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中科院金属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左良教授。

  建所初期,金属研究所致力于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恢复和振兴;随后,成功实现了向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发展,为国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金属研究所拓辟新宇,协同进取,集全所整体优势,攻国家急需技术,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科研任务。1999年5月,根据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在“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建设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1年启动实施“创新2020”发展规划。

  经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属研究所现已建设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我国高性能材料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基地。200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了金属所后指出:“金属研究所是我们国家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刻苦钻研,奋力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也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属研究所积极贯彻落实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研究所“一三五”规划,以“创新材料技术,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务经济国防”为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金属研究所加快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研究领域,金属研究所有我国材料领域首个国家研究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此外,金属研究所还拥有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以及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技术研究领域,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先进金属材料研发平台为目标,金属研究所整合创新研究力量,着力打造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

  近年来,金属研究所在纳米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碳纳米材料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在世界材料领域保持了一席之地,“金属纳米结构材料”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列举为重大科研成果产出。金属研究所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载人航天、大飞机、航空发动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材料技术攻关任务,解决了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医疗、国家安全等战略性支柱行业的材料技术难题,其中“SEBF/SLF重腐蚀防护技术”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金属研究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压水堆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材料损伤关键测试技术及成套装备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不仅是中国材料界的光荣,更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光荣。

  围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目标任务,金属研究所坚持实施“人才兴所”战略,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优秀的材料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截至2019年底,金属研究所有工作人员1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4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近年来,金属研究所有一批科学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有14名科学家在25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25名科学家在49种国际学术期刊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委。一批科学家荣获多项国际荣誉,体现了金属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如卢柯院士2018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韩恩厚研究员2016年担任世界腐蚀组织主席并荣获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Willis Rodney Whitney Award”,杨柯研究员2016年获得荣获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

  金属研究所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化工程,组织实施了多项人才引进计划。金属研究所现有“万人计划”入选者19人。原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于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金属研究所于2014年3月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金属研究所还是国内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腐蚀科学与防护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金属研究所携手中国科技大学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截至2019年9月底,金属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1004人(其中硕士生378人、博士生626人)。金属研究所坚持“质量第一”的研究生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造就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领军人才,有34人荣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受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等委托,金属研究所编辑出版《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材料研究学报》(中文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学报》(英文版)等6种学术刊物。

  未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将凝聚一批国际材料科学精英人才,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具备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技术研究任务,不断涌现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金属所将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左良教授。

  建所初期,金属研究所致力于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恢复和振兴;随后,成功实现了向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发展,为国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金属研究所拓辟新宇,协同进取,集全所整体优势,攻国家急需技术,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科研任务。1999年5月,根据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在“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建设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1年启动实施“创新2020”发展规划。

  经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属研究所现已建设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我国高性能材料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基地。200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了金属所后指出:“金属研究所是我们国家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刻苦钻研,奋力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也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属研究所积极贯彻落实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研究所“一三五”规划,以“创新材料技术,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务经济国防”为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金属研究所加快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研究领域,金属研究所有我国材料领域首个国家研究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此外,金属研究所还拥有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以及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技术研究领域,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先进金属材料研发平台为目标,金属研究所整合创新研究力量,着力打造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

  近年来,金属研究所在纳米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碳纳米材料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在世界材料领域保持了一席之地,“金属纳米结构材料”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列举为重大科研成果产出。金属研究所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载人航天、大飞机、航空发动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材料技术攻关任务,解决了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医疗、国家安全等战略性支柱行业的材料技术难题,其中“SEBF/SLF重腐蚀防护技术”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金属研究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压水堆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材料损伤关键测试技术及成套装备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不仅是中国材料界的光荣,更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光荣。

  围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目标任务,金属研究所坚持实施“人才兴所”战略,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优秀的材料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截至2019年底,金属研究所有工作人员1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4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近年来,金属研究所有一批科学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有14名科学家在25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25名科学家在49种国际学术期刊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委。一批科学家荣获多项国际荣誉,体现了金属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如卢柯院士2018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韩恩厚研究员2016年担任世界腐蚀组织主席并荣获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Willis Rodney Whitney Award”,杨柯研究员2016年获得荣获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

  金属研究所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化工程,组织实施了多项人才引进计划。金属研究所现有“万人计划”入选者19人。原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于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金属研究所于2014年3月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金属研究所还是国内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腐蚀科学与防护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金属研究所携手中国科技大学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截至2019年9月底,金属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1004人(其中硕士生378人、博士生626人)。金属研究所坚持“质量第一”的研究生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造就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领军人才,有34人荣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受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等委托,金属研究所编辑出版《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材料研究学报》(中文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学报》(英文版)等6种学术刊物。

  未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将凝聚一批国际材料科学精英人才,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具备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技术研究任务,不断涌现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金属所将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大连化物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七十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大连化物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设有燃料电池、生物能源、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节能与环境、低碳催化与工程、太阳能、储能技术、氢能与先进材料、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材料(筹)、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和1个研究平台;设有催化基础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化学激光研究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部、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和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设有化学激光、分离分析化学、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航天催化材料等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设有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连化物所围绕国防安全、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广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工作,另外,大连化物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DICP-SABIC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和中法分子筛联合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2016年以来,大连化物所按照中科院的统一部署,经过反复研讨和凝练,确定和完善了研究所“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规划,即,一个定位:“以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平台,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化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能高效转化、可再生能源等洁净能源领域,持续提供重大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四个重大突破:“基于自由电子激光平台的能源化学转化本质与调控,以合成气制乙醇为代表的化石资源转化利用,新型动力电源与储能技术,以化学激光为代表的化学能高效转化”;九个重点培育方向:“太阳能光-化学和光-电转化技术及科学利用,秸秆催化转化利用技术,甲烷和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高值化学品,微反应技术,基于组学分析新技术的转化医学研究,寡糖农用制剂创制及应用推广,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设备,绿色高效推进技术,高通量、高效富氮膜技术”。 

  2017年10月,中科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筹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按照国家实验室体制机制模式运行,加快构建“1+X+N”开放融合的创新组织体系,组建能源领域强大科技创新“集团军”。2018年4月,中科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启动实施“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先导专项,总经费16亿元,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实现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的融合发展,为构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为争取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创造条件。 

  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9年底,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大连化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大连化物所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现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181人。截至2019年底,在读研究生1019人,其中博士594人,硕士374人,留学生51人。已培养研究生2981名,其中博士2068名,硕士913名。设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站博士后217人。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8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5项。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1年到2019年,大连化物所发表SCI论文总数844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3016篇,1005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顶级学术刊物上(IF>9)。出版科技专著27部。 

  2011年到2019年,大连化物所累计申请专利8255件,其中发明专利7366件,累计专利授权29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02件。 

  大连化物所主持出版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学报)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学)以及国内色谱领域核心期刊《色谱》。其中,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4.914和5.162,在SCI收录的中国化学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色谱》中信所影响因子1.362,在中国化学类39种核心期刊中居前三名。2019年《能源化学》和《催化学报》双双首次进入中科院期刊分区一区,并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项目资助。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色谱》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