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澄江县查找人民政府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澄江市政府大数据

一、澂江县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东南面。县城距昆明市东站52公里,距玉溪地区玉溪市93公里,属玉溪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县境东沿南盘江与宜良县为界,南隔抚仙湖与江川、华宁为邻,西与呈贡、晋宁两县接壤,北含阳宗海与呈贡、宜良两县毗连。抚仙湖水清澈晶莹,未受污染,以盛产抗浪鱼而闻名于世。环湖东南西背山,唯北面一片平坝,阡陌交错。东大河水库和梁王河两大干渠分东西两边纵横南北。盛产稻谷和水产品,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誉。 

  澂江位于北纬24°29′~24°55′,东经102°47′~103°04′,南北长47.6公里,东西宽26公里,境内山脉多为南北走向,罗藏山自西向东横亘中部,形成澂江、阳宗两个坝子。最高海拔梁王山主峰2 820米,最低海拔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1 328米,县城凤麓镇海拔1 755米。全县幅员面积7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4%,水域面积占18.6%,坝区面积占8%,形成“七山、二水、一分坝”的天然格局。境内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四个气候类型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有霜日最多46天,最少9天,轻霜冻5年三遇,重霜冻5年二遇。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相对湿度76%。盛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全年日照总时数2 172.3小时,日照率50%。常年总幅射量122 210卡/平方厘米。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全县境内土壤由于不同母质、不同气候、不同地形、不同植被和不同利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棕壤、酸性紫色土、红壤、红色石灰土、冲击性旱地土、水稻土6个土类,10个亚类,13个土属,28个土种。以红壤为主,占陆地面积的68.1%,酸性紫色土占陆地面积的13.54%,其余4类占18.36%。现有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5.67%,其中:水田占46.55%,地占53.45%。有林地占陆地面积的35.05%,荒山草地占陆地面积的31.25%。 

  澂江境内湖泊、河水、潭泉较多。南拥抚仙湖,北含阳宗海,东有南盘江过境流域25.4公里。此外,还有大小河道16条,大小潭泉50多个,水利资源丰富。南盘江过境流域落差133米,年均过流量68.65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5.53万千瓦。海口河是抚仙湖的出水口,湖水东流注入南盘江,全长15.3公里,平均宽8米,落差385米,多年平均流量6.4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2.4万千瓦。在50多个潭泉中,利用价值较高的是西龙潭、东龙潭和热水塘地热泉。西龙潭位于县城西5公里的蟠龙岗下,泉分左、中、右三湫,水从岗下流出汇为一潭,最大流量2.8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9立方米/秒,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东龙潭位于县城东3公里华藏山下,流量0.04立方米/秒。热水塘地热泉,在县城东南20公里的抚仙湖东岸,常年水温58℃,流量0.03立方米/秒。全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2.785亿立方米,人均有水2263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1569立方米,年可控制水量4940万立方米,年可供水量5557万立方米,还有两湖一江容量,过水流量216.97亿立方米。这些水资源已得到较好开发利用。

  境内矿藏有煤、铁、铅、铜、石灰石、石英沙、磷等。大多不具备开采价值,唯有磷矿总储量丰富。从抚仙湖东岸渔户村开始,经大坡头、路溪勺、小烂田、麦田湾、九村蛟龙潭、风口哨、狮子山、大山寺,直到阳宗盖板山,直线18公里。磷矿层出露总长34公里,矿区面积48.12平方公里,总储量6.4亿吨,品位高、易开采。

  1984年7月,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侯先光在导师张文堂的指导下,在县城东11公里的帽天山发掘出古生物化石群。1987年4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陶南生在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1984年7月,在云南澂江发现的澂江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古生物之最。”1991年,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刊发长篇通讯,说“澂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199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灿烂的新谜出现在中国大地》为题,记述了化石的发现经过和科研成果。被国内外的科学家列为“当今自然科学十大难题”,“生命科学五大难题之一”。国家科技部把澂江动物化石群的研究列入“九五攀登计划”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澂江动物化石群列入东南亚优先甲等第四号古生物遗址,并编入《全球地质遗产预选名录》。

  二、澂江历史上曾是路、府、郡、县治地。西汉元封五年(前106),置俞元县,属益州郡。蜀汉建兴三年(225),改益州郡为建宁郡,俞元县属建宁郡。西晋永嘉二年(308),俞元县改属晋宁郡,沿袭至隋。隋开皇十年(590),俞元县改属南宁州。唐武德七年(624),改属西宁州;贞观八年(634),改属黎州,置绛县(今江川、澂江);肃宗上元元年(760),改称河阳郡。后晋天福二年(937),段思平讨灭南诏后,自立大理国,分治河阳郡为三部,今澂江为罗伽部。蒙古宪宗六年(1256),改罗伽部为万户府;至元三年(1266),改万户府为中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升为澂江路,辖新兴、路南二州及河阳、江川、强宗三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称澂江府,所辖州县不变。清康熙八年(1669),撤销强宗县并入河阳县,辖新兴、路南二州及河阳、江川二县。民国2年(1913),撤销澂江府,改称河阳县。后因与河南省河阳县重名,故改称澂江县至今。

  全县行政区划,元以前无资料查考。明代设置九卫所,编户八里。清沿明制。民国年间稍有更动。1950年以后,随着政体的变更,数易其名。1983年撤销政社合一制,恢复区乡制,设5区1镇。1987年12月,撤区建乡,设右所、九村、海口3乡、龙麓、龙街、阳宗3镇。至1996年,全县设3乡3镇,15个村公所,25个办事处,328个自然村,36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年末,全县总人口140327人,其中:农业人口125632人,非农业人口14659人。在总人口中,男70499人,占总人口的50.2%;女69828人,占总人口的49.8%;少数民族人口7077人,占总人口的5.04%。全年人口出生率19.26‰,死亡率5.92‰,自然增长率13.34‰,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

  三、澂江是单一的农业县,虽有鱼米之乡的称誉,但人民生活仍然比较艰苦。1950年以后,实行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运动,改变封建生产关系,耕者有其田,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平二调”、“一大二公”、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的影响下,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农村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1959年农业总产值负增长5.83%,农业总收入负增长4.46%,粮食总产负增长3.95%,烤烟总产负增长8.53%,油料总产负增长39.06%,生猪存栏负增长8.76%,大牲畜负增长5.54%。1961年以后,经过反“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对生产瞎指挥风”,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纠正错误做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66年与1961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14.2%,农业总收入年增长19.49%,粮食总产量年增长6.8%,烤烟总产年增长13.86%,油料总产年增长53.42%,生猪存栏年增长14.89%。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农业生产再次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关闭农村集市,大批资本主义、割资本主义尾巴,使社员家庭副业,集体经济,多种经营和工副业生产受到严厉限制,严重地挫伤了农民和干部的积极性,农业生产一度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推广农业科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83年,撤销政社合一,实行政社分开,设区建乡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整个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1996年,全县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131816万元,是1952年不变价的341倍。其中:农业总产值24530万元,是1952年的63.4倍,所占比重18.6%;非农业总产值107286万元,所占比重81.4%。粮食总产量4838万公斤,是1952年的2.14倍;烤烟总产量1256万公斤,是1952年的109.2倍;油料总产量34万公斤,是1952年的1.17倍;水果总产量156万公斤,是1952年的12.12倍。

  历史上,县境内西山、 净连寺、松园等乡村森林较多,但覆盖率低,1955年为9.9%。1958~1961年,遭受3次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降至7.8%。1978年以后,林业工作围绕增资源,保资源,增效益的发展目标,增加林业投入,坚持科学造林,采取建林场、设苗圃、置林果基地、进行飞机播种、人工营造和工程造林等措施,依法治林,林业有了较快发展。至1996年,全县有林面积263610亩,是1955年的2.1倍,森林覆盖率为34.84%,比1955年提高24.94%;活立木蓄积量727460立方米。全县养殖业以猪为主,兼养牛、马、驴、骡、羊、鸡、鸭、兔、蜂、鱼等。牛、马、驴、骡为使役用畜。商品量较大的是猪、鸡、鱼。1996年,年末生猪存栏66632头,是1952年的3.65倍;肉猪出栏78515头,是1957年的14.9倍,出栏率108.47%。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1984年县商业局新办一座小型机械化养鸡场,每年可为社会提供肉鸡10万只、雏种鸡30万只、商品蛋10万公斤。鸡场还扶持近百户农民发展养鸡场,从而缓解了城镇居民的禽、蛋供应矛盾。渔业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既抓湖泊鱼资源的管理和繁殖,又抓水库坝塘养鱼。1996年,全县池塘、坝塘、水库共投放鱼苗374万尾,水产品总产量1550吨,其中:池塘、坝塘产量346吨,抚仙湖、阳宗海鱼产量1204吨,总收入3595万元。家庭副业铁、竹、木、棕、草等手工业和编织业在一些村社发展较好,主要有西街子的石器,师家村的竹器,香村的草锅盖,广南营的小笠帽,大白祥的草席,矣旧村的草绳等产品。产品除满足本县需求外,还销往呈贡、昆明、晋宁、宜良等地。

  1952年前,全县水利条件较差,坝区沿用历史上围田打埂的128个水塘子,积蓄东龙潭、西龙潭等潭泉的泉水,以解决少量农田用水。大量农田等雨栽种,“小满三天开塘子”成为历史上的水规,推迟了栽种节令,几千亩塘子田只能栽一伐大春粮食,产量受到制约。沿湖地区的农田,栽秧靠人工车湖水,要花费大量的劳力和财力。山区不仅大量耕地等雨栽种,而且还有不少村寨水源紧缺,人畜引水都有困难。遇上多雨的年份或天降暴雨时,梁王河、西大河、山冲河、马料河、东大河、阳宗大河等几条大河泛滥成灾,冲农田,毁庄稼,淹村寨,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治水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1952年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历届县委、县政府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连年治水,取得显著成果。1989年,国家水利电力部表彰澂江为初级电气化县,授予澂江“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截至1996年,全县有中型水库2座,蓄水1944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7座,蓄水851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1座,蓄水90万立方米;小坝塘43座,蓄水50万立方米,总计蓄水2935万立方米,为农田用水提供了充沛的水量。建成大小抽水站92座,装机容量7929千瓦;建成水浇工程点111个,主水池124个,分水池712个,总容量16.4万立方米。水害变为水利,坝区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90%以上,山地面积水利化程度达到60%以上。在澂江坝子进行东西两个灌区的渠系配套和田园化建设,改直梁王河、马料河、东大河,配横灌支渠6条,全石块支砌成三面光,防洪治涝。翻修县城南门外至抚仙湖5公里长的一条暗渠、渠下能排能灌,渠上种植庄稼。澂江的坝区田园化建设,改条田2万多亩,农田干、支、斗、毛渠与闸、涵、路、桥、树基本配套,形成东西贯通,南北交汇,余缺调剂,排灌自如的农田水系,已逐步建设农田水网化、管理科学化、用水自动化的水系。

  历史上全县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年间,只有一些小作坊以及榨油、酿酒、磨面、食品加工、织布、铁木、石工匠,规模小,产品产量少,产值低,唯有藕粉加工初具一定规模。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9万元。1958年以后,新建农机厂,木工厂等几个集体企业和商办加工企业。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县委根据澂江水资源和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实际,提出发展全县工业的指导方针:“以电促磷,以磷养电,磷电结合,同步发展,创立基础工业”的方针。1975年,在海口河上建起装机容量4800千瓦的朱家桥水电站。1985年,新建磷酸盐厂、磷化工厂及两条黄磷生产线及一条磷酸氢钙生产线,年产黄磷3000吨,饲料添加剂2000吨,为发展全县工业奠定了基础。随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逐步新建水电站及磷矿生产线,全县工业发展较快。1996年,全县完成(按1990年不变价)工业总产值53916万元,是1952年的2339.4倍。其中:全民工业总产值2 133万元,集体工业总产值44448万,个体及其他工业产值7335万元。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675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455万元。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2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黄磷24541吨,水泥21.69万吨,钢材1.2万吨,发电量14409万度,电解锌0.32万吨。

  乡镇企业以丰富的泥、沙、石为原料,大力发展砖瓦、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兼顾发展轧钢、铸造、白乳胶等项目。1996年,全县共有乡镇企业9034个,从业人员25891人,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工业现价总产值11.6亿元,上缴税金2550万元,实现利润8474万元。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骨干支柱产业。主要产品产量:黄磷0.95万吨,红砖3.5亿块,钢材2.01万吨,磷矿石62.2吨,铝型材198吨,焊管3325吨,卷烟胶0.17万吨,氧气3.65万瓶。

  1939年,修通23公里土公路,至马金铺接昆洛公路。1950年以后,交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落实经济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的方针,加大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修养并举,修养结合,保证公路完好畅通,整顿道路运输市场,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1996年,全县有通往昆明、玉溪、江川、华宁、宜良的5条干线公路,境内各乡镇、村公所、办事处和自然村均通公路。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64公里,其中乡村通车里程463公里。汽车拥有量1 635辆,其中载客汽车448辆,载货汽车1143辆,其他车44辆,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279台。全年完成货运量40万吨,货物周转量2597万吨公里,旅客运量40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000万人公里。

  澂江邮政事业始于20世纪初。自1990年开通自动电话以来,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及扩容增容,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通讯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96年,全县电话用户6244户,电话普及率每百户4.38部,无线寻呼3343个,移动电话864部,1个电视电话会场,新建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系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75万元,经销报刊杂志累计12.8万份,邮政储蓄余额1770万元。

  历史上,澂江商业是由货郎挑着货郎担走村串寨叫卖,主要是日常生活需要的小商品。民国初,逐步出现规模较小的市场,受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交易平平。1950年以后,全县集市曾一度较为活跃,但因受“左”的错误影响,人为地限制商品生产,商业战线几经波折,1976年曾一度关闭集市贸易,农民的农副产品必须交供销部门而不能到市场直接交易,使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以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恢复集市贸易,支持鼓励城乡群众发展商品生产,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搞活经济,在购、销、管、改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1996年,全县有商业机构22个,网点2254个,从业人员2254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456万元,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28764万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692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642万元,国合商业购进总额37290万元,国合商业销售总额43672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和为数不多的工商税。据1952年统计,全县财政收入59万元,其中:农业税14万元,占23.72%;工商税3万元,占5.88%;企事业收入42万元,占71.2%。人均财政收入8.03元。1978年以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形式搞活商品流通,筹集融通资金,支持县、乡企业发展,应税产品和项目增多,地方财政收入逐步增加。1988年跨过千万元大关,达到1177万元。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工商各税,占财政收入的91.93%,比重最大的是烟叶税,人均财政收入91.3元。199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50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06.08元,是1952年的144.15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0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167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扣除单项上解1724万元1995年赤字1338万元后,当年地方财政可用资金12014万元,实际总支出13249万元,收支两抵后财政赤字1235万元。

  澂江金融机构的设置始于民国28年(1939),中国农业银行昆明分行在县内设置办事处。1950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澂江县支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县金融事业繁荣,成为澂江经济发展的支柱。金融部门积极组织储蓄,回笼货币,调配优化贷款结构,盘活存量,增加有效投入,支持支柱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996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92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3097万元。在各项存款余额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37292万元。县内保险业务始于1951年,在人民银行内设专人主管国内保险业务。1956年,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澂江业务所,1958年撤销,保险业务停办。1982年恢复保险业务,在人民银行设专人办理保险工作。1986年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澂江县支公司。1996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澂江县支公司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澂江县支公司和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澂江县支公司。分设后人寿保险累计承保金额18024万元,保费收入481.9万元,处理各种人身险给付案1287件,给付赔款119.2万元,给付率37.1%。财产保险承保各类财产保险46653.1万元,保费收入703.1万元,处理各类赔案915件,支付赔款292.1万元,综合赔付率41.5%。

  四、澂江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后,为开发滇地、教育滇人,益州郡选派士子入都深造,返滇后即开办学堂培植人才。历经各个封建朝代,全县教育一直处于萌芽状态,至明洪武时始建书院,推广义学至清朝末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澂江府师范传习所。次年,开办澂江府中学堂,同时,创办“艺徒”,“蚕桑”两所职工学堂。宣统二年(1910),创办县属两等小学堂,女子学堂,府师、府中并省归口办学。

  民国初年,置劝学所,开办乡村师范学校,后改为简易师范,再改为澂江县初级中学,同时兴办国民小学。至1949年,全县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288名,小学56所,在校学生3645人,中小学教职员工120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倡导支持下,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多渠道集资办学,逐年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984年,全县普及了初等教育,学校实现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积极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实行聘任制,教师竞争上岗教学。在做好全日制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成人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开设旅游、化工、水电、机电、电气、冶金、计算机、国防预备役等7个专业;开办幼儿学前教育,从幼儿到成人教育全方位在县境内形成网络。基本实现普及9年义务制教育。扫盲工作受到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获得1996年国家教委、财政部扫盲先进集体奖。1996年,全县有中学10所,29个高中班,在校生1208人;103个初中班,在校生4875人;36所完全小学,103个办学点,在校学生14344人;幼儿学前教育84个班,在园幼儿3004人;职业中学1所,18个班级,在校学生788人。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计24219人。

  教育出人才,科技出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人民逐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展科学技术管理、科技培训、科学实验和科普工作,尽快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贡献率。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依靠科普网络组织,

  在全县深入持久地开展兴科普,架金桥,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活动,促进了普及、推广、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的普及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6年,全县有乡镇科普协会6个,会员540人;村公所、办事处科普协会11个,会员453人;农研会118个,会员918人;县级学会、协会10个,会员650人。全县形成以县科协为枢纽,乡镇、村公所、办事处科普协会、农研会为基础,县级学会为技术后盾,上下衔接,纵横交错的科普网络。全县科技贡献率达35.97%,科技对农业、工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5%、43%。

  五、民国时期,在县城文庙内设民众教育馆,开辟阅览室、图书室。阅览室有杂志、画报及日报10多种,图书室藏书1000余册,室内有少量医疗卫生模型、挂图、动植物标本和简单的教学挂图。1951年10月,成立县文化馆以后,初期主要是开展图书借阅、报刊阅览、文物书法陈列,同时配合各时期中心工作搞一些图文宣传和展览。随后逐年增添相关设施,开展文艺活动,组织全县农民业余作者创作和编印数十期演唱材料,在城乡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演出短小精干的文艺节目,曾被称为“小戏之乡”。全县有新闻、文学、美术、摄影、音乐、曲艺、戏剧等业余创作人员数百人,形成了抚仙湖作者群。县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编纂、整理出版了《关索戏志》、《松园太平花灯》、《澂江民族民间故事集成》、《澂江县民间音乐资料集》、《澂江县舞蹈集成》、《仙湖浪花》、《澂江文物志》、《澂江民间文学集成》等书籍。1971年创刊的《抚仙湖》文艺期刊,已连续出版227期。农民剧作家阮永骞创作的花灯剧《金银花·竹篱笆》,曾获云南省优秀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全国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1996年,图书馆藏书7.2万册,外借图书7万册次,外借6.2万人次,阅读人数2.4万人次;全县有放映单位9个,电影院有观众座位4879人,平均每29人有1个观众座位。图书发行销售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发行销售图书100万余册;全县有歌舞厅88户,台球类9户,书刊类2户,电子游戏机类16户,录像放映类28户,音像出租及零售类9户。

  澂江广播始于1951年,在县城设置收音站。1954年,利用电话线联通坝区村落,安装高音喇叭,定时收听中央和省电台的广播。1965年,架设有线广播传输线路,有线广播进入家家户户。1990年,新增1台100W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进一步扩大收听范围,提高了收听质量。

  1985年,筹建电视差转台,安装6频道100W电视发射机1台,建55米高电视发射塔一座。1993年,全县进入有线电视发展时期。1996年,全县建起地面卫星接收站61座,全年播送电视新闻660条,其中:地区播出267条,省台播出12条;广播电视节目自办播出2896条。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98%。

  体育运动在澂江历史悠久,民间开展的有耍龙、武术、游泳、秋千、跳绳、踢毽、滚铁环、下棋、打陀螺、放风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清朝末年,现代体育传入城区学校。民国22年(1933),县政府在县城东侧修建民众体育场一块。民国23年(1934),县教育局举办澂江有史以来第一次体育运动会,促进了全县体育的发展。

  1950年以后,体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群众体育坚持“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方针,除坚持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外,每逢节假日都组织乒乓球、篮球、棋类、拔河等比赛,定期举办“抚仙杯”、“三好杯”、“萌芽杯”、“园丁杯”篮球赛,促进了全县体育运动的开展。学生坚持“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培训,积极提高”的体育活动方针,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老年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离退休人员及农村老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体育活动,先后开展太极拳、太极剑、乒乓球、羽毛球、门球、地掷球、老年迪斯科等数十项活动。在各乡镇和村办老体协的配合下,农村老年体育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1996年,全县有传统体育学校5所,训练项目有少年田径、儿童田径、儿童乒乓球、儿童男女篮球、青少年中国象棋、围棋5个项目,在训学生83人。全年传统校点派队参加地区级比赛5次,获地区级个人单项奖牌89枚,团体奖牌18枚,向地区输送优秀运动员3人和县选派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的运动员,获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3枚。赵艳艳在南京参加全国中长跑锦标赛,获得少年组女子1万米第二名,5 000米第七名。杨光芳在广州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获得110米跨栏第三名。全县体育人口达25%。

  澂江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抚仙湖与阳宗海南北对峙,遥相呼应。明代诗人杨升庵游澂江时写到:“澂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明代徐霞客称滇中“惟澂江府河山最胜”。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1987年12月,抚仙湖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10月,澂江被列为全国对外国人开放县之一。1992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和国家旅游局长视察抚仙湖,对抚仙湖旅游资源的开发给予高度评价,并明确提出,应当全面规划,加强管理,防止污染,力争把抚仙湖建成北戴河式的风景旅游区。1996年,县境内共投入资金5.2亿元,建起宾馆饭店37家,其中:省属14家,地属8家,县自办15家,直接从业人员1 786人,有高中低档床位900个,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 500万元。

  六、民国年间,全县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公立医院和4名医护管理人员,私人中西医药铺、诊所15个,从业人员西医10人,中医28人。1950年以后,全县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改建扩建县人民医院,新建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皮肤病防治站等卫生医疗机构,各乡镇相继建起卫生院。私人医疗网点也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卫生部门13个,工业及其他部门自有医务室17个,有乡村卫生所室35个,均为村或集体办医。实行合作医疗的卫生所33个。有病床389张,其中:县人民医院231张,中医院69张,乡镇卫生院89张。有卫生人员60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99人。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10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93人,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20%。全县有乡村医生101人,其中:会接生的41人。有农村接生员213人。全县每千人拥有病床2.8张、卫生人员3.6人。全县范围内设置了健全的县、乡镇、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络,社区居民可以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医疗、预防及保健服务。全年县乡镇医疗单位门诊数63.9万人次,收住院数8503人,病床使用率58.3%,出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6.75%,病死率0.6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9%。全年业务收入1460.64万元。

  澂江计划生育始于1963年,当时的工作重点是进行节制生育的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同时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和党员带头采取节育措施。1973年以后,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无计划外多孩生育的好成绩。1996年,全县总人口140327人,年内出生小孩2692人,出生率19.26‰;晚婚率47.3%,计划生育率99.52%;死亡人数833人,死亡率5.96‰,自然增长率13.3‰。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各项投入,工业及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城乡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1996年,全县有职工10371人,年人均工资6313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085元,纯收入2059元。人均产粮377公斤。人均住房面积24.53平方米。据农村抽样调查,每百户农户拥有的耐用物品是:自行车195辆,缝纫机60架,钟表283只,电风扇3台,洗衣机15台,电冰箱2台,摩托车5辆,大型家具984件,收音机37台,电视机102台(黑白72台,彩电30台),录相机3台,收录机50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努力做好经济和社会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年向小康迈进的同时,重视抓好社会救灾,福利救济,优抚安置,扶贫及残疾人工作。1996年,全县有敬老院12所,集中供养老人95人,分散供养88人;全年共发放救灾款135.2万元,救济款37万元,救济粮7.82万公斤,冬寒衣被1万件,解决2877户8873人的吃、穿、住、医等问题;对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和失踪军人家属分等级给予优待,全年共开支伤残抚恤金5.4万元;全面落实义务兵家属的优待,全年优待义务兵家属406户,户均优待金381元,同时对在部队荣立三等功的战士给予奖励,发放奖励金900元;全年按政策规定,安置志愿兵和城镇义务兵20人,安置率100%;每年都组织“助残日”活动,对残病人员的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法律责任等方面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列入县人大执法检查的内容。

  在抓紧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形势任务、理想道德、方针政策、纪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开展创建文明城镇、文明单位、文明村寨及“五好家庭”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单位和先进个人。凤麓镇在参加玉溪地区文明城镇建设竞赛活动中,连年取得较好成绩,被命名为文明城镇。

  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普法学习,狠抓综合治理,层层建立治安承包责任制,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惩治经济犯罪分子,依法治县已基本形成。全县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各族人民精诚团结,和睦相处,出现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好局面,为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澂江是昨天澂江的发展,明天的澂江将是今天澂江的发展。尊重历史,它将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

  回顾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全县人民只要扬长避短,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群策群力,艰苦奋斗,一个崭新的澂江将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云贵高原之巅。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