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社会化天使众创(异合)联盟旗下创业项目!
  登陆 | 注册
城市查找学院

按时间点击量收藏量支持率猜你喜欢

吉林警官学院大数据

吉林警察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历经吉林省公安学校、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和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院建设有净月校区和乐山校区,占地面积4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58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2.6万册,电子图书61.8万种。

    现有1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人。专任教师331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02人。博士38人、硕士23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人,省部级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智库专家1人。

    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吉林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政治建校、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传承“报国荣警、察己修身”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院局互动、警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育形成了“院局互动、警学结合、紧贴实战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院获批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公安学、公安技术获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吉林省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5个,省属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建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吉林特色新型智库1个,省高校立项培育创新团队1个。建设标准化实践教育基地2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建设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金课”12门,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警学研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吉林省一级期刊、吉林名刊,荣获省政府“精品期刊奖”、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精品期刊奖”,列入吉林省优秀报刊发展扶持项目。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倡导发起成立“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深圳五省区市公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联盟”,与韩国水原大学深入开展语言研修、双学位培养等项目,承办外警培训班。

    学院先后被授予全省高校优秀领导班子、省直机关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直属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长春艺术学院大数据

长春大学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之称的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业会计统计人才。在同步国家发展与时代变革中学校数次易名,1983年更名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2000年8月,原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2019年,与共和国同龄的长春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这是薪火相传的历史节点,更是扬帆远航的崭新起点。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有21个教学院部,58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349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5人、副高级职称291人,研究生导师303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全国技术能手、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长白山技能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共22人。

学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46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8个,其中优势特色学科7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连续三次跻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科竞赛评估结果TOP300”榜。

学校立足东北地区及吉林省产业结构实际,建成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以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作者、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李荣和教授为首组建的科研团队,多项发明专利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并得到转化应用,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在大豆深加工研究领域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还依托机电传统专业优势,对接吉林省及长春市在机械、电子、汽车、计算机、康复设备等领域需求,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建有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等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长春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等21个校级科研平台。学校积极推进与部属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与吉林大学签订了《吉林大学支援长春大学办学框架协议》,与浙江省金华市签订了《金华市人民政府与长春大学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书》。

学校重视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现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109个。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连续五届获一等奖,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4个。“团风创新创业团队”被团中央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先后2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七十年办学历程,长春大学及其前身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谋求自身发展的探索实践中,经过几代长大人的卓绝努力,逐渐形成了基础厚重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

1987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在长春大学创建了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视障、听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学院,开创了我国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长春大学构建了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2018年,三个专业获批面向残障考生以单考单招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其中美术、艺术设计专业为国内首次。30多年来,特殊教育工作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殊荣和奖项,被中残联、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院校”。2002年,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在出席学院15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办学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层次最高,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居于龙头地位。”2017年,在建院30周年之际,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在贺信中指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创办,是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历史性开端,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新时代新跨越,学校将努力把特殊教育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等特殊教育学府。

长春大学是“团风”精神的发源地。1989年4月的一天,学校残疾大学生金燮,收到一张署名“团风”的10元钱汇款单,随即,第二张、第三张汇款单不期而至。一时间,许多生活困难大学生都陆续收到署名“团风”的汇款。“团风”事迹出现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省市各级组织相继做出决定,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学“团风”,争做青年楷模,争做时代先锋。多年来,“团风”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的基本精神内涵。它从初期的个体扶贫助困爱心行动,发展到后来全校师生乃至社会青年群体以“爱国、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与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一脉相承。

学校坚持打造以“网络技术安全为基础、网络文化安全为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2015年,学校牵头成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这是国家网信办组建后批准成立并主管的第一家全国性社会组织。2016年,成立国内首家网络国学院,成立国家级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建成吉林省唯一一家研究网络文化的“吉林省网络文化研究基地”。2017年,学校成立了中国东北三省唯一一家网络安全学院,2018年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硕士点,2019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学校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9所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学校凭借优秀的俄语教学和科研团队,打造对外俄语优势,创办吉林省第一个俄语中心,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成立亚洲首家开展叶赛宁专门研究的机构——叶赛宁文化教育中心,成功承办“第十届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导教、以赛育人、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结合传统和新兴优势学科专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FCC车队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和电动方程式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并获得“2018赛季最具影响力车队”荣誉称号。

面对新征程,长春大学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九个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向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重点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吉林大学仪电学院大数据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原长春地质学院仪器系。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前辈教师及仪电人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成果。已成为我国培养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累计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逾万人。

学院涵盖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拥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省重点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类一级工程博士点,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电子信息类(仪器仪表工程)、能源动力类(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特色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按仪器类招生。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B+成绩,2017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群建设,2018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入选吉林省“十三五”高水平学科A类,电气工程学科入选吉林省“十三五”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B类建设。

学院历经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强的教师和专业技术队伍。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师76人,教授26人,副教授41人,工程(实验)技术系列19人,中青年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人,第十五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2018年青年科技奖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吉林省首批高校“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杰出青年1人,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仪器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指委委员1人。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人(外籍2人),校内双聘教授11人。“仪器专业主干课程与创新实践教学团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核磁共振找水仪的研制与开发团队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电磁探测仪器及技术应用团队获得2015年度“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学院拥有一支仪器、电气、光学、机械、地球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拥有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测控仪器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智能仪器与测控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开发基地(平台)。学院在核磁共振找水仪器、地震勘探仪器、地面时频域电磁和弱磁测量仪器、航空电磁和弱磁探测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分析仪器及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技术等领域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雄厚的科研能力。

学院第一代仪电人曾孝箴教授团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航空核子旋进式磁力仪和第一台光泵磁力仪、我国第一套航空综合测站;第二代仪电人林君教授团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系统、分布式遥测地震仪、国际一流的地下磁共振成像仪、国内第一台时频域地空电磁探测系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吊舱式直升机航空电磁探测仪。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奖20多项,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学院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深部探测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等重大项目和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等40多项。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学院的基础建设和专业实验条件不断完善,拥有吉林省仪器电气实验教学中心、吉林省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吉林省仪器电气大学生课外创新示范基地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电子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清洁能源与电气测试实验室等一批现代化教学实验室。建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长春光机数显技术有限公司、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兴城实践教学基地、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吉林市渤海湾变电站等本科生校外认识实习基地。

学院以建设国内一流、争创世界一流专业为宗旨,依托吉林大学相关学科群优质资源及地学仪器领域优势特色,面向未来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需求,培养信息传感、测量控制、仪器系统方面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学院的人才培养还得到知名企业和校友的支持,学校和学院每年为品学兼优和家境较困难的学生提供“国家奖学金”、“李四光(富德)奖学金”、“芯旺奖学金”等各类奖学和助学金。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40%以上到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有30%的毕业生在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汽车或轨道客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科研单位等部门工作。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近100%,社会对毕业生满意率超过95%以上。

学院非常注重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有10%以上研究生到美国、加拿大等进行国际联合培养,30%以上研究生到美国、丹麦等国家进行短期交流或参加国际会议,70%的本科生前往台湾逢甲大学和韩国汉阳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学院每年选派多名专家、学者出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和进修;聘请了多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学者及留学生来院工作与学习。

在以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浪潮中,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强化学科优势,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抢抓机遇,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积极发挥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院。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吉大汽车工程学院大数据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工程学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核心的270多名教职工组成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专业教师147人,教授65人 , 副教授59人 , 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43人。

汽车工程学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生专业4个,其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为我国“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程认证,是全国近百个车辆工程专业的唯一代表。目前,学院在读博士生近230人,硕士生9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已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0000 余人。

汽车工程学院承担着重要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面向国家汽车强国战略需求和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前沿,围绕汽车行业产品开发与创新体系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等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研究。在整车和底盘、动力和传动的产品开发先进技术方面,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先进设计理论、技术方法、软件平台和重大实验装备,并全面推广应用于我国主要汽车厂商,为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在汽车产品开发领域从事基础、共性和前沿技术研究,解决国家和行业重大工程需求,进行高水平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

汽车工程学院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常年选派专家、学者出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或进修;并邀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联合培养学生和进行科学研究。

汽车工程学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约占毕业生人数的35%,免试生约占毕业生人数20%。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除学校统一设立的奖贷学金外,学院还设有“潍柴动力”等十余项社会奖助学金。毕业生分布在各大汽车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合资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几代人的努力,铸就了汽车工程学院今日的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汽车工程学院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阔步前进。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吉大生命科学院大数据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吉林大学化学系生物化学专业,始创于1959年,由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陶慰孙教授创建。依托吉林大学的整体优势,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具有特色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教授5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有境外进修访学经历的教师超过70%,学院有全国教学名师、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

 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和药物制剂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唐敖庆班”。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学科是吉林省重中之重立项建设一级学科、也是吉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高峰学科。

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科研方向:

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从事艾滋病和其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感染机制和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新型疫苗的设计和效果评价等临床前研究。其中实验室研制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是我国第一个开展人体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

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经济这一总体定位,围绕分子酶学工程开展深入系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酶分子改造与设计、酶催化与转化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中草药育种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点开展中草药的分子育种和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于吉林省中草药领域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推动吉林省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古DNA实验室国内第一个专业从事中国北方边疆地区人类遗骸遗传学研究的专业实验室。目前已经对2000余例的古代样本进行了DNA提取与序列分析,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新疆小河墓地古代人类DNA的研究成果被纽约时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和转载。

生物制药实验室主要从事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和药物大品种的二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生物学、工学和药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和特色,实验室多个专利产品到企业转化,2017年销售额超过7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团队也被评为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

学院还在细胞信号转导、药物代谢动力学、表观遗传学、癌症转化医学、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学前沿领域开展了深入具体的研究。目前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在ESI排名中位列世界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学科评价为B+。在过去5年中,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24项,到账经费近1.6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100余篇。

2010年8月,学院整体搬迁到中心校区,现有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科研楼和近5千平方米的实验教学楼,全院共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000多台套,总价值近1.6亿元,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学院注重本科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生科学子,自成立以来,学院共培养学生5000多名。学院有一流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心,对学生24小时开放,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覆盖率达在校生的80%。科技成果连连获奖,获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哈佛大学主办的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D)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励百余项。学院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比例每年均超过70%。

 为拓宽学院办学和发展的思路和视野,学院注重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学院聘请199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费舍尔教授、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穆特哈特·米歇尔教授来院讲学并聘请其为名誉教授。每年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促进了广大师生在专业方面的成长。学院还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开展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并大力推动研究生多种形式赴国外著名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学术交流。

六十年历史的文化积淀,熏陶着每一位吉大生科的莘莘学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成为全国唯一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教学团队,艾滋病疫苗研发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21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生命科学学院必将在吉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生物学一流学科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创造更大的辉煌。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吉林财大经信学院大数据

长春财经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由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创办“长春市能源职业学校”;1994年成立“长春市第五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与长春税务学院合作举办“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长春财经学院。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兼顾法、文、工等学科协调发展。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法学、英语、日语共2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000人。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67万平方米,总建筑3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00万元。新建27000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学校地标式建筑,馆藏纸质图书119万册,电子图书143万册,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为主,计算机、外语和法学等学科专业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新建8000平方米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采用目前国内外领先的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通过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专业实训与跨专业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高规格的、全天候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计15个实训室,可以满足25个专业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目前在吉林省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获批吉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600平方米吉林省第一家钱币博物馆,共展出古今钱币800余套。钱币博物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脉络,体会中国货币文化的深邃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平台和经济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基地。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最佳的咨询、培训、服务、指导、孵化平台。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被吉林省人社厅评为“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是首批长春市高校“先进创业就业工作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在“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障、专家治学、民主管理”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下,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落实“改革、创新、整改、提高”八字方针,走内涵发展道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积淀办学特色,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突出财经类专业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形成政、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学校与金恒集团、华为公司、新道公司、中国人寿、百世物流、吉林森工合作举办3个特色学院、6个订制班,学生毕业后相关企业安置就业。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人格品德教育与个性才华培养并重,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通。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注重素质,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全国招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出台考研、读博、访学、低职高聘等激励政策,建设了一支以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高校设置专家、评估专家、省市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为代表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3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08人,“双师型”教师160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现拥有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金融学)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优秀课1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1个,;学校获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先后与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门类,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校金融学和物流管理专业获批省特色高水平A类重点建设专业,经济统计学获批B类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获吉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价A类专业,工商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B专业,学校办学迈上新的台阶。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7项,省级教研课题有221项;在省级及其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206篇,发表论文共计160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5篇;教育部社科基金扶持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论文104篇;学校教师编著出版教材34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2014年成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IAPU)正式成员,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匈牙利、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十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学校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三校共同举办本科硕士连读国际班,三批94名学生已在捷克学习,第四批37名学生将于2018年9月赴捷克学习。第一批表现优秀的4名学生已提前升入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捷克共和国总统泽曼为该合作项目题词祝愿,并亲自前往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看望我校留学生。习近平主席访捷期间亲切接见我校留学生代表。已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提前预定我校国际班学生。中捷美本硕连读项目前景广阔。学校还与泰国博仁大学签署了中文授课本升硕合作协议书,多名毕业学生赴泰攻读硕士学位。

学校面向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多年来在省内民办高校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前三甲。学校已为社会培养14届共23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通过校政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及校内外各种招聘活动,多渠道拓展就业渠道,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学生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考研、出国、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国有企业等高质量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培养的财经类人才,活跃在大江南北。立足基层,扎根行业,支援边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栋梁,在各行各业,展现长财校友的风采。

办学以来,学校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 历经转设更名、合格评估、转型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国际交流成效显著,社会声誉显著提高。2013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满意度网络实名调查中,取得了综合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5名,吉林省独立学院第1名;教学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1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1名的可喜成绩。2018年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学校在全国417所民办本科高校位列第23名,跻身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学校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振兴吉林和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8年学校迎来30周年华诞。30周年校庆既是展示长春财经学院历史发展成就的重要时机,也是总结经验、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积极践行学校“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巩固三年奋斗目标成果(“2013-2015年,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走在省内民办高校前列”的,实现学校转设更名,跻身国家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本科高校行列,实现独立自主办学新体制);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五年时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完成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力争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进入前20强;从2021-2030年,用十年时间,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现代化大学办学优质条件,在建校40周年的时候,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前列。从2030-2040年,再用十年时间,追求卓越,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并更名为长春财经大学;圆百年大学梦,积淀长财文化,彰显长财特色,打造长财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三”是 2013-2015年,用三年时间,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走在省内民办高校前列”的三年奋斗目标,实现学校转设更名,跻身国家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本科高校行列,实现独立自主办学新体制。

“五”是2016-2020年,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五年时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完成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力争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进入前20强。

“十”是2021-2030年,用十年时间,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现代化大学办学优质条件,在建校40周年的时候,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前列;从2030-2040年,再用十年时间,追求卓越,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并更名为长春财经大学。

“百”是圆百年大学梦。积淀长财文化,彰显长财特色,打造长财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大数据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美誉的吉林省长春市,毗邻国家5A级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奢岭、净月两个校区,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民办高等学校。学校于2000年6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0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得与长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权。学校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理事单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理事单位,吉林省旅游协会理论研究与教育分会会长单位,吉林省会展协会副会长单位,吉林省民政厅评定的5A级民办非企业单位。

学校设有9个教学单位,38个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903人。学校教职工605人,其中专任教师392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4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88人。学校有省级教学名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新秀、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优秀外国专家等,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梯次有序、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校园景色宜人。建有2000平方米室内天井景观带,景观带融风景园林和休闲运动为一体,是花园、学园、乐园的有机统一,呈现给师生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怡人景色,成为省内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学校建设了美轮美奂的“长旅之夜”亮化工程,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下的美丽校园成为学校驻地的一道靓丽风景。学校馆藏图书80.5万余册,电子图书385万余册,现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综合版、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云舟/学习通、FIF外语学习资源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数字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

学校现有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建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15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立项建设课程2门,吉林省首批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校近年来获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15项,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奖3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学校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百余项,主编教材百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坚持开放办学,密切与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共建,组建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深度合作平台。目前已与美国凯悦酒店集团、喜来登酒店集团、迪士尼乐园上海园区、杭州宋城集团、浙江乌镇水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0余家签约建立校企合作联盟,通过集团化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造“实习+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建校19年来,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设有奖贷助勤补免偿“七位一体”的奖励和助学体系。自2017年起,在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之外,学校每年增设200万元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奖优助困,确保不让一名长旅学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坚持培育富有旅游特色的校园文化,现有各类大学生社团38个,积极参与全球吉商大会、东北亚博览会、长春国际马拉松赛、汽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的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各主办方的高度赞誉。学校注重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养成,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各类奖项近600项。荣获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移动互联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服装买手大赛亚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外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大赛、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等国赛省赛中均获得诸多奖项。并有多人次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吉林省自强之星标兵、吉林好青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及合作办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2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了优秀学生赴国外攻读“3+1”“2+2”“3+1+2”本科、硕士学位项目,并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互访活动;围绕“一带一路”开辟国际合作办学新路径,与英国University of Derby、新西兰UUNZ Institute of Business等多所高校签订双学位协议;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10余家企业开展带薪实习项目。

春华秋实,玉汝于成。长旅人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华章,积淀了独特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至善至美的大学精神,学校党建、以旅游管理为代表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思政课程改革、资助育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突出特色,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校以办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民办高等学校为办学宗旨,秉承“立德树人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吉林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大学,努力书写民办教育奋进之笔,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民办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点击量( )

收藏( )

推荐( )

发布时间:

  • 【广告说明广告

    点击查看详情】

优品推荐

达人在线

全球公共数据开放平台