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研究院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大数据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中国初期建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三家学术机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建立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1951年,毛泽东同志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亲笔题写院名,并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80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经国务院批准定名。2006年8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

在历任院领导中,原文化部党组书记、代部长贺敬之,原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曾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庚、王朝闻、郭汉城、马彦祥、胡风、杨荫浏、葛一虹、周汝昌、冯其庸、冯牧、陆梅林、李希凡、曲润海、王文章、连辑等学者或艺术家曾担任院领导或顾问。现任院长、党委书记为韩子勇同志。

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舞蹈研究所、话剧研究所、电影电视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曲艺研究所、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艺术学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文化》《中国摄影家》《炎黄春秋》《中华英才》《中国音乐学》《红楼梦学刊》《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学研究》《传记文学》《艺术评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研究》《中国艺术年鉴》等学术刊物和文化艺术出版社;拥有国画院、书法院、油画院、篆刻院、雕塑院、工笔画院、文学艺术院等艺术创作学术机构;拥有中国工艺美术馆;拥有艺术学科建制最为齐全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机构。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职人员61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517人,包括具有高级职称的297人;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含外聘导师)10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含外聘导师)229人,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各艺术学科的带头人或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70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如张庚、王朝闻、蔡若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等,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2010年,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7人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聘任的终身研究员。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走上了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具备了与国家级艺术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基本建制、学科设置以及相应的规模,并逐渐形成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我国艺术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承担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2010年以来获院支持科研项目420余项,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一大批史论著作,为我国艺术学科史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华艺术通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美术史》《中国舞蹈史》《中国话剧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先进文化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剧种发展史》《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与和谐文化建设》《中国评剧发展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延安文艺史》《共和国书法大系》《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艺术学大系》《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等,成为各艺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此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与策略》《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多媒体资源库》《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京剧艺术大典》《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艺术发展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中国电影大典》《中国电视大典》《昆曲口述史》《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国传统色彩学术体系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研究》等一批科研重大课题的实施和推进,对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以及文学门类下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03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也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2005年被教育部授予港澳台招生权,2007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艺术专业硕士招生单位,2008年被教育部、文化部批准为艺术学博士、硕士学位海外留学生招生单位,从而成为艺术学科建制最为齐全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机构,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生研究生近千人。

在艺术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拓展的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十分注重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和相关机构的设置,成立了多个艺术创作学术机构,汇集了一批全国艺术创作领域的一流人才,其中很多文学艺术家在世界舞台享有盛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范曾获得法兰西骑士勋章奖;袁熙坤获得匈牙利文化部授予的“最高文化奖”;吴为山在联合国总部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骆芃芃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

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策划举办了多场主题展览,包括“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展”“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精神——油画风景学术邀请展”“当代中国与俄罗斯写实油画展”“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2012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展”“中国好手艺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展”“一路守望 对话未来 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油画艺术展”“黄宾虹学术提名展”“转音•青年当代工笔研究展”“勇攀艺术高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汇报展”“寄情于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无锡写生创作邀请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15—2019主题实践活动汇报展”“入古出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提名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等,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品丰富,品类繁多,尤以收藏艺术类书刊、特种文献、艺术实物、音像档案著称。馆藏古籍中不乏孤本、珍本。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馆藏大量珍贵书画作品、金石拓片、名家手稿等。非书资料是馆藏特色,包括音像档案、艺术实物、艺术图片等。艺术实物有清代升平署戏衣等戏曲类实物和以传世古琴、少数民族乐器为主的音乐类实物等。在所藏大量珍贵音像档案中,“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于199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世界的记忆”,并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3年,《民间音乐家阿炳六首乐曲原始录音》《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面向国际的文化交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通过举办研讨、展览、演出、考察及互访,中国艺术研究院已先后同40多个国家建立学术联系、开展交流,遍及全球五大洲。同时形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品牌论坛和文化对话活动。如“亚洲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中欧文化对话”等文化交流活动,以及近年来创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学术大会等,以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成果,塑造成为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检科院大数据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检验检测检疫中央研究机构,2004年建院,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和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开展检验检测检疫应用研究,以及相关基础、高新技术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检验检测检疫工作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突发性、基础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国家检验检测检疫决策、市场综合监管和质量安全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为质量安全科普教育及社会实践培训提供科技服务。


  中国检科院现有5个院区:亦庄院区、高碑店院区、双桥院区、河北燕郊成果转化基地、天津院区,占地130多亩,总建筑面积近90000平方米,总部设在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6个综合管理部门:办公室、科技管理部(国际合作部)、人力资源部(离退休人员工作部)、财务部、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9个专业研究机构:食品安全研究所(烟草安全与控烟技术中心)、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应用研究所(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植物检验与检疫研究所(生物物种资源检测鉴定研究中心)、动物检验与检疫研究所、卫生检验与检疫研究所(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中心)、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市场监管总局进口消费品风险评估中心)、化学品安全研究所、装备技术研究所;6个支持服务机构:综合检测中心、测试评价中心、化妆品技术中心、检验检测检疫技术培训中心、检验检测检疫标本馆、服务保障中心。

  中国检科院具有扎实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各类大型仪器设备4000余(台/套),价值10亿多元。拥有涵盖食品安全、化学品、化妆品、有害生物等11个具有权威检测能力的省部级检测类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与溯源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疫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目前唯一一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设有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7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毒性检测分技术委员会(TC251/SC1)、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食品化妆品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SAC/TC118/WG14)3个全国标准化组织秘书处以及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亚太经合组织/食品安全合作论坛联合秘书处。主办有《植物检疫》《检验检疫学刊》《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东方国门》四本学术期刊和杂志。是科技部认定的“检验检疫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中国检科院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现有职工1200多人(包括离退休人员97人),其中科研人员占一半以上,正高级职称96人(其中二级研究员17人)、副高级职称131人;博士学位130多人、硕士学位23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有7人在8个国际组织任职。

  中国检科院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918项,经费11.5亿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19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2项,AOAC标准方法奖2项,庞国芳院士获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最高科学荣誉奖—哈维威利奖,为该奖自设立以来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科学家。发布标准666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221项,检验检测检疫行业标准439项;获授权专利493件,其中国际专利7件,发明专利328件;发表论文1809篇,出版专著165部。与国内数十家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多个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等国际组织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设立了30多个院外联合研究室(中心)。

  中国检科院始终紧密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防控SARS、甲型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等疫情以及在应对输欧米制品转基因、三聚氰胺奶粉、农夫山泉“砒霜门”、双汇瘦肉精、日本核辐射、台湾食品“起云剂”、“地沟油”、“臭脚盐”、特氟隆不粘锅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一带一路”论坛、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检测和生物反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防疫、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公正、权威、精确的检测技术服务,在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门安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检验检测检疫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检科院将坚定不移地秉持“崇学尚德、慎思笃行”的院训精神,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检验检测检疫科研机构的发展目标和“强院大市场”的发展思路,以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全面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好检验检测检疫事业“国家队”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做出重要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交科院大数据

1960年11月17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成立。1999年交科院进行了重组,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交科院)。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交科院主要面向政府主管部门和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前瞻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研究,50多年来,几代交科院人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已由业务结构单一的传统公益性科研单位,发展成为以为部服务为基础,集科研与产业于一体,形成决策支持、信息化、环保与安全、城市交通、标准计量与认证、工程技术与检测、中介服务7大主要业务板块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为交通运输部服务、为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做好“两个服务”,成为交通运输领域战略性、政策性研究等方面有权威的一流智囊机构,信息化、环保与安全、工程技术、标准计量等方面有优势的重要创新基地,检测、认证、科技服务等方面有特色的知名中介组织,是交科院发展的基本定位。 现为交通运输部直属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面向政府主管部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研究以及技术咨询、服务工作是支持部科学决策、部机关履行职能和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大量采用;在信息化、环保安全、低碳交通、公路工程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在行业科技交流、成果推广、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些年来,交科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种奖项。“十一五”以来,全院完成国家、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214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4项。同期,获得专利授权4项,还有5项正在公示;获得信息化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专著27部;完成10项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和10项部计量检定规程的制修订工作;完成127项交通行业国家标准、157项行业标准和24项计量检定规程的审查工作。参与设计及施工的湖南临长高速公路,荣获第一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连续成功承办十届国内交通运输业影响力强、规模大的“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及10余次大型国际会议。

        展望未来,院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科技强交、造福社会”的发展使命,立足“高端专业智库、一流创新基地、重要服务平台”的发展定位,力争成为公益属性突出、业务布局合理、运行管理高效、创新人才辈出的新型综合性科研院所,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技术保障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原子能院大数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基地建成后,以第一座反应堆和第一台加速器的建成为标志,新中国进入了原子能时代。以此为基础原子能院在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攻关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在这里创建功勋,有60余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国内十几个重要的核科研和生产单位由此派生,从这里输送出去的各类骨干人才达一万多名。原子能院也因此获得了我国核工业“摇篮”和“老母鸡”的美誉。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赵志祥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院(所)长。现任党委书记为罗琦院士,院长为薛小刚研究员。现有职工4200多人,其中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1300余人、两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72人、硕士生导师27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中核集团首席专家9人、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10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 

    原子能院目前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下设有9个研究单位: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反应堆设计所、反应堆研究所、反应堆运行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辐射安全研究所、放射性计量测试部、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特种材料工程部;9个支持服务单位:科技信息部(战略研究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基地建设工程部、退役治理工程技术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新闻中心、集中采购中心、信息中心、核电技术服务中心、职工教育培训中心;8个产业实体:后勤集团、实验工厂、电子仪器厂、原科公司(产业平台)、原丰公司、雷克公司、埃索特公司、国原公司。11个国家级、部委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测量与评价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重点实验室)、国家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IAEA–CAEA核保障与核保安联合培训中心、核保障领域IAEA网络实验室。核工业研究生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同位素分会、北京核学会等均设在这里。

    六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原子能院作为我国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性核科研基地,作为重要科学思想库、技术储备库和人才培养库,为国家核科技创新、核工业发展、核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防护技术和放射性计量等八大学科领域,开发出了以同位素辐射技术为主导的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编辑出版的期刊有《原子能科学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位素》《质谱学报》《应用泛函分析学报》。1978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中华技能大奖和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等共160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1100余件;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等诸多殊荣。

    在当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效发展核能、加强科技创新的新时期,原子能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强军兴核的神圣使命,继续弘扬“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一精神”,坚持“国家核科技研究基地”和“中核集团重要支撑”两个定位,以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四个大型设施以及十一大国家级(部委级)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新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国防科技、先进核能开发、核基础及共性技术、核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为主要方向,把原子能院建设成为国防军工的重要力量、先进核能的技术主导、核基础研究的主要支撑、核技术应用的创新源头和核科技战略的思想源泉,全方位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建设现代富强文明和谐美好的原子科学城。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大数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隶属于建设部,2000年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建设行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包括院士、设计大师、数百名各领域知名专家和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内的优秀人才队伍。 

中国建研院始终把服务公益事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己任,面向全国的建设事业,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究,承担国家建筑工程、空调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电梯、化学建材、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检验和测试任务。

科研及业务工作涵盖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抗震、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软件、建筑机械化、建筑防火、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专业中的70个研究领域,近年来又加强了绿色建筑成套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防灾减灾技术以及智能化集成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拥有北京和廊坊两个研发基地,北京通州基地是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国内最大的建筑抗震实验室、风洞实验室、防火实验室、建筑幕墙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节能实验室。60多年来,中国建研院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为推动中国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建研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后,积极面向市场,以科技为支撑,加大创新力度,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效益连年递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集科研与标准、建筑工程咨询与服务、规划与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与监理、建筑工程检测与产品认证、建筑行业软件与信息化、建筑工程材料与专用设备制造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建研院将继续坚持“奉献社会、追求领先、提升品质、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秉承“诚信、协作、创新、效益”的经营宗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成为中国建筑业科技发展的引领者。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