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省自治区查找研究所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水环所大数据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局级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所于1956年在北京成立,1965年10月迁至河北省正定县,2011年11月迁至石家庄市。现有石家庄(本部)、正定、厦门三个科研创新基地。

  建所60多年来,水环所先后涌现了以张宗祜院士、卢耀如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院士、胡海涛院士早期曾在水环所工作。目前,职工总数566人,其中在职职工337人,离退休职工229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6人,正高级职称44人,副高职称90人。

  2020年6月下达的“三定”方案确定了水环所的基本定位是,创建国际先进的水文地质与水资源研究机构、全国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心,着力打造地调系统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的牵头单位。主要职责是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研究,承担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土修复、地热地质、生态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海岸带地质的调查评价与科学研究工作,全力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水环所高度重视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目前拥有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京津冀平原地下水和地面沉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此外,还有5个重要的挂靠学术团体: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专业委员会等。主办英文期刊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入选SCI备选库(ESCI)。

  多年来,水环所先后承担重大项目2000多项,获各类奖励200多项。在国家区域性重大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有:一是曾作为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技术负责单位,对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和区域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编制完成了《中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全国首轮地下水水质和污染调查成果报告》,在水资源规划利用、区域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布局、生态工程建设布局等领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二是长期坚持以华北、西北等地区为重要研究基地,持续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形成演化及其与生态-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形成了特有的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在专业技术标准、专业测试分析等专业技术领域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三是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重大要求,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重要铁路、大型水利枢纽等工程的选线选址工作,开展了软土、高原冻土、黄土等特殊土工程性质研究,为包兰铁路、成昆铁路、三峡工程、青藏公路、沿海城市建设等提供了科技支撑。四是响应国家“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总体布局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力度,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西北荒漠化地区、东部沿海城市等区域环境地质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感召下,水环所全体员工将积极践行地质事业转型升级的“三大转变”,坚持“地质调查为基、科技创新为魂、成果转化为要”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水工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南大学声研所大数据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是我们最早建立的声学教学与科研基地。1954年,魏荣爵院士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创办了声学专业,建立国内首个声学教研室;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扩建为声学研究所;1988年,被批准为首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首批博士点授权单位;设有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近年来形成来了光声信息技术、声电子器件与系统、有源噪声控制、通信声学、声学人工材料、医学超声等特色交叉研究方向。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学术气氛浓厚、科研设备先进,是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声学研究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注重应用声学技术的开发,已在光声检测、生物样品超声处理、声表面波通信器件、噪声控制、电声技术、厅堂系统设计、音频数字化测量仪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博士后各层次的声学人才培养系列,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1989年,经专家论证,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在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基础上筹建世界银行贷款资助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实验室;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该实验室为部门开放实验室;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建成“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教育部评估,成为“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主要依托学科为“声学”专业,是全国唯一的声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结构中声传播特性研究,超声效应及其在医学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新材料的超声制备与性能研究,声信号处理研究及应用等,涵盖除水声以外的大部分声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方向。面向世界科学的发展前沿,加强声学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并向实际应用延伸,为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等,做出重要贡献。
    南京大学刘晓峻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5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王秀明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程建春教授担任副主任。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研究人员41人,其中正副教授34名,包括院士1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和入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8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近5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和基金项目5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1项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获科研经费近2亿元。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同时,在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433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PNAS 1篇,Physics Review letters 2篇,APL 38篇,JASA 35篇。
  实验室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并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澳、日、德、比、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多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召开的第九届近代声学国际研讨会,会议内容和规模均有很大提高和扩展,得到国内外代表的高度评价。
  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南京大学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近年来置备和更新了多种先进科研设备,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声学研究基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大数据

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由张嗣瀛院士创建于1999年,是青岛大学校直属科研机构。研究所目前拥有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会刊《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创刊)。2004年系统理论学科获批为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并连续获评为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学科评估中,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排名第四位,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五位。

该所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1人,省突贡专家2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3人,青年讲师9人。该所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岛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等10余项。在IEEE Trans. A.C.、Automatica、IEEE Trans. Fuzzy Systems、IEEE Trans Signal Processing等期刊与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160余篇,SCI他引4000余次。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4项,厅局级科技奖励多项。两人次2014年至今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复杂性科学研究所现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5-8人,硕士研究生15-25人。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本专业已经毕业15届硕士研究生,11届博士毕业生,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得山东省优青1人,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其它各项奖励多项。博士毕业生在就业高校和研究所成为学术骨干,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在青岛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如南车集团、海尔、海信、青岛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大学海洋研究所、联通、积成电子、朗讯、百灵等;还有毕业生到中石油、青岛市烟草局、崂山区警局、海南市、山东菏泽市、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青海国家电网等政府部门工作;更有部分毕业生到南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985高水平学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复杂所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复杂网络及网络化系统:本研究方向既是数学中经典图论的自然延伸,也是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创新发展。主要研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系统微观性态与宏观现象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理与演化方式、结构模式与动态行为;

(2)复杂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开展研究:系统结构与系统演化间的关系、系统性能的自适应性、系统信号与扰动的随机性、以及系统结构的不确定性等。主要研究这类系统的建模、分析优化与控制等主要问题;

(3)随机系统及应用: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现代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研究随机系统中统计信号处理、非线性元件设计、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技术,专注于随机系统中噪声、信息传输与处理、结构设计和系统分析;

(4)管理系统复杂性: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应用、自组织理论与应用、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与控制。该方向的特色是将复杂系统理论与工程及经济管理系统有机结合,探讨解决这类复杂系统的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新途径;

        (5)生物系统复杂性: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为传染病的动态传播过程及其产生机制。应用复杂系统的建模及分析方法及现代统计方法,结合发病数据及潜在驱动因素的数据,分析发现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时空特性,分析动态传播特性产生的驱动因素。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青海盐湖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以下简称:青海盐湖所)坐落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此地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四面环山、三川会聚;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中国夏都”之美称。  青海盐湖所创建于1965年3月,在我国著名化学家柳大纲院士和著名地质学家袁见齐院士的带领下开始了柴达木聚宝盆的系列勘察与研究,迄今为止依然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青海盐湖所分别于1981和199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无机化学、地球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专业,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地球化学三个理学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和化学工程一个工学硕士学位培养专业,以及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三个工程硕士学位培养专业,有化学、地质学两个专业的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青海盐湖所已经形成了盐湖地质学、盐湖地球化学、盐湖相化学与溶液化学、盐湖无机化学、盐湖分析化学、盐湖材料化学、盐湖化工等完备的学科体系。

  目前,青海盐湖所拥有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湖数据中心等研究单元,拥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基地、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文献情报与编辑部等重要支撑部门。青海盐湖所主办国内盐湖领域核心学术期刊《盐湖研究》,是青海省化学会的挂靠单位和理事长单位。

  青海盐湖所立足世界盐湖科学和技术前沿,面向国家对农业钾肥,以及锂、硼、镁等重要原材料高端产品的战略需求,面向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从事盐湖资源与化学、盐湖成因与演化,以及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应用基础和技术研发等研究工作,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取得的重大科技贡献包括:(1)基本完成了我国盐湖资源的调查与评价;(2)奠定了我国盐湖地质和盐湖化学的理论体系;(3)为青藏铁路成功跨越盐湖做出了基础性贡献;(4)奠定了我国钾肥工业的技术基础;(5)开创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科学方法与成熟技术;(6)为我国企业首次在境外开发钾矿资源提供成套技术。

  建所以来,青海盐湖所造就了一批盐湖科技英才,先后有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有在职职工235人,其中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7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9人,专业技术人员190人。离退休总数为239人,其中离休人员4人,退休人员235人。现有在站博士后2人,特聘专家1人,客座教授4人,在读研究生1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5人(含1名留学生)、硕士研究生84人。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等奖两项。

  近年来,青海盐湖所与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比利时、俄罗斯、日本、印度、伊朗、蒙古等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青海盐湖所全体员工在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光荣传统的同时,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世界盐湖科学和技术前沿,以解决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引领我国盐湖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针对制约国内外盐湖产业发展和盐类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展创新与集成, 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推动盐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盐湖科技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将青海盐湖所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从事盐湖科技的综合性研究所。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山西煤化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建所以来,山西煤化所以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为使命,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突破制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材料瓶颈为目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逐渐由一个只有64人的实验室,发展壮大为从基础研究到工艺过程开发直至产业化的体系较为完备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研究所。截至2019年底,山西煤化所共有在职职工487人。其中科技人员413人、科技支撑人员28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青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1人。

山西煤化所拥有太原桃南园区、小店中试基地、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区域(中心);拥有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山西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以及与潞安集团共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单元;中科院(山西省)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石墨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太钢集团共建的山西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院、省级研发单元以及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所级研发单元。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壳牌合作设立了ICC-Shell煤化学联合实验室。

山西煤化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76人,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5个二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与化学工程1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并设有1个化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390人(其中硕士生175人、博士生215人)。在站博士后6人。 

山西煤化所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和《新型炭材料》等学术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其中,《燃料化学学报》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新型炭材料》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New Carbon Materials)。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数据,《燃料化学学报》2018年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1.621,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根据JCR(SCI的《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数据,《新型炭材料》2018年期刊影响因子为1.387,2013年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2013年和2017年连续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山西煤化所将以人才队伍优化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对外合作交流为窗口,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快现代化研究所建设步伐。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232项,国家授权专利525项。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至今已有74年历史。其前身为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1958年、1959年先后分出组建了长沙矿冶研究院、昆明贵金属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又先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8月,根据研究所近年来科研领域的变迁和研究所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经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科学院批准将所名更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
   1999年5月,上海微系统所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根据中国科学院确定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GF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新时期办院方针,上海微系统所对科研工作方向进一步调整,对科技活动目标进一步凝炼,坚持“两个面向、两个加强、做出三性贡献”的方针,发展目标是:建成一个以集成微系统为核心科技活动方向的、基础技术力量雄厚的、富有持续创新活力的、开放的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研究所。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新的学科方向,利用上海微系统所在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的积累和微电子平台工艺技术为支撑,以“小卫星、微系统技术平台”两个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系统带器件、器件带材料、加强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开展集成微光机电系统、天地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微型和新型能源技术与系统等研究活动.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所大数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本所。整合后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所战略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固体地球科学为主攻方向,建设‘理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新型国际化研究中心”。在全球性地球科学问题研究上取得原创性突破,发展地球科学理论;聚焦国家资源、能源和环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研究所致力于科研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创新体制等方面的转变。从全球视野的角度,组织科研力量对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与资源能源效应、克拉通破坏与巨量金属成矿、地球内部结构与过程、比较行星学等学科前沿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同时聚焦国家资源探测战略需求,围绕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和自主仪器装备研发展开集成攻关并取得关键突破。当前,研究所积极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努力成为深部资源勘探装备与开发前沿技术的引领者,成为资源新理论与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者和实践者,成为世界领先的深部资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成为高端地学人才培养者。

  研究所现有在岗人员73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7个。2009年获中组部授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4年获科技部授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研究所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研究生675人(含留学生23人),博士后145人。

  研究所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五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技术平台现有技术支撑人员173人,建有地球物质成分与性质分析、地质年代学测定、地球内部结构探测、古环境数据分析、空间环境观测、数据处理与数值模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实验仪器研制与应用等八大实验系统,拥有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工程、行星科学等学科研究中最主要的仪器设备,具备对地球和行星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的能力。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研究所乃至国际上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国家级重要项目200余项。研究所秉持唯才是举、宽松公平的学术文化理念,促进优秀人才成长,注重创新思想培育,着力提升开展大科学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2000年(含)以来,以第一排名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03年刘东生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研究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截至2019年底,发明专利授权567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7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件,国外专利授权42件。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