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中学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苏科外高级中学大数据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地处苏州科技城版块,在高新区党工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采取合作办学模式。学校以苏式园林为主体风格,建筑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于2020年9月正式开学,学校延续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办学模式,由英语特级教师曹伦华担任总校长,秉承伦华教育“博融天下 慧悦人生”的办学使命,以培养具有Creativity(创造力)、Cooperation(合作力)、Communication(沟通力)、Caring(博爱)、Confidence(自信)、Commitment(奉献)的6C精英为目标,在苏州科技城为学子们打造一个通向世界的升学平台。

 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拥有一支融合多元学术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团队。除了以曹伦华总校长领衔,一支拥有20余年教育经验积淀的管理团队外,学校还依托伦华教育的强大背书,拥有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连仲教授领衔的外语专业团队。新加坡前教育督学洪伟雄先生为总督学、前英国帕特文法学校(Pate’s Grammar School)校长Richard Kemp先生为学校总顾问。同时,伦华教育博慧教育研究院还定期为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带来专业的培训。

苏科外高级中学同时也汇聚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以及毕业于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教师,60%以上教师为海归背景,75%的老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范德堡大学、加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法国索邦大学;日本工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毕业的有经验老师。

 融合多元的校园环境

苏科外高级中学力求为学生打造一方中西融合,人文与科技相得益彰的校园环境。校门口的博慧花窗与苏科外的博慧之窗遥遥相对,与周围的小池、日本黑松、行廊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融悦”的和谐造境。

“博融大厅”与“慧悦长廊”,通过通透的空间设计与互动的文化设计,让不同的智慧碰撞、吸纳、融汇,展现“世界是多彩的,教育是多元的,学生是多能的”核心理念,也成为学校师生共创与展示的大平台, 更是学生成长的记忆象征。

校内建设多个中式庭院,将象征着传统文化底蕴的苏式回廊与校园建筑相互渗透与融合,学生在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校园环境中,得到东西文明的滋养,得到视野与格局的全方位开拓。

 高端先进的基础配备

苏科外高级中学秉承伦华教育“品牌意识、精致管理、专业课程、活动载体”的方针,将“匠心”精神投入到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学校重视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学校土建筑面积61439.49平方米,室内共有教室66间,专业室场31个(含各类实验室,音舞美教室,计算机教室,STEAM中心,以及其他特色教室);室外体育场1个(400米塑胶跑道及足球场),篮球场4个,网球场1个。

苏科外高级中学图书馆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拥有各类全新的书籍文献,计划藏书七万五千册。相较于丰富、温馨小学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则更具人性化。图书馆共两层,铺设了简约实用的吸音地毯,运用多媒体、智能借阅等先进技术为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个新颖、惬意的阅读空间。

苏科外高级中学体育馆拥有着JBL专业矩阵音响和极致的空间与声效,拥有1328平方米的超大面积,两个标准球场,可升降篮球架,运动的激情随时可以燃炸全场。 

  智慧高效的信息化建设

苏科外高级中学依据《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遵循“适合才是最好”的原则,从“基础环境建设、应用平台建设、资源共享库建设、师生创新能力提升建设”四方面对智慧校园进行规划建设,最终构建一个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系统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最大限度的融合各系统的功能,校园骨干网采用千兆光纤传输,无线网络及5G信号全覆盖,通过一站式的模块化中央机房为学校网络、智慧应用、一卡通、校园安防等提供存储服务和网络保障。

学校建有一套智能校园网络安防系统,全校摄像头数量近600个、后台流媒体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约20台。通过完善的智能校园安防系统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红外温控等统一管理和控制。

每个教室拥有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班牌,班级开通校园电视广播和信息发布系统,与校园网站互联互通,实现了相关信息发布、交互功能,并实现了远程智能化管理。

为了让在校学生能够迅速与最新科技接轨,学校投资一百多万建设了STEAM中心,STEAM中心的区域划分遵循开放性原则,规划了智能制造空间、创新体验区、培育室、隔离间以及非正式学习创想空间。新学期与中科院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STEAM课程支持。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通过融合中外教育精粹,打造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通过为学生成就非凡卓越之旅,打造面向未来的梦想校园;通过深化内涵打开格局,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品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苏州中学大数据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非常发达。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尽管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无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苏州中学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苏州的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瑰宝。

  从1035年到今天,苏州中学走过了近千年的历程,千年漫漫,风起云涌,姑苏城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她血脉流贯、弦歌不断,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在行进中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苏州乃至江苏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记录。

  ● 1035年北宋名相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
  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范仲淹捐出宅地,奏准皇帝后建造府学,并延聘当时颇具声望的教育家胡瑗担任教授,实施“分斋”教学,一时名师汇聚,他们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府学优良的校风。府学于是声名鹊起,为众目所瞩,所谓“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开吴下风气之先。从此,苏州有了学校,苏州中学开始了“千年府学”的历史。

  ● 1713年清代理学家张伯行创设紫阳书院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在府学中创设紫阳书院,从府学中选拔优秀生员入院,培养经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康熙、乾隆、同治三帝均赐匾嘉谕办学之功效。

  ● 1904年新学发轫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石学家、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原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国学大师罗振玉任首任监督,专门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

  ● 1912年改办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江苏省公署颁令改江苏师范学堂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1927年爱国教育家汪懋祖组建苏州中学
  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颁令合并省立一师、省立二中(草桥)、苏工专高中部及补习班,以省立一师三元坊原址为本部(高中部),草桥为分部(初中部),组建为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汪懋祖任校长,设普通、师范、农师三科,并设有实验小学,推行杜威教育思想,且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1928年,改称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3年,全省高中毕业会考,苏中学生获第一、二、三名,引起全国重视。

  ● 抗战八年矢志不渝,艰难办学
  八年抗战中,苏州中学先后迁校上海租界、常州、宜兴等地坚持办学。炮火声中,弦歌不断,教学同时,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为抗战培育人才。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特色,桃李芬芳
  苏州中学在旧中国经历了22年,在办学上形成了显著特色。解放前夕,学校规模为苏州各中学之冠,以师资强、制度全、要求严、活动多、质量高闻名东南。

  ● 新中国成立后17年承前启后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中学在不断调整中发展。1952年,草桥初中部并入市一中,同时,东吴大学附中高中和景海女师并入苏州中学,改称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同年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所重点中学之一。这17年中,苏州中学成为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高级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苏州中学先后改称东方红战校、苏州市第九中学。

  ● 改革开放,探索教育改革新路
  1978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成为省内首批恢复的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学校就正式以“打好基础,发展能力”为主题,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进入80年代,苏州中学积极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大胆地提出了“文理兼通,学有后劲”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1985年,学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创办了“大学少年班预备班”,探索对智力超常少年儿童的发现、培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从1992年起,学校开始以“推进特色教育,适应国际竞争”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举办了 “初中外语特色班”、“高中国际班”,以培养面向21世纪、富有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历史的传承在富有前瞻的思想指引下,愈发灵动光耀。

  ● 世纪之交,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这一时期,苏州中学进一步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树立“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走教育现代化之路,将学校育人事业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

  1995年,《江苏省苏州中学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规划》正式出台,学校教育改革步入了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轨道。学校推行“主动学习”教育模式,崇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倡导“诚、思、信、勇”四字校训,坚持一个中心(即“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两个创新(即体制和机制)、三个推进(即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集团化”)、四个跨越(即在教育的质量上、硬件上、办学效益上、师资队伍水平上的跨越式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较强、特长明显、人格健全、社会适应性强”的培养目标在历届毕业学生中得到充分体现,青年才俊不断涌现。苏中学子曾两中江苏省高考状元,四摘国际奥赛金牌,数以千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奖。

  进入全球化时代,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努力融入国际教育。学校和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十多所著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和知名中学(如英国伦敦德威学院、新加坡立化中学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学生发展的国际通道,每年均有10%左右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出国留学;2007年又成功引进了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已从苏中走向世界,在哈佛、剑桥、牛津、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中不乏苏中学子矫健的身影。

  学校的集团化发展是优质教育的辐射和延伸。1996年创办的以初中为主体的苏州立达中学(2005年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苏州立达学校),现已成为苏州市民首选的初中教育品牌学校。创办于2003年、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中学园区校,以其“多元文化教育”、“地球学习村”、“全寄宿制和小班化教学”、“校园湿地文化”、“对外汉语推广”等鲜明特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学子向往的新天地、国际融合的新典范。目前,苏州中学集团化办学已形成“各具特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1997年,学校通过了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省级试验收,2004年,学校被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1999年以来连续三届六年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 进入21世纪,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2007年,随着学校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苏州中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继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国家、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新要求和学校对自身发展的高要求,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硬道理,领先是硬道理”。

  ——力求和谐创新科学,推进学校发展

  提出并强调“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以及“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形成并落实“将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落实于每个人每件事”的工作思路和“管理重心到年级、德育重心到班级、教学重心到个人(教师和学生)”的重心下移管理策略。提出“有底蕴,更要有底气”、“历史只能证明过去,我们要证明自己”以及“今天我们以历史为荣,明天要让历史以我们为荣”的创新历史观。提出“师德带动生德,教风引领学风”以及“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教师精神,并倡导以“职业快乐”为主题的教师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

  ——力求高尚多元阳光,落实素质教育

  注重在学生中开展以“人生奋斗”为主题的高尚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教育。提出“要学会创业,先学会创社”的理念,将学生社团作为孕育领袖和创业者的摇篮。心理剧、《心灵空间》网站、教师心健俱乐部、核心期刊报道、全国及国际会议的主题发言、国际立项课题、全国十佳学校等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荣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提出并推进学生多元发展指导工作,以实践生涯教育。注重班集体建设和家庭教育,开办《班主任报》、举办《亲子乐园》家庭教育网站。注重国际交流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利用已有的22个海外友好学校关系及其他渠道,每年公派出访师生人次数以百计,接待来访师生数以千计。目前共拥有校方奖学金留学项目10个,为优秀学生国际多元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途径。

  ——力求科学细致到位,提高教育质量

  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在不加班加点的状态中,学校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注重探索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并将其转化为过程管理、目标管理、个体管理等三个方面,通过实施“学生学业水平自我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智慧学习,最终力求借助控制论思想形成生机勃勃的内动力系统。在强调落实教学“六认真”的同时,提出并强调把握教学“七适度”,以此促使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强调“主动、创新、科学、细致、到位”的十字管理精神,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精神,成为学校新时期的教风。

  ——力求高质领先卓越,建设理想学校

  确立理想学校的愿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追求:
  ﹡责任感:一种从校长传递到主任、传递到教工、传递到学生,大家都具备的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幸福感:一种从家庭美满、从身体健康、从理想实现、从人际和谐、从工作成就、从转变学生、从帮助别人、从解决难题中都能获得的非物质的非狭义的幸福观。
  ﹡成就感:一种从自身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中去获得自信、获得成功、达成目标、实现理想的积极人生观。

● 从道山到珠峰,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

       学校2004年3月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18年5月苏中教育集团成立。2019年成功入围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校20强。

       作为江苏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致力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大学先修课程,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贯通式培养体系;致力于全国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前瞻性项目“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实施,在“江苏省数理拔尖学生培养课程基地”“清华梦工场—STEAM课程基地”两个省优秀课程基地和首批省级品格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道山文史教育课程基地、(物理)学科发展创新基地省级创优,推进道梦空间——生态化心理教育省级课程基地建设。进一步明确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十大任务,重点在书院制课程体系构建和中学大学学段贯通培养,创设中西贯通的现代书院制。

  自范仲淹创始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的苏州中学,既充满传奇又富有活力。自1904年改办新学以来,国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钱穆,语言学大师吕叔湘,美术大师颜文樑,史学大师吕思勉,地理学家胡焕庸,教育家孙起孟等都曾在苏中执教,蔡元培、胡适等名家亦曾到苏中讲学、授课。如今的教师团队中已涌现出17位教授级高级教师和45位省特级教师。

        一流学校素以培养造就一流人才为己任,苏州中学之所以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名牌,主要在于她培养的杰出人才遍布各地,蜚声中外。

  苏中百年新学培养了一大批牵动社会历史发展走向,构建人文、科学美好世界的时代精英。他们中有秦邦宪等中共早期领导人,有叶圣陶、顾颉刚、胡绳、匡亚明、吴作人、陆文夫等大师名家,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和钱伟长等63位中外院士。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学培养的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也已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的佼佼者有:31岁即成为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天才奖”的华人科学家、哈佛大学物理化学双聘教授庄小威(女),24岁即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的蔡天西(女),全美Pew学者奖获得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许朝晖,世界上最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人物、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亮,等等。

  今日的苏州中学正致力于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以丰厚的历史积淀为基础,不断创造千年名校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今日的苏州中学正致力于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秉承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国际办学的主流。

  今日的苏州中学,正站在办学成就累积的高起点上,为进一步“办好学校、教好学生、发展好教师”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追求卓越。

  站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每一个“苏中人”都满怀信心,秉持他们对于未来的虔诚期盼与庄严许诺,以更坚定的姿态耕耘在这片见证了历史也将孕育希望的文化沃土上,努力实现从道山到珠峰的新跨越!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淮阴中学大数据

江苏省淮阴中学肇始于1902年创办的江北大学堂,建校伊始遂立“进德修业  弘毅笃行”之校训,承“运河之都”文藻翰墨之运势,薪火相传至今已百余年。在首届毕业生、著名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倡导的“竖起脊梁担事”精神的指引下,学校虽历经变易,但踔厉奋发,为民族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逐步发展为完全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首批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进入新世纪,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稳步迈进在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办学之路上。学校以优越的办学条件、优良的管理策略、优秀的师资队伍、优异的教育质量,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首批优秀特色课程基地、首批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五十多所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并连续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中国航空学会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获得“全国百强中学”、“全国高中教育50强”等荣誉称号。 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努力追求“教育不忘、终身受益”的精品教育,以“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为教育理念,形成“教人成人、教人成己”的教风和“动心忍性、知行合一”的学风,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毕业生,教育质量稳居全省最前列,被誉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教育沃土。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大数据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是一所国有民营性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校园占地53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近8300人,教职工800多人,由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组成,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民办学校之一。近年来,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与江宁区教育局合作办学,托管南京市清水亭学校,赢得社会广泛关注。

学校继承并发扬南师附中优良的课程文化传统,构建起立体化与一体化相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200多门选修课程,近100个学生社团,还设计了大量的学科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充分利用附近高校密集、新型产业集中的优势,建立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基地。不仅如此,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外语节、体育节、中美双语夏令营等大型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和加强了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还为加强学生的行动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在课堂教学上,学校构建以“少教多学 精讲课堂”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幼儿阶段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原则的活动教学,其他学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强调交流、展示、评价相结合的思维过程的教学。此外,学校还大力推进智慧教学的研究工作:引进极课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实行个性化辅导;尝试pad教学,探索网络环境下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录制微课,打造空中课堂,从而突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自主学习,等等,在省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

学校一直坚持“以科研促提升,向教研要质量”的行动研究”,十一五期间,承担省规划课题《课程行动研究:个性化教育的校本探索》的研究,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十二五期间,承担省规划课题《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的研究,成果再次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重点课题《少教多学的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获省教研室课题研究特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均形成专著----《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基》《从课程到课堂》《课程与课堂的一体化建构》;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三项省规划课题和一项省教研室重点课题的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力资源。2016年10月,学校成立“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学员先后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学习培训,培训返校以后,学员都要开设研究课、讲座或撰写论文。不少老师以学术的态度、深刻的教育理解和务实的教学实践,成为市、区教育教学骨干、带头人或领军人物。几年来,学校教师人均发表论文1.4篇,区级以上公开课、讲座3.8次,课题0.8项。

不一样的教育,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自2005年江宁分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以来,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和全国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奥林匹克竞赛中,有8人获得保送资格,有248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含全国等级),576人次获省二等奖,获奖的层次和人次紧随南京市三大老牌名校。学生在中小学作文大赛、英语口语电视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创意大赛、青春健美操比赛等活动中成绩骄人。另外学校获市高中生辩论赛团体及个人冠军;8个学生社团获得省、市“十佳优秀社团”称号。

近三年时间,学校有11人通过空军飞行员体检,9人通过民航飞行员体检,学生一流的身心素质可见一斑;高考本科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一本率一直稳定在75%以上。中考、高考成绩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每年均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表彰”和“学年度教学推进先进奖”。

据统计,我校85%以上的毕业生进入高校后都能主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成为班级管理、社团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主力军;73%以上的毕业生都能通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方式,为自己搭建更高、更大的学业发展平台。至今,从我校高中毕业后进入清华、北大攻读硕士、博士的学子有100多人,进入国内外其他名校进一步深造的学子不胜枚举。

2014届校友宋海翔、吴悠在共同创作的献给母校的歌曲《吉印大道1999号》中说“在分校浸染过的孩子,身上都散发着分校的文化底蕴。分校是学子念念不忘的家,是终生回眸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守护的心灵港湾。”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启东中学大数据

江苏省启东中学始创于1928年。现占地270亩,51个教学班,教职工330多名,在校学生近2300人。1990年4月,成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8年4月,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2010年、2016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2016年学校被省科协、科技厅、教育厅授予“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2019年,学校党委被启东市委组织部表彰为“先锋党组织”,被南通市委组织部评为“南通市党建工作示范点”。

学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我校有特级教师6名,正高级教师6人,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8人,启东市名师工作室6个,启东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多人,高级教师150多人。大市以上学科带头人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名特优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15%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达20%以上。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素质全面、特长鲜明、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和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名校的办学目标,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作为江苏省理科课程基地项目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试点学校,我校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4金2银。近三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1人进入国家集训队,10人次进入江苏省代表队,23人次获国家一等奖,高层次竞赛获奖在南通市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共获奖130多项,发明创造作品申请国家专利40多项。2017年、2018年学校均获得中国学科竞赛500强高中“江苏省最佳学校奖”。2019年获评南通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南通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摇篮奖”。2020年学校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南大附中大数据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百年名校之一。自1896创办至今,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及祖国及世界各地。

1989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探索大学、中学教学合作的新途径,经南京大学,南京市教育局,鼓楼区教育局和十一中协商决定,于1989年5月12日将十一中复名为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至今。1997年4月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我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经市教育局批准,我校被评为为南京市市级重点中学。1999年6月经地方政府批准,将原青岛路中学并入我校(青岛路中学建立于1960年7月,位于青岛路32号),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办学规模。2002年4月经江苏省教委验收合格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此后又被命名为三星级高中。2008年4月学校成立国际部,开启国际化合作办学之路。还被南京市教育局和鼓楼区委、区政府定位为南京市精品实验学校,形成了一校二址(鼓楼街83#、青岛路32#)三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的新格局,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学校校园面积22639.1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87人,教辅人员8人,工勤人员4人),在校学生1533人,共有41个教学班。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历年来,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目前,以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为骨干的优秀教师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教师 1 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2 人,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 10 人,区青优31 人,区学科带头人 17 人,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信息等12 个学科。这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了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秉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的宗旨。 弘扬“弘毅励学、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严谨、朴实、奋发、奉献” 的教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的校风和 “勤奋、守纪、严谨、求真”的学风,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服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而今,学校提出“抓住新机遇,深化新课改,创建有品质有温度的四星高中”的目标,办学质量位居南京市同层次学校前列。

学校坚持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传统的“英语、科技、京剧、心理”四大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形成了新的学校特色——国际办学、科技、楹联、英语。学校长期坚持以无线电测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于1998年被南京市授予“科技特色学校”,2000年又被评为“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学校立项申报楹联省级课程基地和DI南京市级课程基地。

近年来,全校教职工奋发图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三星高中的排头兵,鼓楼教育的“新名片”。2014年起至2016年,学校连续获得南京市高中教学绩效评估综合奖、教学优秀奖、学校管理奖。2017、2018、2019年高考成绩不断创新高,2017 年至今学校连续三年获得高中发展评估:教学综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学管理奖,连续两年获得质量突出奖,实现三星生源的四星品质超越,被社会誉为“推进神奇”的学校,鼓楼教育的新名片。

学校于200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共同创办“中加国际高中项目”(省教育厅外字头批准文号【2004】36号;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厅注册号879282)。办学近16年来,南大附中国际高中硕果累累——历届毕业生百分百录取海外大学,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录取加拿大TOP 20的高校,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皇后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英国红砖大学、悉尼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渥太华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布里斯托等世界一流名校。学校还引进新项目,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联系,于 2015 年 12 月设立剑桥考试中心 KET/PET考点以来,已有众多学生通过考试。该项目落户以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相关课程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2020 年我校又成为全国“中法百年交流计划”项目学校,是南京市唯一一家入选学校。

学校取得的荣誉有:2013年获“鼓楼区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南京市鼓楼区平安建设示范校园”;2014年被评为鼓楼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2015年6月被南京市教育局工委评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达标单位”、 2016年被评为“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南京市教育系统第十届师德先进群体”。2019年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党建课题《基于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被评为党建课题成果二等奖;2018-2019南京教育统计工作先进单位;2018-2020年度南京市市五四红旗团委;2018年度江苏省十佳共青团组织;2018年南京市内部安全先进单位;2019年南京市内部安全先进单位;2019年全国禁毒示范点;南京晓庄培训基地;青少年电竞防沉迷研究基地。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无锡第三高级中学大数据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于2000年由市中山高中和市三中两所历史悠久的老校合并组建。其中中山高中的校址所在地曾是近代无锡教育渊薮之地“孔庙学宫”,辛亥革命始改办新学。三中的前身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完全中学——“私立无锡中学”,创建于1920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高阳先生“毁家兴学,造福乡梓”,变卖全部家产筹资兴办,并由著名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出任校长,“掌校十年,义不受薪”。

近百年来,学校桃李芬芳,人才辈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树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国务院原秘书长华建敏,中科院院士薛禹群、张大煜,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江绍基、秦伯益、邱贵兴,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之,解放军少将华钟亮、程坤源,原信息产业部长王旭东,原电力部长史大桢,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原中国纺织大学校长钱宝钧,以及数以百计的专家、教授和行业翘楚。

学校秉承“诚、弘、勤、毅”的校训,确立了“让三高中走在改革发展的最前面”的办学目标,践行“高尚追求、高度自觉、高位运行”的办学策略,发扬“积极进取、勇于超越”的办学精神,坚持“每个学生都重要”的办学立场,努力实现学生的茁壮成长和卓越呈现。

学校素以校风纯正、治学严谨、质量上乘而享誉社会,2001年5月建成省重点中学,2006年7月晋升省四星级高中,先后成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无锡市文明单位、市直属学校“办学绩效突出”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

学校加快建设高品质学校的步伐,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教育质量高位上行,教学质量年年突破。2016年 “小高考”成绩令人振奋,人均加分位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高考成绩再破记录,令人称赞。本一进线154人,进线率达26.37%,创历史新高!本二以上进线486人,进线率达83.22%,是城区同类学校中唯一突破80%的学校。其中,理科实验班高三(5)班本二进线率达100%,本一进线率达58.33%,高三(6)班本二进线率达100%,本一进线率达51.92%,其他班级也取得优异成绩。4月,2017年小高考成绩揭晓,在今年小高考难度系数明显增加的前提下,我校取得喜人成绩,人均加分位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领先优势明显。

学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内生动力。确立了“以师德师风、成绩成果论英雄”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机制及考核激励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精神明亮、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通过“十大英雄教师”“十大优秀班主任”“十大优秀青年教师”等系列评选,形成激励竞争、有序发展的良好生态。

学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激励学生乐学致知、敦品励行,培育学生阳光人格,全力打造阳光校园。热爱运动,是学校送给同学们一生的礼物。校园体育联赛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高一、高二年级为男、女生足球、篮球联赛,高三年级为男、女生篮球联赛。每周一轮比赛。对各联赛前三名颁发奖杯和奖牌,对最佳球员、最佳阵容颁发荣誉证书和水晶奖杯。三高中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学校注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系列化、科学化的高中生社会实践方案及制度,分年级、分时机有序推进。借助“文治大讲堂”等平台深入开展文化塑身工程,使同学们在校内感受到高层次的文化熏陶,见贤思齐,提升素养。通过缤纷多彩的艺术节、读书节、运动节和日渐丰富的社团活动,着力打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和阳光活泼的良好形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关心学生生活成长和饮食健康,为住宿学生提供公寓楼五幢,每4人一间,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和淋浴房,每人有独立的书桌和橱柜。学校改革食堂管理体制,实行食堂协作竞争的管理模式。服务上乘,环境舒适,价格合理,每餐提供十多个品种的菜肴供选择。

学校驶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成为区域内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示范性学校。全体师生将继续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推动学校向着更高层次坚定执著地迈进。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