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消化内科医生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方秀才主任医师教授大数据

方秀才,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1984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内科临床药理室访问学者,2002年-200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访问学者。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和消化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20年,专注功能性胃肠病、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治,包括假性肠梗阻、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功能性胃肠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直肠癌术后排便障碍等。对消化道疑难疾病和重症患者的诊治、对多系统跨专业患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兼秘书,国际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研究组(ISNM) 国际指导委员会成员,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胃肠病学等杂志编委。负责修订“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07)”,主要参与修订中国“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目前负责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近5年发表文章32篇,其中SCI7篇。是《罗马III:功能性胃肠病》主译,《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主编,《胃肠急症学》副主编。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院校优秀共产党员、美国动力协会青年研究者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现兼任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培训项目负责人。

业务专长:功能性胃肠病、胃肠动力性疾病。包括假性肠梗阻、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功能性胃肠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直肠癌术后排便障碍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消化内科张澍田主任医师教授大数据

张澍田,男,主任医师,教授,院长,消化科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北京市第12届人大代表、北京市青联常委、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刊》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科技导报》、《北京医学》、《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当代医学》、《中华内科杂志》、《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临床侧重于消化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如早期癌的内镜下切除,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结扎和硬化、溃疡病出血的内镜下止血,胆结石的内镜下取石,胰腺炎的内镜治疗。在第五、六届国际治疗内镜及胃肠病学术会议及第二届中国消化疾病学术周进行现场操作表演。科研侧重于消化系癌前疾病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及早诊、早治。承担95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一项、国家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十二五重大专项一项,863课题一项,作为973项目负责人主持973前期项目一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三项,北京市科委、教委、医管局等项目八项。作为第一作者的“中药鸦胆子的新用途---治疗胃溃疡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一作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作为主编之一撰写专著二本,作为副主编之一撰写专著七本,作为第一译者翻译专著一本,为五本专著撰写其中部分章节。社会兼职:北京市第12届人大代表,北京市青联第七、八届委员、常委。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4年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人部【2005】64号);2005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06年度“十百千”人才工程“百”人才;2008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2015北京市领军人才。
发表专著
《消化疾病新视野》2004、2005、2006、2007
《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疑难问题及对策》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消化内科杨爱明主任医师教授大数据

杨爱明,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兼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胃疾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市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执业药师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
曾经在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等地学习了ERCP、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技术、内镜治疗技术、内镜下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早期癌治疗等。
多年来完成大量的内镜诊治工作,包括胃镜、结肠镜、超声内镜和ERCP等;开展多种内镜下治疗新技术包括EMR、ESD技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技术,胰腺假性囊肿的内镜下引流技术,胆管内超声检查术等。是我国最早开展内镜超声应用与研究工作的医生之一。
2009年开始组织国内9个中心的课题“胃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多中心技术体系建立和应用研究”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4年“胃早癌筛查”获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资助。2016胃早期癌诊断多中心研究获“十三五”资助。在国内外重要医学杂志上共发表论著70余篇,参予编写专著20余部。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2010、2015年连续两次获得中央保健先进个人称号。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消化科丁士刚主任医师教授大数据

丁士刚,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消化科主任。1985年7月山东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在胃粘膜保护、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上胃肠癌前病变(肠化、萎缩及异型增生等)、胃癌生成、转移及预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上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胃癌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

1997年1月至1997年3月赴日本东京参加JICA早期消化道肿瘤诊治研修班。1996年-1997年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华西医大)学习,200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交流半年。 2003年6月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完成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课题,胃癌研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之一。课题“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差异蛋白质的确定及其机制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是卫生部卫生行业专项基金子课题负责人,国际合作项目“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人群干预研究”的主要参加者。 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教育部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毕业研究生3名,在读研究生4名。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或担任大会主持。

发表了“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microvessel density determined by CD34 or CD105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gastric lesions.( Human Pathology, 2006, 37: 861-866 , IF: 2.81) ” , “Potential prognostic value of circulating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vivo, 2005, 19(4): 793-795,IF:1.88) ”, “Distinct roles of VEGF-A and VEGF-C in tumor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 (Oncology Reports, 2007, 17(2): 369-375, IF: 1.56)”“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分析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等论文70余篇。

参加《现代胃肠病学》、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第三版等10余部消化专著的编译工作。1990年获北京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曾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青年委员。现任北京市及海淀区医疗技术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