扶贫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2019年12月,沧源佤族自治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列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之一。同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土面积2446.43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和1个农场,93个行政村(社区);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国境线长150公里,是秘境边关、开放前沿。全县总人口18.85万人,其中佤族人口14.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2%%,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0%,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是世界佤乡、心灵家园。沧源佤族武装于1949年4月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51年3月成立沧源县人民政府,1964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沧源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成为云南省60年代初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第一个佤族自治县。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县”。50多年来,勤劳智慧、自强不息、满怀激情的阿佤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阿佤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到处是一片“山笑、水笑、人欢笑”的美丽画卷。

  (一)沧源因山水而灵秀。沧源境内群山起伏、岭脉绵亘、层峦叠翠,在纵横交错的山岭之间,被茂密的自然植被覆盖,森林覆盖率达73.34%,“山青、水绿、竹翠、景美”是沧源的“生态名片”。窝坎、芒告等大山孕育了雄伟奇骏的司岗里溶洞、国画长廊、天坑、勐来大峡谷和面积达276.45平方公里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公园),亚洲象、金钱豹、白掌长臂猿、印支虎、野生豚鹿和桫椤、中华双扇蕨、董棕等10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84条河流纵横交错,勐冷高山天池等66座库塘星罗棋布,地表水总体水质PH值7.3,80%以上的水资源可直接饮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9274.9立方米,属于淡水富集区。全年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负氧离子含量年平均最高值达12000个/立方厘米,最低值为2500个/立方厘米,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的12倍、2.5倍,是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是旅游观光、养生度假的首选之地。

  (二)沧源因歌舞而驰名。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奔放豪迈的民族,被喻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佤山儿女一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的心声,把佤族人民唱到了神州大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块神奇、美丽、富饶的热土上,佤族人民创造积淀了极具影响力的阿佤文化,“月亮升起来”“司岗里之恋”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佤族歌曲唱响大江南北,享誉全国;“万人摸你黑”“千人甩发舞”更是把佤山沧源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大型佤族原生态歌舞剧《族印·司岗里》完美诠释了佤族的信仰、历史、风俗、文化,给游客展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每年平均有50余批次2000余人次的农民文艺工作队前往内地沿海地区以及海外进行文艺演出,常驻北京欢乐谷、内蒙古响沙湾、海南三亚以及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华民族园。阿佤山歌舞团先后受邀前往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演出。佤族歌曲、舞蹈、节日活动已成为沧源走向世界的特别名片,促进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三)沧源因佤族而传奇。沧源由原始社会末期一跃千年,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境内有佤族14.34万人,佤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5.2%,佤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和世界佤族人口的40%、15%左右。阿佤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不畏强权、伸张正义、团结御辱、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光荣传统。1885年,英帝国主义占领缅甸以后,便将侵略魔抓伸向阿佤山区,面对侵略,1934年2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阿佤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以长矛大刀等原始武器,顽强地抗击洋枪洋炮武装的侵略者,并取得了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时期,阿佤人民积极投身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修筑,组建佤山抗日武装,各部落剽牛立盟,为滇西南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在阿佤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960年10月,在第二次滇缅南段边界会勘中,班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

  (四)沧源因党恩而昌盛。解放以来,佤族人民在党的光辉政策照耀下,坚定不移沿着党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先后实施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通过实施茅草房改造工程,全县8万多人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122户,群众的居住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2015年以来,沧源自治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力争2018年底全面消除16856户农村危房。沧源佤山机场于2016年12月8日建成通航,佤山各族群众的“飞天梦”得以实现。2017年底全县建制村通畅率达100%,水利化程度达42.94%,城镇化率达36.73%。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使沧源从发展的末梢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佤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佤人民一心向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民族团结之歌”响彻佤山大地,全县上下呈现不分民族、不分你我,同跳“团结舞”、同唱“加林赛”的和谐局面。

  (五)沧源因团结而进步。跨步走进新时代,佤山各族人民将铭记党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时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着力构建“一核、两线、三带”发展格局,突出修好路、兴水利、改危房、强产业、脱贫困、建生态、扩开放,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速立体交通便捷化、危房改造标准化、绿色经济市场化、文化旅游品牌化、对外开放国际化,努力打造生态富县、文化名县、旅游强县,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确保到2020年,克期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