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区/县查找人民政府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木垒县政府大数据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昌吉州东大门,也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北与蒙古国交界,国界线长92公里,负责管理边境线110.103公里。县域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9万人,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乌孜别克等15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2.5万人,占28%;汉族5.7万人,占64%。辖4镇7乡1场,有60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县有22个党(工)委,党总支45个,党支部258个,共有党员7046名。

现有耕地79万亩,草场1486万亩。木垒县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5.7℃,年均降水量344毫米,无霜期为150天左右。木垒县境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接壤,西与奇台县毗邻,南倚天山与鄯善县相望。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278公里,木鄯公路、奇木高速、S303线从县内通过,G7京新高速即将贯通,正成为环东天山千里旅游黄金线和北疆地区通往内地的重要节点。

这里资源丰富,享有中国鹰嘴豆之乡、中国有机羊生产基地、中国长眉驼之乡等美誉。县域内经批准风光电总容量800万千瓦,占昌吉州的80%,正在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这里文化璀璨,姑娘追、阿肯阿依特斯、赛马、刺绣等民族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7个传统村落反映了原始耕作与乡村生活的农耕文化。由本土作家撰写、反映木垒县晚清民国故事的小说《木垒河》《西部边魂》倍受读者青睐,木垒书院、艺术家村落代表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何处解乡愁,木垒菜籽沟”享誉天山南北。

这里风景独特,有被誉为地球第一响的鸣沙山国家沙漠公园,有大地调色板之称的天山木垒中国农业公园,原始胡杨林闻名遐迩,还有坎儿井、水磨沟、马圈湾、石仁子等景点。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自治区园林县城等荣誉。

2019年,木垒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8亿元,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5亿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8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1%;人口自然增长率2.15‰。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奇台县政府大数据

奇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经89°13′—91°22′,北纬43°25′—49°29′。边境线长131.47公里。境内有对蒙古国开放的国家级一类口岸--乌拉斯台口岸。县城西距乌鲁木齐市195公里。全县地域东西宽45—150公里,南北长250公里,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辖9镇6乡,县域总人口30.05万人,有汉、维、回、哈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4%。有全国唯一的塔塔尔族乡。奇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历史文化悠久。是各族人民、多种文化的撞击和交融之地,“以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奇台的古往今来,如同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阳光里绚丽斑斓的色彩一样,一个边陲城郭可以反映出祖国大家庭在历史长途上前进的步履与足音”。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原始村落,县内陆续出土过红陶、石坊轮、石磨、石锄等新石器文物。西汉时期,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曾建有疏勒城(奇台县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公元702年(唐长安二年),设蒲类县,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别失八里帅府,直隶中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县,名曰“靖宁城”(今老奇台镇) 。乾隆四十年,清政府在今奇台镇驻兵设防,建孚远城(即老满城)。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靖宁城”迁入现址,因境内有唐朝墩古城,复得名“古城子”。“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奇台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更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清末民初,古城计有大小商号690家,运来送往的驼队多大4万余峰, “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是其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有史前文化、农耕文化、商贸文化、餐饮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是新疆汉文化发源地之一,2014年成功申报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

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是新疆的农业大县。种植业优势突出。全县有宜农土地250万亩,可耕地200万亩,分上山丘陵旱作、河灌区,中部戈壁井、河混灌区和下部平原井灌区三个不同的耕作区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甜菜、豆类、打瓜、油料、蔬菜等,农作物品质好、产量高,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自治区认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还是北疆地区重要的面粉、制糖、番茄酱、麦芽、淀粉、蔬菜、皮革等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奇台盛产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出产的小麦不仅皮薄、肉厚、质白、颗粒饱满而且含蛋白高、柔韧、出粉率高,前人有过评说:“午时花开,得阳气,面极黏濡柔软,色白而味甘,食之养人”。年均粮食产量达7.8亿公斤,占自治州的1/2,自治区的1/8。小麦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加工量占全疆1/3以上。

自然资源富集。奇台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野生药用植物有贝母、党参、大芸、甘草、麻黄、雪莲、枸杞等30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驴、鹅喉羚、紫貂、雪豹、马鹿、北山羊、猎隼等国家一、二类珍稀品种48种。有煤、金、铜、铁、石灰石、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资源。准东煤炭资源75%在奇台县境内,预测煤炭储量3000亿吨。现有50多家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入住准东将军庙、芨芨湖、喇嘛湖梁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花岗岩矿藏储量巨大,石材质地优良,建成闽奇石材产业园,“卡拉麦里金”石材品牌享誉国内外,被命名为中国石材(花岗岩)产业基地县。

旅游资源独特。南部高山草甸自然景观风光秀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江布拉克国家4A级景区和世界最长的怪坡;中部人文景观丰富,处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庙宇会馆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古城酒史馆,现存汉疏勒城、唐朝墩古城、清东地大庙、将军庙等多处遗址,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北部戈壁大漠史前文化景观雄浑奇特,分布亿万年前的海相地层生物化石和陆相地层生物化石,被专家们誉为“准东翰海博物园”、“史前博物馆”, 将军戈壁“诺敏风城”俗称“魔鬼城”,是目前西北地区已发现的最大的雅丹地貌,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化石和硅化木园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恐龙之乡”。启动江布拉克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万亩旱田申遗工作,先后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新疆旅游强县。

工业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煤电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目前,蓝山屯河、天山电力等企业已顺利建成投产,6个总装机730万千瓦的电厂项目、4个总容量18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均有实质性进展。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围绕“两大通道”建设和“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外送基地”的思路,粤水电集团、协鑫集团风光电开发及配套设备制造全面推进,亿晶光电蓝宝石材料生产项目配套产业也将落地建设,青岛特锐德大型电气设备制造、博鸿伟业钢构、明业长兴纸包装箱厂等10个新招商引资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建筑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打造石材加工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国家二类口岸为目标,加快推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现年产花岗岩石材2000万平方米,占全疆的50%,已发展成为全国花岗岩石材加工贸易基地。农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显著。重点打造集面粉、肉类、果蔬等各类食品制造和配套产业集群,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园区承载能力逐步提升。不断加大对喇嘛湖梁、石材和食品工业园投入力度,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喇嘛湖梁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功能区已初具规模。

奇台县的明天更加美好。近年来,奇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科学制定“12345”发展战略,即,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争取利用8-10年时间实现“千亿GDP、百亿财政收入”目标,争创中国经济百强县;实现两个翻番: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力打造三大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打牢四大支撑:基础设施现代化支撑、撤县设市支撑、教育科技支撑、产业支撑;实施五大战略:依法治县、创新强县、生态美县、产业立县、文化兴县战略;建设五个奇台:厚德、开放、创新、和谐、美丽奇台。

“物华天宝丝绸路,人杰地灵金奇台”。奇台,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敞开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的姿态,诚信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诚邀四方商客,喜迎八方宾朋。我们热忱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我们相信,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您一定会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喜悦、新的收获!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玛纳斯县政府大数据

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因古代玛纳斯河沿岸有巡逻士兵而得名,寓意“英雄”。全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场站、5个驻县团场、81个行政村、10个社区,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32个民族,总人口2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4.7万人。

玛纳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设西海县,1778年(乾隆43年)建绥来县,1954年改称玛纳斯县,因古城酷似凤凰,又有“凤凰城”美誉。玛河文化、碧玉文化、凤凰文化并称为玛纳斯“三大文化”,将“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作为玛纳斯的形象定位,成功打造了中国碧玉之都、中国葡萄酒之都、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张名片”。

玛纳斯交通便利、区位独特。素有乌鲁木齐“西大门”之称,处于乌鲁木齐市一小时经济圈,东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30公里,是昌吉州最西边的县(市),与石河子市隔河相望。北疆铁路、312国道、S201省道、连霍高速公路、克榆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全疆首个异地城市候机楼全面运营。玛纳斯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是“乌昌石”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承接着天山北坡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乌昌石”城市群战略的三重辐射和带动。

玛纳斯物产丰富、资源独特。全县拥有120万亩耕地、750万亩天然草场、460万亩林地,有碧玉、煤炭、石油、硫铁矿、砂金等2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玛纳斯作为世界三大碧玉产地之一,素有“中国碧玉之都”美誉,产玉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出产的碧玉在国内屡获大奖,故宫博物院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聚珍图等一批玛纳斯玉雕精品。县域内地表水年径流量达15亿立方米,拥有10万亩国家湿地公园,是新疆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县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1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玛纳斯产业聚集、环境优良。石玛兵地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纺织服装产业、生物产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三区两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宜居水城、文化旅游名城)格局初步形成,“三区两廊”(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中部平原以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绿色发展区、北部沙漠万亩红柳胡杨生态区,玛河、塔河两大生态走廊)生态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疆环境示范教育基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

玛纳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区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差别化、特色化绿色发展,“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8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9亿元,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4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36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2元,增加800元。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呼图壁县政府大数据

“呼图壁”一词源于蒙语,寓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东距乌鲁木齐市68公里,312国道、201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横贯全境,是“乌昌核心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通往北疆各地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边贸口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南北长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52公里,总面积9721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其中县属人口14万,生活着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等25个民族。县辖六镇、一乡,有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等24家驻县单位。境内呼图壁河、雀尔沟河两大水系年均径流量达4.87亿立方米,历年平均降水量167毫米,无霜期177天,年有效积温稳定在3500摄氏度以上。有宜农荒地130万亩,已耕种面积116万亩,盛产棉花、番茄、西甜瓜、葡萄、苗木花卉等多种特色农产品。石油、天然气、煤炭、蛇纹岩、石灰石、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煤储量100亿吨,天然气储量347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8550万吨,蛇纹岩储量3亿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3000年前赛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新疆曲子”的传承地,拥有“天下第一岩画”之称的康家石门子大型生殖崇拜岩画、南部山区侏罗纪山系等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的人文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自治区旅游强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自治区教育收费示范县、自治区敬老模范县、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县、自治区粮食生产大县、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优秀县、自治区首批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自治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自治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自治区第五次乡村百日文体竞赛先进县、自治区安居富民工程先进县、自治区平安县、自治区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基础资源方面,呼图壁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67毫米,无霜期平均180天;呼图壁河、军塘湖河(雀尔沟河)两大水系年均径流量4.87亿立方米;有足硒、富硒耕地130多万亩,已创建“三品一标”农畜产品24个,苗木种植面积达15万亩;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475亿立方米、石油储量2600万吨、煤炭储量110亿吨;是国家认可的新疆唯一戏曲类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曲子”传承地,拥有“天下第一岩画”之称的康家石门子岩画和百里丹霞、世纪园等旅游景区、景点。

产业发展方面,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0%,牛羊存栏40.7万头只、奶牛存栏6万头,是新疆最大的奶源基地、苗木花卉交易集散基地,成功承办了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八届中国(新疆)苗木花卉博览会,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首个国家花卉苗木出口基地,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是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的“七园”之一,已建成纺织服装产业园区2.88平方公里,引进奥美医疗、宇华纺织等30家纺织服装企业,棉纺产能达140万锭,年产针织服装近2000万件,已成为昌吉州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核心区。南部丹霞岩画观光探险区、中部田园休闲度假体验区、北部观光探险区三大旅游板块联动发展,万得国际商贸城、奥特莱斯休闲小镇、嘉泰国际广场等商贸物流项目加快建设,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县市之一。

公共服务方面,县城水、电、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延伸至周边乡镇场;有各类学校48所,其中小学12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3所,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29所,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25个、床位数564张、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22人,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3%。实现城乡数字电视全覆盖,建立各类文艺团队76家,成立了以“阿同汗”、“雷锋车队”为代表1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实名注册志愿者近万人。实施了“绿色围城”生态绿化、“三水润城”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建设工程,建成了AAAA级景区世纪园、如意生态园、西域春河景观带和100公里绿色景观廊道,空气优良率在乌昌石区域排名第一,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科技进步先进县、高效节水示范县及自治区级生态县、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县围绕“生态园林城市、苗木花卉之都”的发展定位,切实用好稳定红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化解债务风险,精准发力抓好扶贫帮困,不遗余力推动环保攻坚,迎难而上推进转型发展,尽心竭力回应群众关切,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20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5亿元,同比增长5.5%;1-7月,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增长38.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9亿元,同比增长-21.4%。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阜康市政府大数据

阜康市早在汉唐时期,就已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阜康,1992年撤县设市。阜康市紧邻首府乌鲁木齐市,距乌鲁木齐市中心50公里,距国际机场45公里,G7京新高速公路、303省道、新疆重点铁路运输线乌—准铁路横贯全境,坐拥东联西出的发达交通网络。美丽、神秘的天山天池就位于阜康境内,素有“新疆客厅”之称。依托首府乌鲁木齐以及甘泉堡、准东两个国家级园区的带动辐射,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景城一体化、产城一体化步伐,全力打造首府都市圈副中心、西部强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力加快“四化”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同步发展,构建具有阜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在全疆更高层面实现“三个率先”。先后荣获“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连续14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并被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阜康市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矿产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在2019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排名跃升至34位,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位列56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经济圈内最具活力的新兴开放城市。

201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3%,其中,一产27.3亿元,增长4.5%;二产114.3亿元,增长1.1%;三产49.99亿元,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45元,增长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5元,增加800元。

阜康市为昌吉回族自治州“优先发展区域”,具体作为“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来发展。围绕“旅游名城、产业新城”定位,逐步转移高耗能产业,持续降低重工业比重,退出落后过剩产能,重点发展全域旅游、现代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治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改革试点县市。围绕“旅游名城”发展目标,突出“南部自然观光、中部漫享体验、北部极限探险”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天山天池为龙头,深化景城一体,创新“旅游+”“天池+”发展模式,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游向以休闲、度假、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域、全时、全业旅游转变;统筹精品旅游城市与品质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丝路国际旅游度假区。围绕“产业新城”发展目标,坚持走“优二进三促一”产业发展路径,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中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统筹推进阜东一区、阜东二区、阜西工业区发展(阜东工业区主要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提标改造,达到国家环保、安全、质量的规范要求,不达标的逐步淘汰;新引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企业及现代物流业;阜西工业区主要以中高档新型建材、包装产业、家居装饰、机电产业及相应配套的现代物流业等),推进产业优质化、城市精品化和乡村振兴。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昌吉市政府大数据

昌吉市取“昌盛吉祥”之意,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

昌吉市取“昌盛吉祥”之意,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0.8%。总人口60万。下辖8镇2乡6街道,辖区内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近年来,昌吉市作为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围绕“服务首府、融入首府”功能定位,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州前列,经济总量占全州三分之一,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特别是2017年,昌吉市成功夺得了最具价值城市品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04亿元,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4亿元;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91亿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2亿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88元,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4元,增加900元。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榜。

2020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00元。

昌吉市具有六个显著特点:

——社会大局稳定。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把总目标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总纲,时刻保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常态化、长效化落实反恐维稳“组合拳”,各族干部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对实现总目标的信心明显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紧紧团结在一起,各族干部群众的生活像“冰糖心”苹果一样香甜。

——区位优势明显。昌吉市位于乌昌石城市群,已纳入国家22个核心经济区规划,是新疆东联西出重要通道,东距乌鲁木齐市30公里、国际机场18公里、新建机场T4航站楼11公里,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穿城而过,北过境公路、头屯河大桥、世纪大道、两座互通式立交桥等交通主动脉实现内外贯通。乌昌磁悬浮项目规划启动编制,西部南山伴行公路和乌鲁木齐市西绕城路等一批路网项目稳步实施,为乌昌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特变电工、蓝山屯河聚酯等优质企业开拓市场。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依托的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加快推进,宝新润源仓储、腾宏源农产品仓储启动建设,吞吐量突破260万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产业势头强劲。特变电工、蓝山屯河被确定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新增绿色工厂12家,仓麦园获评自治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启动创建,新设立市级政府质量奖,笑厨食品等4家企业荣获自治州首届政府质量奖。新疆信息产业园加快建设,移动数据中心基本完工,联通数据中心启动建设。特变电工世界首台±1100千伏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研制成功。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特变特高压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空白。打造1个自治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3个州级中心城市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积极发展城市经济,土地收储供应三年计划启动实施,新疆首钢入驻中央商务区,天和城品、汇嘉购物中心开业运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具有昌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旅游更具活力。以规划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创建。努尔加大峡谷、耕读园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硫云花海开业运营。全域旅游标识导览系统启动建设,50座旅游厕所投入使用。朗青畜牧被评为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芸农庄、乐活小镇、笑厨工业旅游景区创建成为国家3A级景区。旅游营销品质不断提升,2家“新疆礼物”标准体验店投入运营,104种特色产品获评“昌吉礼物”,美食文化旅游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我邀亲戚逛昌吉”百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持续升温。打造州府特色夜市文化,汇嘉星光夜市、小吃街夜市、新气象夜市街区投入使用,城市旅游的竞争力、辐射力大幅提升,“文化旅游之都、宜居创业之城”城市名片更加响亮。全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84亿元,分别增长45.6%、45.33%。

——城市功能完善。市域范围已形成“环形+方格网”路网体系,“井”字形公交主脉和“网”状公交拓展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配合以绿色环保的步行、自行车慢行服务系统,构成了以公共交通和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为主,选择灵活、方便快捷、覆盖全面的居民出行方式。第三水厂通水运营,供水压力得到极大缓解,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双重保障的格局,达到了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的双重效益。城市公共免费WIFI顺利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建设,供热企业运行参数实现统一平台监管。安居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住房租赁试点稳步实施,启动了迄今为止投入力度最大、惠及群众最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4077户改造任务。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乌昌大道生态廊道、北过境绿化项目全面完工,新增慢行步道20公里,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好口碑”。

——生态环境宜居。近年来,昌吉市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南护天山、中管平原、北控荒漠”的理念,构建了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中部绿洲生态建设区、北部沙漠生态保育区、形成了“三区、两带、两心、多廊道”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穷尽所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聚焦“压煤、减排、控车、抑尘、增绿”,率先出台强管理硬措施40条,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7家,施工工地实现“8个100%”,削减原煤15万吨,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1.6%、5%,优良天数267天,增加6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二三产用水结构调整至81:7.6:11.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回收农田残膜29.2万亩。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治理工程,完成各类造林1.2万亩,大气、水、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昌吉正在显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