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区/县查找人民政府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普兰县政府大数据

一、地理位置

普兰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峡谷地带,冈底斯山和西喜马拉雅山之间,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位于东经80°27″-82°30″,北纬30°00″-31°13″之间,东西最大距离19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0千米,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普兰县面积13.179平方千米,是阿里地区最小的县域,耕地面积1.1万亩。

二、地形地貌

普兰县海拔3900米。地处马甲藏布流域,具有山地灌丛草原景观。普兰县城地形特殊,纳木阿比峰和那尼雪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是阿里地区中“雪山环绕的地方”。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

三、气候

普兰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均温3℃,极端最高温26.5℃,极端最低温为-27.5℃,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

四、地质

普兰县以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等为主,灌丛、沼泽、荒漠草场分布少。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黑钙土等为主,有机质、氮、钾含量高。

五、水文

马甲藏布河,位于县驻地西北部,藏语意为“孔雀河”。汉字曾译马甲咯布、麻楚河、孔雀河。源于境内西南部,东南流出国界入尼泊尔境,改名为呼那卡那里河,汇入恒河,最后注入印度洋。在中国境内全长110千米;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改则县政府大数据

一、区域位置

   改则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东部,藏北高原腹地。东经81°59′—86°,北纬31°30′—35°40′,东与那曲地区的双湖、尼玛县相接,东南与措勤县相连,南与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毗邻,西与革吉县、日土县接壤,北以昆仑山为界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民丰县交界。东西长450公里,南北宽670公里,总面积13.56万平方公里,是阿里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纯牧业县,约占阿里地区总面积三分之一。全县地势高亢,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而且相当大的地面海拔高度在5000米,尤其是北部。从总体来看地表坦荡起伏不大,给人以远看似川,近看是山的感觉。在高原上还可以看出两级平面,它们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为4500—5000米、5200—5500米。5200—5500米这一级平面多以山原形态出现,在地表的展现形式往往是一系列宽度不等的、顶面宽缓,波状起伏的低山丘陵之间镶嵌着湖盆式宽谷。4500—5000米这一级平面,形态更加宽缓,山顶更平缓。在县境四周,耸立着一些高山,如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处的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山,西面与日土相邻的马尔岗木山等。在这些山中不少山峰海拔超过6000米有的终年积雪,银装素裹。虽说境内地表起伏不大,但从最高点——乌斯腾塔格山(海拔为6878米)的冰峰与最低点(海拔4394米)的洞措湖水面相比,高差为2484米。全县均为高山河谷地带,山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昆仑山、隆格尔山、达日龙、波杂、查多岗日、藏萨岗日、岗阿若、夏岗坚等主要山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乌斯腾达格峰,海拔6878米。

二、人口分布

改则县为阿里地区牧业大县,2016年底,全县总人口25349人和6737户(牧户22469人;城镇2880人)。

三、经济发展

201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51891万元。第一产业值20043万元;第二产业值7337万元;第三产业值2451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385万元;财政收入达234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7940元。

四、自然资源

改则县自然资源丰富。东经83°13′—86°,北纬31°44′—35°04′。属羌塘自然保护区。据生物化石与孢粉分析证实,羌塘地区在更新世晚期尚是温带森林草原,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起过程中,原来的森林草原退出该地。同时蒙新世等地的草原成份逐渐进入,许多植物适应高原生态环境,成为这一地区代表种。现代植被类型在我国植物区划系统中属青藏高寒植被区域,高原中部草原区域,北羌塘高原高寒草原区,植被以高原寒带荒漠草原为主,主要以紫花针茅型、藏北蒿草型、硬叶苔草型组成。北部无人区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许多属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野驴、雪鸡、盘羊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主要有岩金、砂金、铜金、铂金、硼镁矿、天然碱、食盐、钾盐、冰洲石、石膏、煤矿、软玉石等。具有开发利用的有金矿、硼镁矿、铜矿以及卤虫、食盐等。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革吉县政府大数据

——革吉县历史沿革。革吉意为善缘增生之地!有写作སྒེར་རྒྱས།,意为兴旺发达的私人领地。最初来自青海玉树杂多地方的7户人家,去朝拜神山圣湖,后来定居此地。后与当地土著发生冲突,并告政府,而政府以对付强盗、维护雄巴牧民、盐湖等条件允许定居此地。后来革吉部落的人数超过当地人,因他们的老家地名为革吉,所以此地名为革吉。

西藏民族改革前,境内有革吉、帮巴、亚热、塞利浦、却藏、结克七个部落,与藏北其他部落组成“藏北十八区”,为阿里噶本直辖区。1960年8月16日,在评叛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经中共西藏工委和阿里分工委批准,中国共产党革吉县委员会、革吉县人民政府在那普草滩宣告成立,归阿里专区管辖。1961年4月至11月间,按各部落传统习惯放牧地区,在境内设帮巴、雄巴、盐湖和亚热4个区,并先后成立区委、区公所和15个乡人民政府。1971年,全县15个乡全部改称人民公社,实现“人民社会化”。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1999年,在“撤区并乡”工作中,帮巴区、盐湖区、雄巴区、亚热区分别改为革吉镇、盐湖乡、雄巴乡、亚热乡,新建文布当桑乡。

——革吉县地理位置。革吉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阿里地区中部,东邻改则县、西邻噶尔县、北邻日土县、东南接仲巴县、南邻普兰县,距狮泉河镇112千米,距拉萨1640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80°19′—83°11′,北纬30°11′—33°43′。境内东西宽约260公里,南北长约330公里。

——革吉县气候条件。革吉县气候特点为“一高二大三低”、“一长一短”、“一多一少”。“一高二大三低”“一高”海拔高,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二大”风沙大、温差大,冬季风大风频,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三低”气压低、含氧量低、气温低,气压常年在600hpa左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50%,最低气温零下42.6摄氏度;“一长一短”采暖期长、作物生长期短,平均年采暖期长达9个月,作物生长期仅3个月;“一多一少”自然灾害多、年降雨量少,旱灾、风灾、雹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有“十年九灾”之说,年均降雨量仅为70-100毫米。

——革吉县自然环境。革吉县属藏北羌塘高原大湖盆区,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河流有森格藏布、阿毛藏布、帕莫藏布等;湖泊多达80余个,多为咸水湖。草场面积大,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9.9%,生长草原低草,适宜放牧藏系山羊、绵羊、牦牛等高原畜种,是一个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纯牧业县。高海拔山峰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1座,其中最高峰无名峰海拔6434米。此外还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资源,无任何工农业污染,天蓝、水清、空气新。

五、革吉县行政区划和人口。全县国土面积46104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5638.4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784.84万亩,境内辖4乡1镇,分别为亚热乡、盐湖乡、文布当桑乡、雄巴乡、革吉镇,18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52个村民小组。全县有藏、汉、回、维、门巴、土族等9个民族,总人口18208人,其中牧民群众16842人;城镇人口1366人。

——革吉县社会事业。革吉县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统筹做好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社会救助等重点工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好利民惠民“十三件实事”,使广大牧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高的收入,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牧民群众幸福指数。全县共有学校6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5所,现有专任教师210人,在校生2703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849人,入学率为99.84%,初中在校生583人,毛入学率为101.28%,6周岁儿童入园271人。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6个,其中县人民医院1所(含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5所,在职医务人员70人;电视台1座,电视卫星单收站126个,电影放映队6个,调频广播站1个,五保集中供养中心1个。

——革吉县党的建设。革吉县坚把党建作为第一抓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活动等,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切实推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全县党建工作水平,党的基层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全县共有行政单位72个,企事业单位43个,干部职工1084人,其中党政干部528人,专业技术人员533人、工人23人;少数民族干部884人,占81.5%,汉族干部200人,占18.5%;女干部467人,占43.1%;地(厅)级干部1名;县(处)级29名(含2名援藏干部);全县共有5个乡(镇)党委,5个党组(人大党组、政府党组、政协党组、检察院党组、法院党组),1个基层党委(公安局党委),1个党总支部(盐湖乡羌麦村党总支),56个党支部,1738名党员,其中农牧民党员1061名,少数民族党员1636名,女性党员383名,退休党员38名;全县共有团员691名,其中农牧民团员277名。地区级党建示范点5个,县级党建示范点9个,乡级党建示范点22个。各乡镇和村居全部建立了共青团、工会、妇联组织,在全县形成了“以党建带群团、以群团促党建”的工作格局。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日土县政府大数据

日土县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西北边陲,东距拉萨1800公里,南距狮泉河120公里,北靠新疆和田地区,西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是新疆进入西藏的北大门,战略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土地总面积8.03万平方公里,下辖四乡一镇十三个行政村,约占全西藏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15,现有耕地面积8614.9亩,草场面积7072.4万亩,水域面积794万亩,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的边境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降雨量50~100毫米,空气平均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50%,全县最低气温零下44.6℃,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拥有跨国境著名旅游资源班公湖和历史悠久的日土宗遗址、日土岩画;有珍稀的金丝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拥有“软黄金”之称的白绒山羊,因其品种纯度高、绒细度高、单产高、毛囊密度高、纤维细、绒质优良的特点,在国际国内久负盛名,曾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金质奖;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17类20种矿产资源,铜矿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总人口12870人,每平方公里仅有0.1人;2020年以来,全县国民生产预计完成3.6121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财政收入完成3549万元,同比增长1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2万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4万元,同比增长10.7%,增长了17.39%。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9167万元,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物资供需基本平衡,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