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中学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沙市中学大数据

湖北省沙市中学(原“湖北省沙市三中”)创办于1941年11月,1956年更名为“湖北省沙市第三中学”,1999年9月恢复校名为“湖北省沙市中学”。

  1941年11月,学校始立校于童家花园(现沙市区北京东路269号),其后辗转于松滋街河市、宜昌长阳等地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回迁童家花园。2017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沙北新校区(工农路78号)。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多方,绿化覆盖率达到50%。学校配有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微格教室、数字化实验室、普通理化生实验室、地理教室、心理辅导中心等,装备有现代化的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网上阅卷系统,教室均装备有智能交互平板一体机。学校图书馆纸介质藏书达10多万册,报刊年订数600多种,电子图书20万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涵盖教师备课、上课、反思和评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开通了电子图书阅览室、电子期刊阅览室,实现了校园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弘扬以“上善若水”为内核的习坎精神,赢得了诸多荣誉:全国第一批重点中学、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一所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学校、湖北省科研示范学校等。学校曾2次受到国务院嘉奖,7次受到部委表彰,7次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2015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文化建设百强校”、 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校坚持以习坎文化引领发展,经过多年的挖掘、讨论、整理,形成了“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校训,“一切为了师生的全面、充分、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创建和谐校园,打造全省一流重点高中”的办学目标,“办人民满意学校,育国家需要英才”的办学宗旨,“文明、和谐、自主、创新”的校风,“敬业乐群、爱生善教”的教风,“自信坚毅、乐学善思”的学风。通过对习坎文化的传承弘扬,学校已形成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并不断以独特的学校文化体系辐射周边。

  学校积极打造智慧校园,建设名师工程。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生乐教、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中学正高教师1名、高级教师120人,多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劳模”、“湖北省优秀德育工作者”、“ 楚天园丁奖”、“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这支团结优秀的团队,以文化名校的办学传统为滋养,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准绳,为全体学生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学校坚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不断实现以“和善行信”为核心的育人和谐,通过德育活动序列化、社团活动阵地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形成了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独立人格教育、大志理想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体育健康教育等一整套体系。《人民教育》、《光明日报》、《德育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曾分别报道了学校德育改革经验。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现以高效课堂为核心的教学和谐,通过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训练主线、反思提升”的十六字教学原则和同课异构、教学共同体等教研平台,打造智慧师资,深化教学改革,办学成绩突出。至2017年,学校先后培养了包括5名两院院士、7名省级高考状元、3名将军、2名国际奥赛金银牌得主在内的4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他们中有学界翘楚、商界精英、政界英才、影视明星、海外名流……近年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高分层人数均居全省同类重点中学前列,尤其是一本上线人数逐年攀升,竞赛成绩在荆州市首屈一指,实现了“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庄严承诺。

  走国际化教育之路,育国际视野的英才,是学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2006年,经省教育厅审批,学校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金山教育分局合作,开办了“沙市中学中加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师生互动、交流访问已经成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特色,一批批习坎学子赴国外留学,奠定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基础;经英国爱德思考试局授权,学校成立了A-LEVEL国际课程考试中心,A-LEVEL国际课程已正式开设,这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国际部的发展和提高。学校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曾多次接待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的访问团和国际友人,这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力和影响力。此外,学校“新加坡公费留学项目”、“美国留学项目和交换生项目”、“中加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澳大利亚留学项目”等,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了高质量的出国留学平台。

  乘着时代的东风,今日的沙市中学,正秉承光荣的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前行,正以“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为实现学生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而努力!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夷陵中学大数据

夷陵中学始创于1962年,最初名为“胜利中学”,地处宜昌市城区胜利三路;1970年更名为“宜昌市第十七中学”;1972年迁址城区果园一路;1978年,更名为“宜昌师专附属中学”,成为宜昌地区直属重点中学;1980年,更名为“宜昌地区夷陵中学”,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23所重点高中之一;1992年宜昌地市合并,最后定名为“宜昌市夷陵中学”。1998年,从城区果园一路整体搬迁至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2002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高中”。2015年8月,夷陵中学新校区主体开工建设;2017年9月,投入使用;2018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入驻,现位于宜昌市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毓秀路1号。

夷陵中学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思想,秉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传承“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夷陵精神,以“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位生活”为育人目标,凝练了“思方行圆,家国天下”的校训,赢得了“人走三峡,书读夷陵”的品牌声誉,成为“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荆楚名校。

夷陵中学校风纯正,学风严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40人,教职工311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人,市管优秀专家2人,正高职高级教师8人,宜昌名师(含明星班主任)12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高级职称教师153人,学历达标100%。

夷陵中学环境优雅,设施一流。规划用地面积324亩,建设用地面积237亩,集中保护山体87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3600人、72个教学班。新校区采用简欧式的建筑风格,传承了夷陵中学老校区的人文气质,建筑布局依山而上,错落有致,形成了宜昌新区建设的新亮点,是“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绿色生态、科技智能”校园,是湖北省“绿色校园”、“花园式学校”,充分体现“生态化、现代化、人文化、智能化”,是一所智慧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学校办学成果突出,特色鲜明。曾四次夺得湖北省文、理科第一名。近八年来,先后有15人次夺得宜昌市文、理科第一名,录取清华、北大等985、211、“双一流”大学人数稳居宜昌市第一,连续十多年荣获宜昌市高考质量一等奖,荣获首届宜昌市教育质量奖。2021年新高考首战大捷,全省文科(历史方向)第一、三、五名均出自夷陵中学。学校足球队、男篮队多次荣获省市冠军,2020年勇夺湖北省乒乓球男双冠军,男排荣获湖北省冠军;一批艺术特长考取了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顶尖名校。近几年,学校开创了独具特色的“VIP”课程体系,科体艺节精彩纷呈,千人研学纵横南北,模联商赛驰名全国,是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博雅计划”、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等全国一流名校自主招生推荐资质,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大批著名高校的“优秀生源中学”。

夷陵中学硕果累累,荣誉生辉。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平安校园、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全国”双有”优秀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湖北省校园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厂务公开示范学校、湖北省百家食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红旗食堂、宜昌市名牌学校、湖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科普示范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节水型示范单位、湖北省放心食堂、湖北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首届宜昌市教育质量奖等诸多殊荣。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宜昌一中大数据

学校荣誉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确定办好的重点中学,是湖北省最早的省级示范学校之一。学校被教育部、中国科协、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湖北省政府等多家单位先后表彰为“全国首批智慧校园创建学校中期评估优秀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最美校园书屋”“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科研先进单位”“教育部‘新时代好少年——我为祖国点赞’主题教育示范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首批湖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省园林式学校”“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北省最美校园书屋”“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2019年湖北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运动会体质健康达标赛(团体)第一名”“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名牌学校”等。


学校沿革  文脉千年,学在一中。学校发轫于明弘治七年(1494),夷陵知州陈宣为纪念晋代文学家郭璞而建的“墨池书屋”,相传其“墨池”之名因郭璞及后来苏轼黄庭坚曾于此洗砚而得,其址在夷陵城东(今宜昌市西陵区人民路墨池巷内)。明嘉靖年间,为纪念欧阳修曾谪官夷陵,夷陵知州李一迪修建“六一书院”,并将“墨池书屋”并入其中。其后,两家几经分合,至清康熙年间,夷陵知州宗思圣“兴学于府”,实现“屋”“院”的最终合一,并称为“墨池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停科举,兴学堂”,应张之洞“欲办新学,先设师范”之准奏,时任知府齐耀珊照章将“墨池书院”改立“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学制5年,学生52人,1909年学生毕业,师范学堂即停止招生与停办。次年,即宣统二年(1910年)春,“师范学堂”正式换立“宜昌府官立中学堂”,自此宜昌第一所公立中学面世。由是,绵延数百年的“书院”正式完成了向新式学堂的转变。尔后,“宜昌府官立中学堂”十五次更名,八易其址,1956年改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01年以“宜昌市第一中学”之现名沿用至今。2017年9月,学校点军区思圣路17号新校区投入使用,并于2018年8月完成整体搬迁。至此,宜昌最古老的书院、最早的官办中学及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


办学规模  宜昌一中江南新校区于2017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324亩,共计60个教学班,包括“诺贝尔奖内尔创新实验班”“潘垣创新班”“欧阳修人文班”“阳光班”等多个特色班,师生3600余人。


学生成长  学校贯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追求,坚持“自我教育、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家国情怀、自主发展”作为育人目标,建校百余年来,学校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南部战区副政委岳世鑫中将和陆志宙少将、张孝成少将等三名将军,前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谭群钊,深圳怡化电脑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彤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产生了39位市级第一名,187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一本重点大学升学率连续六年超过90%;近3年来,31名学生获得数、理、化、生、信息奥赛全国一、二、三等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品德高尚、学业优秀、身心健美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文脉千年,学在一中”的文化和教育品牌在新时代的中国已愈加夺目。2020年高考,理科700分以上4人为全省之最;理科685分以上10人,居全省第二;北大清华上线17人,录取13人,居全省前列。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湖北名师2人,在岗特级教师4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专贴专家1人,中学正高职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宜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宜昌名师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2人,中学高级教师158人。近三年,教师中26人次获全国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28人次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55人次荣获全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学校校长  现任校长付全新,教育学博士,中学正高职教师,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校长”,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首届“荆楚教育名家”,湖北省第一届中学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宜昌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杰出校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编撰有《教思之旅》《哲人哲思》《文化管理:构建生态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等3部学术专著;在省级或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逾三十万字,其中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就收录3篇。2014年获湖北省教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次。


全面发展  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办学追求,努力为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拓宽载体,为学生成长搭建广阔平台,学校设有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寝室文化节、国学文化节、读书文化节、服务育人文化节计;成立了前茅文学社、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骑行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坚持开展“迎朝霞、送晚霞”长跑、“阳光拉练百里行”“学工学农”等系列阳光体育活动。


德育为首  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以学生“自我教育”为旨归,以“家国情怀,自主发展”为育人目标。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实施全员育人战略,坚持全体教师参与的“‘1+10’阳光行动”,每名教师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成长指导教师,开展“四导”活动,即精神领导(思想素养和心理素质)、生涯引导(志趣发现和职业认知)、学法指导(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培养)、生活辅导(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课程建设  坚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长在宜昌》等4门地方课程,开发《哲人哲思》校本课程二百余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研究,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先后以“情景•探究•建构”“五环生本高效课堂”“费曼学习法”等课题为抓手,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华中师大一附中大数据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于1950年9月创建。1985年更为现名,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首任名誉校长并题写校名。

   学校现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位于中国光谷的高中部,占地390余亩,有教学班78个,学生3500余人,在岗专职教师402人,在岗特级教师12人,副高职称及以上179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位于洪山区的初中部占地100余亩,在校学生1600余人,专任教师96人。2015年秋,中央军委批准在我校设立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学校育人理念先进。上世纪80年代首推“五·四〇”方案,首建年级负责制,首提“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两把”理念。90年代首开中学素质学分制先河,得到前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进入新世纪,学校首倡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出并践行“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的育人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胸怀天下、洞见未来、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卓越品格,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关键能力。其素质教育探索之路广受好评,2018年,《关键能力导向的普通高中育人体系改革研究——华中师大一附中素质教育40年探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多元优质发展。学校历年高考重点率、名校率、高分率均居省内榜首;国际奥赛各学科共荣获31枚金牌、5枚银牌和1枚铜牌,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科,名列全国前茅;科技活动硕果累累,有500多项科技发明专利认证,8次进入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决赛;体艺特长学生多次问鼎全国赛事,心理教育、德育内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皆为全省首创并保持领先;国外名校录取率高,有较多海外大学直通项目。学校是众多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学生后续学力充足,且经常在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 、北京大学“五四奖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等高校奖学金中得以肯定。

学校坚持“大爱办大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学校怀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教育力量相对薄弱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学校就开始承担各种教育帮扶任务:对省内国家或省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幕阜山连片特困地区(恩施八县市、郧阳、通山、蕲春、浠水、团风等地)进行教育帮扶;在新疆博乐市开设分校(2009年)并派出管理团队,成为智力援疆的一面旗帜,选派优秀教师赴藏支教(2015年);助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江西上犹县;常年承担省内外各种师资培训(影子培训等)。学校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省内外开设的11所分校成立“卓越联盟”,共生共赢,协同发展。每所分校都迅速成为当地名列前茅的学校,有力促进了区域内优势资源辐射,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学校办学得到广泛认可。学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1962年)、首批省级示范高中(1997年),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1992年),高票当选“荆楚名片”(2009年),系首批“武汉市群众满意中小学”(2011年)。学校开办并广泛参与海外“孔子课堂”,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德国歌德学院“塑造未来伙伴”项目合作学校,系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首批示范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先进后勤学校。

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目标奋力前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将永远铭记“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秉承“追求卓越”的华师一精神,努力培养身心强健、品格卓越和关键能力凸显的未来世界的引领者。建未来学校,办智慧教育,育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武外英中大数据

英中筹备于1999年,2000年开办,现由中外合作涉外高中(我省首家也是目前基础教育唯一一家)、民办高中、民办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三位一体组成。是一所融合国内及海外12年基础教育资源的非营利精品学校。现设万松园路48号、沿河大道291号及古田侧路10号三个学制相互衔接校区。秉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实施国家课标,将中国特色教学组织、教研方法同涉外教育相结合的双向融通办学方针,为差异化需求的孩子,提供小初高一体、本土加海外构成的完整国际理解教育体验,专注培养根植中国、学贯中西、顺应未来全球发展趋势的人才。


我校在湖北首开融通国内、国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与教研方法的实践,小初阶段,完整提供包括国家九义课标的部颁教学大纲课程,融入国际通行IBPYP、IBMYP的教学框架及理念,在规范前提下构建更具开放性的学习要素;高中阶段,以国家部颁教学大纲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课标为基石,提供涉外A Level、IBDP、AP、IFY等国际高中课程,不同学段种类丰富的项目组合与中外各级优质学校升学路径的互通,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更加多元的成才之路。


我校同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雅思、托福、赛达等国际标化应考准备,高分数量长居湖北之首。除NCUK、Cambridge International、IBO、AQA等国际项目考点外,英中也是国内首家经教育部考试中心认证的中学IELTS考点,及华中地区唯一的SSAT考点,另设近40个国际主流竞赛考点,如美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加拿大滑铁卢欧几里得数学竞赛等。英中长期坚持信息技术与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先后引进或建设了多个在线学习高质量内容平台作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与训练辅助。


20年来,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思想为指导,迄今英中先后与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外国语学校、海外大学等合作,引进多种国际专业教考录资源,并在市教育局领导下,得到相关省、市、区职能部门和外校大力支持。经我校中外团队持续努力,已建构了一个深具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办学格局。以中外名校录取为例,我校培养3千余名毕业生,逾80%升入全球一流大学,如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威廉姆斯学院、波莫纳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及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德国雅各布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学生升学覆盖已超20余个国家或地区,所获奖学金总额屡创新高。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武汉一中大数据

武汉一中创建于1931年,湖北省示范高中学校。1954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0年被武汉市确定为首批市区共建共管学校。学校现有44个班级,学生2300余人。

厚德尚智,和谐发展

这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厚德”即坚持“立德树人”,将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格完善作为学校的教育之本;“尚智”即崇尚科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谐发展”即倡导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构建和谐运行机制,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形成和谐奋进局面,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和学生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物华地灵,杏坛春风

学校占地118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樟桂竹兰杂植,亭台水榭掩映,绿化率达到95%以上。校园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建有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学生公寓、恒温游泳馆、形体房、篮球馆、乒乓球馆、图书馆、心理咨询室、400米塑胶跑道、标准的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面积大、现代化程度高、办学质量好的省级示范高中。

德馥智馨,师严道尊

全校教职员工246人,教师222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56人。拥有省特级教师6人,省名师2人,市名师2人,区名师2人。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市政府津贴专家5人,省骨干教师11人,市学科带头人21人。区学科带头人以上骨干教师占全体教师的65%。

敏学笃行,桃李英才

学校注重全面育人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全科类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办学格局。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定在70%左右,保优率在武汉市历年领先。近三年来,共有8名同学进入湖北省高考省、市前十名。其中李雨嘉同学以总分703分荣获全省理科第三名,李蓓同学荣获武汉市文科状元,陈小锐同学荣获武汉市理科探花。我校连续两年获得了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格。2015年成为北京大学“博雅人才计划”和清华大学“领军人才计划”招生合作学校。

学校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数理化生各科竞赛方面,每年有100多人次获得省、市级奖项。在科技发明方面,尚文坤杰同学凭借 “服装真假干洗研究及其判别装置”,获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未来科学家奖、高士其科普奖。近百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小人才评比中脱颖而出,学校艺体考生上一本比例高达80%以上。

与时俱进,海阔天空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高品质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成立武汉一中国际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外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校与加拿大皇冠中学合作开展高中课程教育项目,为有志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与美国玛利诺中学及基石中学建立长期的交流关系,每年均派出学生及教师代表赴美交流,并接待上述学校美国学生来访;与德国歌德学院签订“歌德课堂项目”合作协议,在一中设立了“歌德课堂”(德语选修课),参加歌德学院在中国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了与德国的文化交流,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襄樊一中大数据

襄阳一中坐落于秦巴山脉的岘山之北、汉水之阳,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是全国基础教育名校、湖北省示范高中、襄阳市市直重点高中、襄阳市群众满意学校。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襄阳一中创办于1897年,由加拿大原外交部长助理、为中加建交做出重大贡献的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切斯特·朗宁之父创办,是襄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始名为“鸿文书院”,后改为“鸿文中学”,1928年易名为“岘北中学”,1952年被原襄樊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湖北省樊城初级中学”,1956年改名为“襄樊市第一中学”,2010年定名为“襄阳市第一中学”。

襄阳一中不但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0年至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党员肖楚女、谢远定同志的影响和组织下,鸿文中学先后有30余名进步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校建立了党支部,中共鄂西北特委机关曾设在鸿文中学内。

学校办学历史上曾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如董曦辔(曾任湘鄂边区游击总司令)、马游(曾任襄阳县委书记、解放后任北大党委第二副书记)、高如松(解放后任襄阳专署第一任专员)、宋良猷(曾任鄂豫边省委书记)、李金铭(曾任红九军军长),还有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黄火青(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百年一中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余年来,襄阳一中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饱含教育报国情怀,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如被称为打造“中国芯”领军人物且先后受到胡锦涛、习近平两任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程旭教授,曾任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全国少工委副主任、现任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2011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团中央直属机关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书记的张朝晖,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成为业务骨干并挑起大梁的梅鸿,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羽毛球国际A级女裁判”的刘代娣,曾先后担任鄂州市委副书记、湖北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的龚强华,曾任原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大副主任、被原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于“实干局长”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陈鼎益,襄阳市政协副主席潘巧莲、龚爱华等。

育人为本,特色突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襄阳一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崇德鸿文,励行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特别是近年来,襄阳一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要位置,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验式德育工作体系,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学生文明守纪,校园风清气正,并涌现出不少道德楷模。

2009年6月,高中毕业于襄阳一中的万莉莎在2009年“10·24”长江抢救落水少年的英勇壮举中,与她长江大学的同学一起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10·24”英雄群体先后获得了“全国见义勇为英雄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等荣誉。2012年春,在高考备考进入冲刺阶段的紧要关头,襄阳一中高三(21)班张文驰同学毅然奔赴北京,为素不相识的4岁白血病患儿捐献骨髓。张文驰同学成为全国高中生捐髓第一人,是全国年龄最小的捐髓者。他2次登上人民日报,11次上中央电视台,被新华社等全国重量级媒体连续报道,被媒体誉为“90后最美中学生”。省教育厅授予他“雷锋式青少年”称号,团省委授予他“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市教育局授予他“全市优秀学生标兵”称号,团市委授予他“襄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改革发展,砥砺奋进

一直以来,襄阳一中在“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一中精神指引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走质量强校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襄阳市前列。近年来,面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国家新课程改革及襄阳市高中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襄阳一中毅然选择了改革强校之路。2014年,学校拉开了课堂教学改革大幕,经过4年艰苦努力,逐步探索出具有一中特色的“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质量迅速提升,高考成绩狂飙突进。

近四年来,襄阳一中在没有招收复读生情况下,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逐年升高。2014年158人,2015年273人,2016年达到486人,其中李博辉同学以663分勇夺襄阳市区(除四中、五中外)理科状元。

2017年高考,襄阳一中创造了新的辉煌。过一类重点大学线589人(不含体音美),其中理科418人,文科171人,郭兆祥同学以632分勇夺襄阳市区文科状元(除四中、五中外),位居全大市前50名,全省前220名。理科一类重点大学过线率高达47%,文科一类重点大学过线率高达37%,均大幅度高于襄阳市平均一类重点大学过线率。理科A班班均过一类重点线58人,过线率高达80%,文科A班班均过一类重点线42人,过线率高达65%。理科有35名学生进入全省高分段,文科有 11名学生进入全省高分段。

此外,132名中考成绩在全市7000名开外的学生经过一中三年培养考上重点大学,创造了低进高出的神话。文科:徐润东中考486,高考609;周世元中考496.5,高考595;马文禹中考470,高考566;李奥玲中考480,高考573;石蓓嘉中考497.5,高考581;熊兴怡中考469.5,高考558;张雨馨中考440,高考538,钟澳庆中考480,高考584;熊慧钰中考438,高考565……理科:李伟中考519,高考617;游星河中考472,高考613;赵卓彦中考492,高考592;李路遥中考482.5,高考584;徐子昂中考400,高考515;王冲中考440,高考592;万发辉中考486,高考603;袁建辉中考496,高考586……由于教学质量突出,学校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荣誉称号。

师资雄厚,条件一流

环境优雅。校园占地面积约53506平方米,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互相分离,彼此独立。校园绿化面积约5500平方米,花草簇拥,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一年四季,景致不同。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色文明学校”、“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园林式学校”、“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师资雄厚。襄阳一中现有专任教师255人,学历合格率100%,隆中名校长1人,湖北省特级教师4人,湖北名师1人,隆中名师9人,高级教师106人,占比40%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5名。近年来,学校新引进教师均为985、211重点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2013年以来,教职工获得国家级教科研成果22项,省级70项,市级166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57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96篇,市级刊物发表论文110篇。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立项30项,结题17项。还有一大批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襄阳一中教师不仅学识渊博,且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深得上级认可,深受学生喜爱。仅2017年,学校就有5位教师被市教育工会评为“2016—2017学年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1位教师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授予“师德标兵”称号,2位教师被市教育局评为“2017年度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条件一流。襄阳一中办学条件在襄阳市居第一方阵。建有教学楼三栋,一个年级一栋楼,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拥有省达标图书馆,建有学生宿舍四栋,能满足学生住宿需要。建有高标准学生食堂三个,均达到省A级食堂标准,引进多家餐饮企业经营,引入竞争机制,餐品丰富美味,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拥有全塑胶操场一个,学生有充足活动场地。教室多媒体设备全部更换为多功能一体机,这在全市高中中是走在前列的。教室、学生寝室全部安装空调。

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健康学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等级AA级单位、市直属学校综合考评优秀单位、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先进党委(党组)中心组、襄阳市“群众满意的中小学”、全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平安单位、综合考评优秀单位、襄阳市市直教育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优秀单位、市直教育系统“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单位、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直教育系统示范基层党组织、襄阳市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襄阳市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襄阳一中处在最好的时代,当前正在建设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名副其实的省级示范高中宏伟发展目标感召下阔步前进、扬帆远航!奋进的襄阳一中热忱欢迎有志学子、优秀教师!

襄阳一中坐落于秦巴山脉的岘山之北、汉水之阳,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是全国基础教育名校、湖北省示范高中、襄阳市市直重点高中、襄阳市群众满意学校。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襄阳一中创办于1897年,由加拿大原外交部长助理、为中加建交做出重大贡献的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切斯特·朗宁之父创办,是襄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始名为“鸿文书院”,后改为“鸿文中学”,1928年易名为“岘北中学”,1952年被原襄樊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湖北省樊城初级中学”,1956年改名为“襄樊市第一中学”,2010年定名为“襄阳市第一中学”。

襄阳一中不但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0年至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党员肖楚女、谢远定同志的影响和组织下,鸿文中学先后有30余名进步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校建立了党支部,中共鄂西北特委机关曾设在鸿文中学内。

学校办学历史上曾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如董曦辔(曾任湘鄂边区游击总司令)、马游(曾任襄阳县委书记、解放后任北大党委第二副书记)、高如松(解放后任襄阳专署第一任专员)、宋良猷(曾任鄂豫边省委书记)、李金铭(曾任红九军军长),还有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黄火青(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百年一中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余年来,襄阳一中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饱含教育报国情怀,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如被称为打造“中国芯”领军人物且先后受到胡锦涛、习近平两任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程旭教授,曾任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全国少工委副主任、现任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2011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团中央直属机关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书记的张朝晖,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成为业务骨干并挑起大梁的梅鸿,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羽毛球国际A级女裁判”的刘代娣,曾先后担任鄂州市委副书记、湖北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的龚强华,曾任原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大副主任、被原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于“实干局长”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陈鼎益,襄阳市政协副主席潘巧莲、龚爱华等。


育人为本,特色突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襄阳一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崇德鸿文,励行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特别是近年来,襄阳一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要位置,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验式德育工作体系,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学生文明守纪,校园风清气正,并涌现出不少道德楷模。

2009年6月,高中毕业于襄阳一中的万莉莎在2009年“10·24”长江抢救落水少年的英勇壮举中,与她长江大学的同学一起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10·24”英雄群体先后获得了“全国见义勇为英雄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等荣誉。2012年春,在高考备考进入冲刺阶段的紧要关头,襄阳一中高三(21)班张文驰同学毅然奔赴北京,为素不相识的4岁白血病患儿捐献骨髓。张文驰同学成为全国高中生捐髓第一人,是全国年龄最小的捐髓者。他2次登上人民日报,11次上中央电视台,被新华社等全国重量级媒体连续报道,被媒体誉为“90后最美中学生”。省教育厅授予他“雷锋式青少年”称号,团省委授予他“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市教育局授予他“全市优秀学生标兵”称号,团市委授予他“襄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改革发展,砥砺奋进

一直以来,襄阳一中在“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一中精神指引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走质量强校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襄阳市前列。近年来,面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国家新课程改革及襄阳市高中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襄阳一中毅然选择了改革强校之路。2014年,学校拉开了课堂教学改革大幕,经过4年艰苦努力,逐步探索出具有一中特色的“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质量迅速提升,高考成绩狂飙突进。

近四年来,襄阳一中在没有招收复读生情况下,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逐年升高。2014年158人,2015年273人,2016年达到486人,其中李博辉同学以663分勇夺襄阳市区(除四中、五中外)理科状元。

2017年高考,襄阳一中创造了新的辉煌。过一类重点大学线589人(不含体音美),其中理科418人,文科171人,郭兆祥同学以632分勇夺襄阳市区文科状元(除四中、五中外),位居全大市前50名,全省前220名。理科一类重点大学过线率高达47%,文科一类重点大学过线率高达37%,均大幅度高于襄阳市平均一类重点大学过线率。理科A班班均过一类重点线58人,过线率高达80%,文科A班班均过一类重点线42人,过线率高达65%。理科有35名学生进入全省高分段,文科有 11名学生进入全省高分段。

此外,132名中考成绩在全市7000名开外的学生经过一中三年培养考上重点大学,创造了低进高出的神话。文科:徐润东中考486,高考609;周世元中考496.5,高考595;马文禹中考470,高考566;李奥玲中考480,高考573;石蓓嘉中考497.5,高考581;熊兴怡中考469.5,高考558;张雨馨中考440,高考538,钟澳庆中考480,高考584;熊慧钰中考438,高考565……理科:李伟中考519,高考617;游星河中考472,高考613;赵卓彦中考492,高考592;李路遥中考482.5,高考584;徐子昂中考400,高考515;王冲中考440,高考592;万发辉中考486,高考603;袁建辉中考496,高考586……由于教学质量突出,学校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荣誉称号。

师资雄厚,条件一流

环境优雅。校园占地面积约53506平方米,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互相分离,彼此独立。校园绿化面积约5500平方米,花草簇拥,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一年四季,景致不同。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色文明学校”、“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园林式学校”、“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师资雄厚。襄阳一中现有专任教师255人,学历合格率100%,隆中名校长1人,湖北省特级教师4人,湖北名师1人,隆中名师9人,高级教师106人,占比40%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5名。近年来,学校新引进教师均为985、211重点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2013年以来,教职工获得国家级教科研成果22项,省级70项,市级166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57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96篇,市级刊物发表论文110篇。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立项30项,结题17项。还有一大批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襄阳一中教师不仅学识渊博,且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深得上级认可,深受学生喜爱。仅2017年,学校就有5位教师被市教育工会评为“2016—2017学年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1位教师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授予“师德标兵”称号,2位教师被市教育局评为“2017年度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条件一流。襄阳一中办学条件在襄阳市居第一方阵。建有教学楼三栋,一个年级一栋楼,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拥有省达标图书馆,建有学生宿舍四栋,能满足学生住宿需要。建有高标准学生食堂三个,均达到省A级食堂标准,引进多家餐饮企业经营,引入竞争机制,餐品丰富美味,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拥有全塑胶操场一个,学生有充足活动场地。教室多媒体设备全部更换为多功能一体机,这在全市高中中是走在前列的。教室、学生寝室全部安装空调。

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健康学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等级AA级单位、市直属学校综合考评优秀单位、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先进党委(党组)中心组、襄阳市“群众满意的中小学”、全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平安单位、综合考评优秀单位、襄阳市市直教育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优秀单位、市直教育系统“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单位、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直教育系统示范基层党组织、襄阳市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襄阳市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襄阳一中处在最好的时代,当前正在建设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名副其实的省级示范高中宏伟发展目标感召下阔步前进、扬帆远航!奋进的襄阳一中热忱欢迎有志学子、优秀教师!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