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人民政府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米林县政府大数据

米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地区西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县政府驻地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80公里,距林芝市所在地八一镇72公里。东南部与墨脱县相接,西部与朗县相连,北部与林芝县、西北部与工布江达县相毗邻。米林县是一个边境县,边境线长180公里。

米林藏语为“药洲”之意,全县辖米林镇、卧龙镇、派镇、里龙乡、扎绕乡、羌纳乡、丹娘乡、南伊珞巴民族乡8个乡(镇),67个村(居)。全县总人口2.86万人。主要有藏、汉、珞巴、门巴、侗、回、彝、土家、羌等9个民族,总面积0.95万平方公里。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河段长250公里。全县有5条较大的支流,境内河流总长1077公里。米林县具有较强的区位发展和资源禀赋优势,拥有铁路、机场、高速公路。

米林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地53.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91%,林木总蓄积量9800万立方米。主要林木品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落叶松、高山栎、青冈和巨柏等。林下资源种类繁多,有虫草、贝母、天麻、丹参、红景天、当归、三七、雪莲、秦艽、沙棘、雪山一枝蒿、三颗针、松茸等。野生动物有野牦牛、叶猴、香獐、水獭、熊、羚羊、野鸡等。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苹果、梨、核桃、桃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油菜、豌豆、荞麦等。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还有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形成的江水倒流奇景,丹娘沙丘、南伊原始森林景观和终年不化的冰洞及珞巴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等。

近年来,米林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1251”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旅游兴县、实干立县,产业融合、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全县呈现“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转型升级、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干群感恩奋进”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绿色米林、健康米林、多元米林、美丽米林高质量发展。2018年预计实现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82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3445万元,同比增长10%;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20.5%;预计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3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78元,同比增长13%。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波密县政府大数据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极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地处东经94度0007-96度3004,北纬29度2106-30度4026。全县总面积16578平方公里,318国道从县中心穿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距林芝市政府驻地巴宜区230公里,距昌都市八宿县217公里。1959年成立波密县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为冲积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8.5℃,1月均温零下0.2℃,7月均温16.5℃,年降水量900毫米。农作物主要产小麦、青稞、油菜等,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有海拔最高的茶园133公顷,所产茶叶质量颇佳。也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岗乡自然保护区是山地温带针叶林的典型。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极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其中卡钦冰川长35千米,面积172平方千米,冰舌末端伸入森林,下达海拔2500米的地方,蔚为壮观。行政区划编辑区划沿革

1997年,面积20347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1镇10乡:扎木镇、古乡、倾多乡、许木乡、八盖乡、玉仁乡、多吉乡、康玉乡、松宗乡、玉普乡、易贡乡。县政府驻扎木镇。2000年,波密县辖3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7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松宗镇1600人、倾多镇4350人、扎木镇6651人、多吉乡2772人、玉普乡1302人、许木乡2503人、玉仁乡2300人、康玉乡1564人、八盖乡1344人、易贡乡1108人、古乡1254人。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工布江达县政府大数据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行政隶属于林芝市,南与米林、加查、桑日县接壤,北界嘉黎县,东与波密县比邻,西与墨竹工卡县毗邻。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平均跨度70公里,总面积12886平方公里。318国道贯穿全县。

工布江达县地处尼洋河中上游,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峰林立,尼洋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1700—2000米。年均气温6.2℃,年日照时数2016小时,年无霜期156天,年降雨量646毫米。

全县辖3镇6乡,80个行政村(居)。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牧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等多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

工布江达县气候独特、生态良好,野生动植物、森林、操场、旅游、水能、矿产等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共有野生动物63种,野生植物335种,各种中药材近300种,有松茸、青冈菌等食用菌约80种,是西藏虫草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国家藏猪遗传资源保护区、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境内有国家AAAA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巴松措、朱拉河湿地公园、工布自然保护区、白唇鹿自然保护区,还有太昭古城、阿沛古庄园、秀巴千年古堡等沿尼洋河分布的九点一线风光带和新措、仲措、巴嘎神山、多吉扎森岩等诸多特色旅游景点。用16字概括为“地广人稀、位置重要、天朗气清、资源丰富”。

“地广人稀”,是指全县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49万人。

“位置重要”,是指我县是交通要道,是林拉往来的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林拉高等级公路通车后。

“天朗气清”,是指我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峰林立,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

“资源丰富”,是指我县各类资源丰富,县城境内有大小景点56处,不仅有仲措、新措、巴嘎神山、多吉扎森岩等,还有1个国家5A级景区、2个国家级公园、2个生态保护区及3个本土文化,11个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还有错高藏猪、娘亚牦牛、朱拉松茸等3个优质农产品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林芝地区政府大数据

(一)历史地理

    林芝古称“工布”,藏语意为“太阳宝座”,是藏族等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公元7世纪,吐蕃政权建立,工布地区纳入“约茹”(左翼)军政区域管辖。和平解放后,1956年6月,成立塔工“基巧”办事处;1960年2月,成立林芝地区专员公署;1964年5月,撤销林芝地区专员公署;198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林芝地区;2015年3月19日,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地级林芝市。

    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平均海拔3100米,东与昌都市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市交界,北与那曲市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长353.2公里,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素有“人间净地、醉美林芝”之美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被列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单位,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市正式对外运营的旅游景区(点)28处,A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旅游景区3个。林地面积653.8万公顷、森林面积54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6%,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生物基因库”“高原氧吧”,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9年底,全市总人口23.8万人,同比增加0.5万人、增长2.2%。主要有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纳西族等35个民族和僜巴。全市共设7个县(区),即巴宜区、工布江达县、朗县、米林县、察隅县、波密县、墨脱县,54个乡镇(34个乡、20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498个村居。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9年,林芝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发展稳定生态各项工作,努力践行“五个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五个林芝”,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2.45亿元,同比增长8.1%;人均生产总值达73224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27亿元,同比下降22.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96亿元,同比下降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21亿元,同比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89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041元,同比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0元,同比增长12.8%。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普兰县政府大数据

一、地理位置

普兰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峡谷地带,冈底斯山和西喜马拉雅山之间,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位于东经80°27″-82°30″,北纬30°00″-31°13″之间,东西最大距离19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0千米,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普兰县面积13.179平方千米,是阿里地区最小的县域,耕地面积1.1万亩。

二、地形地貌

普兰县海拔3900米。地处马甲藏布流域,具有山地灌丛草原景观。普兰县城地形特殊,纳木阿比峰和那尼雪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是阿里地区中“雪山环绕的地方”。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

三、气候

普兰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均温3℃,极端最高温26.5℃,极端最低温为-27.5℃,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

四、地质

普兰县以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等为主,灌丛、沼泽、荒漠草场分布少。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黑钙土等为主,有机质、氮、钾含量高。

五、水文

马甲藏布河,位于县驻地西北部,藏语意为“孔雀河”。汉字曾译马甲咯布、麻楚河、孔雀河。源于境内西南部,东南流出国界入尼泊尔境,改名为呼那卡那里河,汇入恒河,最后注入印度洋。在中国境内全长110千米;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