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 注册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低至0.01元/日,租用如上高精准广告位!    有偿发布信息,永久获赠如上免费广告位(自用/出租)!】
电子计算机专家夏培肃
摘要:

夏培肃,女,出生于重庆,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

...

姓名: 夏培肃

民族: 汉族

籍贯: 重庆

学历: 中央大学

职业: 电子计算机专家

出生地址: 重庆

出生日期: 1923年7月28日

取得成就

主要成就: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创办《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
代表作品:《英汉计算机辞典》
个人资料/履历

夏培肃,女,出生于重庆,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

人物生平
1923年(民国十二年)7月28日,夏培肃出生于重庆市,原籍四川江津。她上了4年半小学后,因病辍学。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夏培肃以同等学历考上重庆南开中学(当时称南渝中学)高中部。1939年,转学到国立第九中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夏培肃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1945年至1947年,为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研究生,在交通大学时,她师从张钟俊院士研究电路的张量分析。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夏培肃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电机系学习。在爱丁堡大学期间,她研究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种解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图解法,并利用非线性理论研究电子线路的变参数振荡。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做博士后。
1951年,夏培肃回国,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清华大学期间,她试制成功一个电解质溶液计算盘,这是一种模拟计算装置,可用来求电讯网络的稳态解和瞬态解,还可用来求高次代数方程式的根。
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提出要在中国研制电子计算机,夏培肃积极响应,并开始了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从此她的命运就和中国的计算机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53年初,在华罗庚的领导下,数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这个小组只有三个人,他们是闵乃大、夏培肃、王传英。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开始计算机的研究。当时,国内没有一本叙述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当他们从英文期刊中找到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时,由于当时还没有复印机,只能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录。数学研究所没有实验室,他们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他们3人经过半年的调研和初步的实验,提出了研制中国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想和技术路线。
1953年,夏培肃所在的计算机小组提出研制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设想。根据这个设想,这台计算机与美国在1951年完成的EDVAC计算机的规模相当,但其存储器准备采用示波管存储器,而不用EDVAC计算机所用的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1954 年,夏培肃转到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计算机小组继续开展研制这台计算机的工作。吴几康负责示波管存储器的研制,夏培肃负责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
1956年,根据规划,中国向当时的苏联购买计算机图纸和资料来仿制计算机。因此,夏培肃他们原来的计算机研制工作暂停。直到1958年,她才得以继续原来的工作。她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最大的改动就是将示波管存储器改为当时先进的磁芯存储器。该机被命名为107计算机。夏培肃完成了该机的总体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工程设计、部分电路设计以及调试方案设计,并参与电路测试和部件、整机调试。
1960年,夏培肃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107计算机。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夏培肃一直研究如何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探索实现高性能计算机的技术,并负责研制成功多台高性能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夏培肃有效地解决了大型计算机中的高速信号传输时出现的波形畸变问题。她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提出全机特性阻抗匹配的概念、导线不分支原则、分布式地网等思想。此项研究成果为国内多个研制大型高速计算机的单位所采用或参考。她也据此为自己后来负责设计研制的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制定了具体的工程设计规范,取得了很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1968年,夏培肃提出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原理(美国学者于1969年发表了同样的原理),可以大大提高流水线计算机的时钟频率,或使用较慢的电路实现过去只有高速电路才能实现的高速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末期,夏培肃主持研制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并得以成功。她提出总体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和工程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想,使运算速度显著提高。该机的最高运算速度为每秒1400万次,高于美国当时对中国禁运的同类产品的运算速度。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夏培肃研究分布式计算机和并行计算机,先后负责GF-10功能分布式阵列处理机系列和BJ 并行计算机系列的研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夏培肃多次以书面的形式向领导部门建议中国应开展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设计,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通用CPU芯片及其产业的发展,否则,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将永远受制于人。
1981年,夏培肃受邀赴美国第8届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会议作特邀报告。
1985年,夏培肃受邀赴美国CDC公司总部商讨合作事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夏培肃提出基于反图拓扑的可伸缩的高速互连网络,已在国内外申请3项专利。
1978年和1986年,夏培肃先后创办《计算机学报》和英文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并担任第一任主编。这两份学术刊物已分别成为EI、SCI的索引刊物。
1983年6月,夏培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夏培肃作为中国科学院对英国皇家学会的交换教授,去英国多所大学讲学,被赫里奥—瓦特大学聘为访问教授。为了表彰她对计算技术的贡献,该校在隆重纪念蒸汽机发明者瓦特命名100周年时,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1991年,夏培肃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00年前后,年事已高的夏培肃没有再去牵头申请新的科研项目,逐步淡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第一线科研工作。
2014年8月27日11时10分,夏培肃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荣誉成就
1982年 ”150数组处理机的研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992年 “用于混沌研究的并行计算机”项目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3年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8年 《英汉计算机辞典》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
2000年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
2003年 获计算所研究生导师杰出贡献奖
2011年 获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终身成就奖
延展资料

【广

详情】

相关内容

问答
贴吧
评价
 发布者简介

【广告

详情】

【广

详情】

【广

情】

有偿反馈 , 有奖互动!

注册成会员,发布赚现钱

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见,建议,投诉,咨询,表达…

无需注册(会员请登录 提问 点评 发帖 图片

主题:

描述:

验证码:

【广告

详情】

【广告

详情】

您可能还需要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