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 注册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低至0.01元/日,租用如上高精准广告位!    有偿发布信息,永久获赠如上免费广告位(自用/出租)!】
中国核物理学家于敏
摘要:

于敏,男,汉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

姓名: 于敏

民族: 汉族

籍贯: 中国

学历: 北京大学工学院

职业: 中国核物理学家

出生地址: 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

出生日期: 1926年8月16日

取得成就

主要成就: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个人资料/履历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教育经历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
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工作经历
1951年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
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
1965年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之后,于敏在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
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研究领域,卸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2019年1月22日上午10时,于敏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荣誉成就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8年11月,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8年12月18日,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主要成就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敏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延展资料

【广

详情】

相关内容

问答
贴吧
评价
 发布者简介

【广告

详情】

【广

详情】

【广

情】

有偿反馈 , 有奖互动!

注册成会员,发布赚现钱

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见,建议,投诉,咨询,表达…

无需注册(会员请登录 提问 点评 发帖 图片

主题:

描述:

验证码:

【广告

详情】

【广告

详情】

您可能还需要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