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省自治区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中蜂所大数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是在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于1958年创建的国家级研究所,是当今世界蜂业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性研究所。其研究方向和任务是:以提高我国养蜂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蜂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探索高新技术在蜂业科学上的应用。
  自建所以来,承担国家蜂业科学的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863”、“948”及国际合作等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作为牵头单位,主持全国性的蜂业科技攻关计划,引领国内蜂业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自2008年开始主持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8年启动蜂业提质工程项目、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将通过重大科技任务牵引、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集聚全国农业科研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同促进我国蜂产品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研究所已取得科研成果104项,其中获奖成果80项(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奖39项);获授权专利302项,其中发明专利133项;编写出版科学专著和科普书210余部,为推动中国蜂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12人,其中研究员28人,副研究员32人;具有博士学位 57人,硕士学位24人。研究所以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蜂种质资源与育种、蜜蜂蛋白质组学、蜜蜂病虫害生物学、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等方向组建了七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所拥有农业农村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蜂产业技术体系)、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蜂产品加工分中心、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和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另设有中国蜂业杂志社,面向全国发行《中国蜂业》杂志。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国养蜂学会挂靠蜜蜂所。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蜂业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研科技有限公司为所属公司。
  在新形势下,蜜蜂所将按照“四个面向”和“两个一流”的总体要求,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神聚力,以国家蜂业重大需求为目标、国际蜂学科技前沿为方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为农业科学发展和国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武汉岩土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创建于1958年10月,当时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力学研究所”,1970年7月实行双重领导,于同年12月15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湖北岩体土力学研究所”,1985年4月23日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岩土所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建所六十多年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武汉岩土所现有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下工程灾变与防护工程实验室、环境岩土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研与技术支撑平台;武汉中科岩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科科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平台。

  2016年以来,武汉岩土所按照中科院统一部署,确定和完善了研究所“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规划,一个定位:“定位于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重大工程安全与灾害控制﹑深部资源及能源高效安全开发﹑废弃物地质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三个重大突破:“深部硬岩工程灾害的结构面效应与控制、西部地区软弱岩体与土石混合体边滑坡失稳机制与灾害防治、重大土工构筑物失效破坏的多场耦合机制与安全保障技术”;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下工程灾害控制、复杂地质盐岩能源储备与非常规油气开发、CO2地质利用与封存稳定性评价与监控、南海岛礁工程稳定性及地下淡水可持续利用评价与控制、岩体工程动力安全性评价与控制”。

  自建所以来,武汉岩土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为岩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有3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2019年底,在所工作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一线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0%,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占72%。武汉岩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牵头建设单位,现设有岩土工程、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拥有一支以院士领衔、一批将帅人才领军、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工程经验丰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自1981年恢复招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1500余人,已毕业900余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0人,在读研究生284名(博士生179人)。多年来,研究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为100%。

  建所以来,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近200项(包括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84项)。授权专利964项(其中发明专利458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专著与译著102部,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309项。2000年至2019年12月,有1288篇论文被SCI收录,EI及I STP论文共4589篇。

  武汉岩土所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挂靠单位之一,也是其下设的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武汉分会的挂靠单位。主办了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与EI收录期刊《岩土力学》,承办了EI核心版收录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本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川藏铁路”和“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按照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三重大产出”指导方针,围绕岩土力学与工程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推动研究所四类机构分类改革,积极部署实施研究所“一三五”发展战略规划,重点聚焦于重大工程灾害防护、资源与能源开发、海洋与生态环境保护三大领域中的创新研究工作,开创研究所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成为本学科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自动化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成立于1956年10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和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自动化所同时是“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的法人建设单位,也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具有从智能机理、智能芯片、智能算法到智能系统完整的学科分布和优势领域。 

  六十多年来,自动化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国发展初期,自动化所开拓了我国的控制科学,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改革开放年代,自动化所开创了我国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的新领域;1990年代,自动化所以控制科学为基础,率先布局了人工智能研究;2010年起,自动化所率先布局类脑智能研究,逐步形成了从感知、认知到决策智能的系统布局,并产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自动化所长期坚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在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芯片等领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从原始创新、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到技术转移转化的智能技术生态,正在迈入国际上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机构。 

  自动化所现设科研开发部门14个,包括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脑网络组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还有若干与国际和社会其他创新单元共建的各类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截至2019年底,自动化所共有在职职工932人。其中科技人员81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36人;IEEE Fellow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 

  自动化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1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014人(其中硕士生497人、博士生517人)。在站博士后69人。  

  自动化所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挂靠单位;是《自动化学报》、《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的主办单位。 

  新的征程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始终围绕“打造新时代智能科学与技术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目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布局,心无旁骛,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岩溶地质研究所大数据

岩溶所创建于1976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岩溶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岩溶景观与洞穴旅游资源评价、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研究等六个业务方向。

 设置有7个职能处室,10个技术业务部门,2个服务部门。人员编制275名。现有职工2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50人;博士40人,硕士141人。

岩溶所拥有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研究中心、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广西岩溶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1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其中4个为部级)。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洞穴专业委员会挂靠岩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岩溶技术委员会(编号:ISO/TC319)落户岩溶所。

建所以来,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1000多项,获国家和部局级奖励90多项,出版专著70多部,发表SCI期刊论文50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1500多篇。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南海海洋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国立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现有在职职工656人,其中正高级人员103人,研究生导师21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计划或国家重点研发任务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6人,国家基金重大项目1个、创新群体1个,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1个、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2个、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1个。拥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重点研究热带边缘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以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边缘海与大洋板块相互作用和岛礁工程环境保障为战略主题,聚焦生态文明和国防安全建设工程,着力突破海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建成国际水平的热带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移转化三高地,从而为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和维护海洋权益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设有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地化所共建)、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中科院南海岛礁综合性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海外基地)以及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海洋环境工程中心等。拥有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国家野外试验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国家野外试验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西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和南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有“实验1”号、“实验2”号和“实验3”号3艘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和可长期并靠三艘船、长度为115米的淡水码头,正在建造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三五”项目“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还拥有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海洋环境检测中心、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和海洋信息服务中心。目前,南海海洋所牵头,联合广州能源所和华南植物园等24家研究所筹建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50家单位筹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近60年来,南海海洋所共取得科研成果近800项,获国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60项,相关科技创新团队荣获中共中央授予的“模范集体”称号(2018年);代表性成果有“热带海洋微生物新型生物酶高效转化软体动物功能肽的关键技术”、“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系及动力机制”和“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资源环境和权益综合调查研究”等。目前主持、承担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基金项目等300余项。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联系与合作,重点发展与欧、美、日、澳等海洋科学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斯里兰卡与斯方共建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   

  南海海洋所是中科院及全国海洋科研机构首家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科研单位,拥有“工程勘察证书(海洋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测绘资质证书(乙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等。每年承担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或院地合作项目100余项。是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分会、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等的依托单位。编辑出版《热带海洋学报》(核心期刊)。曾获广东省“文明单位”和广州市“文明单位”。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成都山地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由196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发展而来,1966年2月改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197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1989年实现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并采用现名,2002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2015年4月进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特色研究所建设首批试点。 

  成都山地所以“认知山地科学规律,服务国家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其基本定位是以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致力于为“增强我国防御山地灾害能力、保障山区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成都山地所拥有中科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山区发展研究中心和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四个研究学科单元,设有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测试与模拟试验中心两个关键支撑平台,建立了以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中科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中科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等3个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其他6个院所级台站构成的长江上游、西藏高原环境灾害与生态安全观测平台,参与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参与共建国家测绘局工程技术中心1个,建有1个480m2的科技展馆。

  自建所以来,结合区位优势、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基础,面向国家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山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截至2019年12月,成都山地所共有在职职工278人,其中正高级47人,副高级7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3人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关键技术人才等人才计划入选者17人,获得过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天府万人计划等荣誉称号者20人;另有博士后在站人员24人。  

    成都山地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岩土工程、土壤学、生态学等5个博士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岩土工程、土壤学等6个学术型硕士培养点,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2个专业型硕士培养点,并设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有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秘书处(CNICIMOD),挂靠有四川省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地质分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主办有SCI期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和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山地学报》。

  近年来,成都山地所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院地合作与国际合作,积极打造科技信息共享平台,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山地科学研究机构迈出了坚实步伐。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前身是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于1929年4月;1960年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及相关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主要研究方向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两门基础学科。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建有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156人,在读研究生8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人、硕士研究生44人)。

历史沿革

1929年4月,研究所前身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于北京,主要从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及化石研究。

1929年12月,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至1937年,裴文中、贾兰坡等先后在周口店已发掘出包括五个完整头骨在内、约四十个个体的北京猿人材料和大量的动物化石,共计1221箱。

1937年,抗战爆发,抗战期间除有人员北京留守外,杨钟健迁至云南成立地质调查所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室继续工作,开展了为期近8年的以云南禄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为重点的考察与研究。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生代研究室迁回南京。

1949年10月,周口店由贾兰坡主持,恢复了发掘工作。

1951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在南京成立,新生代研究室改为下设的新生代及古脊椎动物组,杨钟健为主任。

1953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在北京成立,并设周口店工作组,成为中国第一个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研究的独立机构。

1955年12月,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推选杨钟健为主任。

1956年3月,研究室成立低等脊椎动物组,高等脊椎动物组,人类化石及文化组,改周口店工作组为工作站。

1956年10月,太原工作站成立(1960年太原站下放给山西分院,1972年撤销)。

1957年9月,古脊椎动物研究室改名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三个研究组提升为研究室。

1960年4月,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名沿袭至今,下设低等脊椎动物室、高等脊椎动物室、古人类室和新增设的新生代地层室及周口店、太原两工作站。研究所技术辅助科室有化石修理室,模型装架室,绘图室,照相室,图书室,编辑室及标本馆等。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992年,研究所机构调整,设有古鱼形动物研究室、古爬行动物研究室、早期哺乳动物研究室、晚期哺乳动物研究室、古人类研究室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室及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撤销了C14测年实验室,孢粉实验室;增添了科技开发公司和面向社会的中国古动物馆。

1995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7年后,研究所又恢复了古低等脊椎动物研究室、古哺乳动物研究室、古人类研究室和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的编制。

2002年,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进行院市共建,改变周口店猿人遗址的管理体制。市政府则对遗址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工作负责,研究所仅负责周口店遗址的科研工作,拥有发掘权、标本权和研究权。

2004年5月,科技开发中心并入中国古动物馆。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