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区/县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简称电子六所,又名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系统研究、开发的重点科研院所之一,建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工控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骨干单位。曾研制出具有极高商誉的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长城0520B,第一套汉字操作系统CCDOS和第一套分布式控制系统、第一套火电站/核电站监控系统,2016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套全国产PLC产品并通过成果鉴定,填补国内空白。电子六所业务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电子六所隶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集团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务院认定的以网信产业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核心业务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截止2019年年底,集团公司拥有24家二级企业,控股13家上市公司,员工18万余人。

电子六所现有13家全资、控股企业(包含三级企业),员工2000余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博士近百人;拥有高新电子科研生产、工控安全领域多项资质证书;始终坚守科研院所本质,围绕主业,创新管理,下属企业及研发中心遍及北京、沈阳、石家庄、烟台、深圳等多个省市,形成以北京为研发中心,辐射京外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基地的全国产业布局。

近年来,按照集团公司“致力于打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国家队”的总体部署和高质量“全方位、超常规”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电子六所聚焦自主安全、网络安全、工控安全产品等领域,以安全为基石,走融合式发展的道路,形成以工控安全为引领,以网络安全业务为核心,以产业孵化为支撑的战略布局。

新的历史时期,电子六所将继续弘扬“拼搏 奋起 创新 发展”的新六所精神,真抓实干、勇于变革,为打造网信核心竞争力、建设网络强国而奋斗!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蜂所大数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是在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于1958年创建的国家级研究所,是当今世界蜂业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性研究所。其研究方向和任务是:以提高我国养蜂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蜂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探索高新技术在蜂业科学上的应用。
  自建所以来,承担国家蜂业科学的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863”、“948”及国际合作等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作为牵头单位,主持全国性的蜂业科技攻关计划,引领国内蜂业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自2008年开始主持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8年启动蜂业提质工程项目、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将通过重大科技任务牵引、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集聚全国农业科研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同促进我国蜂产品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研究所已取得科研成果104项,其中获奖成果80项(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奖39项);获授权专利302项,其中发明专利133项;编写出版科学专著和科普书210余部,为推动中国蜂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12人,其中研究员28人,副研究员32人;具有博士学位 57人,硕士学位24人。研究所以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蜂种质资源与育种、蜜蜂蛋白质组学、蜜蜂病虫害生物学、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等方向组建了七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所拥有农业农村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蜂产业技术体系)、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蜂产品加工分中心、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和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另设有中国蜂业杂志社,面向全国发行《中国蜂业》杂志。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国养蜂学会挂靠蜜蜂所。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蜂业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研科技有限公司为所属公司。
  在新形势下,蜜蜂所将按照“四个面向”和“两个一流”的总体要求,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神聚力,以国家蜂业重大需求为目标、国际蜂学科技前沿为方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为农业科学发展和国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自动化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成立于1956年10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和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自动化所同时是“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的法人建设单位,也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具有从智能机理、智能芯片、智能算法到智能系统完整的学科分布和优势领域。 

  六十多年来,自动化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国发展初期,自动化所开拓了我国的控制科学,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改革开放年代,自动化所开创了我国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的新领域;1990年代,自动化所以控制科学为基础,率先布局了人工智能研究;2010年起,自动化所率先布局类脑智能研究,逐步形成了从感知、认知到决策智能的系统布局,并产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自动化所长期坚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在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芯片等领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从原始创新、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到技术转移转化的智能技术生态,正在迈入国际上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机构。 

  自动化所现设科研开发部门14个,包括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脑网络组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还有若干与国际和社会其他创新单元共建的各类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截至2019年底,自动化所共有在职职工932人。其中科技人员81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36人;IEEE Fellow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 

  自动化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1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014人(其中硕士生497人、博士生517人)。在站博士后69人。  

  自动化所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挂靠单位;是《自动化学报》、《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的主办单位。 

  新的征程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始终围绕“打造新时代智能科学与技术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目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布局,心无旁骛,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地震局地物所大数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1年划归国家地震局(后更名为中国地震局),是一个有着70年发展历史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公益性研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科技创新的主体。

  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地震孕育与发生机制、地震灾害预测与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开展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加强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工程地震学四个优势学科和观测、实验两个基地的建设。在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中,既强化地震相关领域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也面向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发展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地震观测预测预警、工程抗震、灾害评估等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的创新,支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近年来主要聚焦并牵头开展“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透明地壳”计划相关研究工作,参与“解剖地震”计划有关工作。

  研究所内设7个研究室(台站)、1个地震科学数据中心、1个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1个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院、9个管理、服务及科辅部门。所属的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是科技部挂牌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有一个中国地震局行业重点实验室“地震观测与地球物理成像实验室”。中国地震局测震学科技术协调组、电磁学科技术协调组、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地震学会等重要的行业组织或机构挂靠在研究所。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委员会、亚洲地震委员会(ASC)等国际学术组织秘书处设在研究所内。

  地球物理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4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0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8人, 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研究所有多位专家先后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亚洲地震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秘书长等重要职位。陈运泰院士曾获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授予的国际成就奖、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授予的Axford奖,有两位专家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

  地球物理研究所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具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权授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导师42人,目前在学研究生190余名。加强与国外多家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重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并作为“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两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法人单位,牵头承担项目的立项设计及组织实施。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行业重点专项支持下,研究所在大陆与海域地壳精细结构探查与成像研究、区域尺度介质变化主动源监测技术、区域地震走时表编制与地震精确定位、中国地磁参考场和中国地磁图的观测与编图、活断层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应用、地震立体观测系统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震源参数快速测定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与技术、核电厂地震安全问题研究、生命线工程抗震分析方法和技术、基于地震参数的灾情准实时估计关键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自20世纪80年代起,地球物理所为国家数千项重要建设工程提供了地震危险性评估结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包括:渤海油田海洋平台工程、长江三峡大坝、北京地铁、中央电视台发射塔、杭州湾跨海大桥、海南铺前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工程(HKBCF)等重大基础设施,北京中国樽大楼、武汉绿地中心、济南恒大中心等多个城市重大工程和全国半数以上核电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及河北张家口等城市活断层探测、山东青岛等城市地震小区划。核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最高等级的技术工作,主持和参与了我国大部分已建和拟建核电站或核动力设施的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涉及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10多个省市的数十个核电站厂址。基于研究所科技创新成果及实际工程实践,牵头编制完成了GB/T 50572-2010 《核电厂工程地震调查与评价规范》、DB001-94《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GB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18《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工作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防震减灾事业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8项(第一完成人8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5项(第一完成人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第一完成人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第一完成人3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56项。

  研究所专家撰写出版了数十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如李善邦先生《中国地震》(1981)全面系统反映了地震学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地震科技的研究成果水平,堪称地震学领域极为经典著作;曾融生院士《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1984),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固体地球物理理论和应用的重要论著;胡聿贤院士《工程地震学》(1988)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陈运泰院士《震源物理》成为地球物理专业经典教材。这些著作对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地震学报》(与中国地震学会合办)、《Earthquake Science》、《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国际地震动态》、《世界地震译丛》、《CT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所拥有我国馆藏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地球物理图书及资料,藏有自1869年以来的地磁、地球物理资料和专业书刊达20余万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理化技术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1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60余人。

  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为学科背景,以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职责使命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低温科学与工程、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技术。全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组。

  中国感光学会、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光催化材料及应用分会等挂靠在理化所。负责编辑出版《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学术期刊。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大数据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是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主,同时开展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多学科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65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包括研究员13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主,同时开展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多学科研究机构,是我国少数几个从事大型科学理论研究的研究所之一。建所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0余项,涌现出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研究所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拥有包括12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知名专家学者。

研究所设置有多个科研室(中心)以及计算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流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以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计算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物理、流体力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军备控制科学技术。设有物理、数学和力学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数学和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流体力学九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激光物理 流体力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计算机应用 军备控制科学技术  研究所设置有:高技术研究室、计算物理实验室、原子与分子研究室、非线性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室以及技术开发公司、科研服务中心、技术保障中心等科研辅助部门。

在人才培育方面,研究所设有物理与数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物理学和数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流体力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基础数学九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所主办有全国性学术刊物《计算物理》、《计算数学通讯》;是中国原子分子数据研究联合体的主持单位;是全国性学术刊物《偏微分方程》、《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的主办单位之一;是全国计算物理学会、北京国际计算物理中心、中国物理学会咨询委员会和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物理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几十年来,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为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